付驥平
《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對語言的定義是:語言是人類所特有的用來表達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現(xiàn)象,由語音、詞匯和語法構成一定的系統(tǒng)。簡而言之,語言是思維的外顯。同時根據(jù)教育部于2014 年頒布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定義為“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英語課程教育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和提升的適應個人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綜合表現(xiàn)為四大素養(yǎng),由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組成”。這里思維品質也作為四大要素是我們需要關注的。因此怎樣在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非常重要。Light Up Science的課程理念是CLIL。即: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進行有意義交流并提供認知挑戰(zhàn),讓學生在挑戰(zhàn)中學習。以英語為工具,為用而學,學以致用,即學即用,科學·英語整合,打開走向世界的大門,內容對接科學國際標準,接觸世界通用科學話語體系,培養(yǎng)國際化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攀登世界科技高峰。這樣恢弘的目標,作為一線教師我們是怎樣去做的呢?
本文以Light Up Science教材1B Unit 1 Sound為例,探討如何在科學英語課程上培養(yǎng)學生思維,如何引導學生做中學,學中思,明確科學不等于做活動。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選自外研社版《Light up Science》1B Unit 1 Sound,是這一單元的第一課時,本課主要讓學生體會各種各樣的聲音,以及知道聲音能夠傳播。
在科學方面,很多學生雖然聽過各種各樣的聲音,但是對生活中特別常見的聲音,會忽略經常出現(xiàn)的聲音,引導學生去聆聽,通過本課學習去觀察生活中各種奇妙的聲音。大部分學生不知道聲音能傳播,因此本課重點在讓學生感受聲音能傳播。
在語言知識方面本課中出現(xiàn)的詞匯,學生重點需要理解sound hear travel 我們二年級的學生唱過歌曲The animals sounds song. sound 聲音這個詞部分學生會認識并理解。1A中學過 I can hear with my ear.學生們能夠理解hear的含義。 travel表示傳播是二年級學生從沒接觸過的。
二、課例分析
首先導入環(huán)節(jié),聽狗狗汪汪叫合成的歌聲,引導學生各種小動物也能發(fā)出聲音唱一唱。
第二部分聽各種聲音。這里包含四個活動,1、剛唱過小動物叫聲的英文歌曲,現(xiàn)在聽一聽各種動物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叫聲 全班猜一猜 2、聽各種生活中的聲音 小組討論一下。3、Yes or No環(huán)節(jié),舉牌子判斷正誤,判斷聲音與圖片是否對應。這里很多生活的聲音和班級里同學演奏樂器的聲音。4、游戲Who is speaking? 聽同學們的聲音,猜測誰在說話。明白聲音的用途。
第三部分是討論聲音是傳播的,通過游戲Hide and seek. 讓學生在教室里,藏到他認為能聽不到聲音的地方。得出結論我們無法在教室里遠離聲音。之后小組討論,畫音波的圖像,猜測聲音是以什么樣的形狀傳播的。然后給出結論,聲音像水的波紋一樣向周圍擴散。找兩個同學用紙杯電話體會聲音還可以通過線來傳播。
這里的小插曲是:最初設計時候,我并不知道由于聲音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所以關于聲音由振動產生,由介質傳播這些概念是科學教材中五年級內容,那時候學生將進行更深層次的學習探討,紙杯電話也是那個時候做的實驗,我還曾經想讓學生體會聲音由振動產生,在空氣中振動,傳播的過程大概是怎樣的,還設計了排序題,后來經過提醒才發(fā)現(xiàn)難度完全不符合學生的認知。顯示了作為英語教師對科學體系并不了解這樣的短處,也因此給出提示。我們選擇的任何實驗,課程資源,是為學生服務的,要符合學生認知程度,而在科學課中更是會出現(xiàn)許多遠超過學生認知理解的內容,需要您去斟酌篩選。
最后是小組總結本節(jié)課學到的知識,然后通過擊打杯子和桌子演奏cup songs,引發(fā)學生思考除了我們說話,還能通過什么方式去制造聲音,為下節(jié)課做一個鋪墊。
三、課例反思
首先活動量太大了,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太少,學生往往剛觀察了就進入下一個活動了。聽的比較寬泛,應該讓學生更仔細去聽,去分辨,然后表達。可以讓探索更深入,比如不斷降低音量,讓學生不得不為了聽清,向聲源靠近,體會聲源與距離的關系。用一組活動分析更多,舉一反三,一步一步走下去。
同時,要給學生更多表達的時間和機會。Yes or No的判斷環(huán)節(jié)沒有語言的表達,只是舉牌子。從認知發(fā)展的角度,難度反而降低。聲音可以傳播部分,應該讓學生在思考的同時運用語言去表達這個思維過程。
科學英語課程的設計符合我們平時英語課追求真實語境的創(chuàng)造的理念。在這里,我們提出一個真實的科學問題,圍繞這個科學問題,關注學生思維的發(fā)展,鼓勵學生運用語言表達出他的想法。
我們課程要求以認知,思維發(fā)展為首要目標。不能因語言障礙阻礙學生積極思維。我們要引領學生,做中學,學中思。科學不等于做活動。要關注學生建構的過程,要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深入的學習。
課不是行云流水就是好,真的遇到困難,想法不同,才會發(fā)生思維的碰撞,才會提升。同時課也不是面面俱到就是好,面面俱到勢必面面不到。誠然,我們需要全面,但全面不該是羅列式的,也不是簡單的點到為止。這個全面可以體現(xiàn)在整個單元的教學,而不是每一節(jié)課,與其追求每節(jié)課的面面俱到,不如抓住重點和關鍵,引導學生深入思索。這樣,倒還能給人一些啟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