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成
教師有效開展小班游戲活動非常重要。科學合理的游戲活動不僅可以豐富小班孩子認知世界的方式,而且可以提升孩子們的學習水平,鍛煉孩子們的體能,促進孩子們身心健康成長。本文在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對小班游戲的開展途徑進行討論,以促進小班孩子的全面發展。
幼兒園要對幼兒教師進行系統化的理論培訓,加強教師關于課程游戲化教學的理論基礎,讓教師將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游戲化的活動方式有效結合,依據小班孩子的實際情況設計出更適合小班孩子身心發展水平的游戲。在開展活動時,教師要引導小班孩子正確理解游戲和學習之間的關系,讓孩子通過游戲活動了解認知世界,促進孩子的身心發展。教師要根據小班孩子的不同特點對他們進行合理的分組,在確保孩子安全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各類游戲教學工作。
(一)創設良好的游戲環境
教師要善于利用各種資源,充分激發小班孩子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積極開發游戲創意,為孩子設計豐富有趣的游戲情境,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一個良好的游戲環境是教師順利開展游戲的前提和基礎。幼兒園在設計游戲區的環境時,既要滿足小班孩子的物質需求,又要滿足孩子的內在情感需要,為孩子提供親手操作的機會。首先,教師要科學規劃游戲區的活動場地,結合孩子的興趣和需求,及時調整游戲區的裝飾、布置,為孩子提供一些有趣的照片、書籍、動畫書等活動材料。其次,教師可以利用孩子的搭建作品或繪畫作品進行作品展示,啟發孩子的創作思維,鼓勵孩子積極表達自我。教師可以在作品下標明作品的名稱和創作孩子的姓名等,以此鼓勵孩子多動手、多動腦,引導孩子積極參加活動。最后,教師要制定相應的活動規則,引導孩子遵守游戲的相關規定,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在游戲活動中,教師可以讓孩子自由嘗試不同的游戲玩法,對孩子的游戲表現進行適當的贊揚和鼓勵,以此提升孩子參與游戲活動的熱情。教師要結合孩子的實際生活,讓孩子參與“娃娃家”的游戲,引導孩子做一些洗曬衣物、洗碗做飯等簡單的實踐活動,增加小班游戲的趣味性。
(二)投放適宜的游戲材料
教師可以引導小班孩子收集生活中無毒無害的材料,以豐富游戲活動的素材,拉近自己和孩子的距離,引導他們積極參與游戲活動。比如,教師可以投放一些打磨過的木塊、竹片等游戲材料,引導孩子開動腦筋,將這些材料制成不同風格的作品。同時,教師可以倡議孩子家長共同參與游戲材料,如塑料球、奶瓶、奶粉罐等的收集活動,在對這些材料進行清理消毒后,教師可以將其投放到活動區,引導孩子制作房屋、汽車、飛機等模型。教師要引導孩子互相合作,將他們分為不同的小組并帶領他們開展不同的專題活動,如建構停車場、機場、動物園等。
(三)設計貼近孩子生活的游戲內容
教師要根據小班孩子的實際情況,制訂合理的活動目標,設計不同的游戲環節,設計貼近孩子生活的游戲內容,以此促進小班孩子的全面發展,為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要考慮孩子間的差異,根據孩子的身體素質和心理成熟度,給他們制訂不同的標準。
(四)豐富游戲活動的組織形式
教師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選擇合適的活動形式及活動材料。在確保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教師可以舉辦各種游戲活動,豐富孩子的生活體驗,如開展跳繩比賽活動,鍛煉孩子的協調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孩子進行兩人跳繩活動,讓兩個孩子分別手握跳繩的一端,共同參與跳繩比賽,這可以提升孩子的團結合作能力。教師可以引入有輔助輪的自行車、沙包等游戲材料,激發孩子參與游戲的興趣。在自行車教學活動中,教師在確保孩子已經掌握了基本騎行動作后,可以適當地提升騎車的難度,通過設置障礙等方式保持孩子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教師要不斷創新游戲模式,優化活動的組織形式,豐富孩子的游戲體驗,讓孩子在游戲活動中學到知識。
(五)創設各種游戲角色
小班孩子善于模仿,喜歡模仿生活中的各類角色,并通過模仿行為獲得相應的生活經驗。教師可以創造各種游戲角色,激發孩子對游戲的興趣,鼓勵他們以積極的心態參與游戲。例如,教師可以模擬一個施工場景,讓孩子模仿建筑工人,鼓勵孩子戴上自制的安全帽、用小車推送積木,讓孩子體驗建筑工人的角色,了解他們的生活,幫助幼兒學習新的生活知識。

教師要重視孩子的身心發展,樹立以孩子為本的觀念,充分了解每個孩子的學習狀態、認知水平和興趣愛好,結合孩子的生活實際、活動表現等,選取合適的游戲內容。教師要給孩子提供寬松的游戲環境,支持孩子自創新的游戲玩法,盡量少干預孩子的游戲過程,鼓勵孩子自主制訂新的游戲規則。在選擇游戲內容時,教師要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為孩子提供廣闊的活動空間,運用多種教育智慧和教育策略,提升小班游戲活動的教育價值,促進孩子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教師要在游戲中仔細觀察孩子的活動表現,及時肯定孩子好的構思,鼓勵孩子之間進行合作交流,引導孩子積極展示自己創作的作品,在課程游戲化背景下,推動小班游戲的順利開展。
(作者單位:如皋市如城光華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