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智
摘要:勞動教育,是教育的核心,他擔當著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的重大使命。要不斷地轉變觀念,營造全員參與的勞動氛圍,提高對勞動教育的認同。在勞動教育實踐中,要實現優勢互補趨勢,將勞動教育和文化課教育緊密結合,勞動教育和學生生活實際結合,促進身心獲益;全員參與,構建“學校、家庭、社會”勞動教育體系,在活動中,增加學生的榮譽感,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中學生;勞動教育;榮譽感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29-0041-02
Study on the Methods of Enhancing the Sense of Honor in Labor Education
ZHANG Wenzhi? (Qiaohe Junior Middle School,Huachi County,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Labor education is the core of education.It undertakes the great mission of cultivating people for whom and who.We should constantly change our ideas,create a labor atmosphere in which all employees participate,and improve our recognition of labor education.In the practice of labor education,we should realize the trend of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closely combine labor education with culture education,and combine labor education with students' actual life,so as to promote physical and mental benefits;All staff participate,build a "school,family and society" labor education system,increase students' sense of honor and promote students' healthy growth in activities.
【Keywords】Middle school students;Labor education;Honor
勞動教育,是教育的核心,他擔當著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的重大使命。當今時代,要圍繞勞動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幾方面構建德育體系,強化學生勞動是教育根本任務的共識。在實踐中,要不斷地轉變觀念,營造全員參與的勞動氛圍,提高對勞動教育的認同。
1. 勞動,是智力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勞動榮譽感
勞動教育,使學生智力得到提升的同時,還可以增加學生的參與意識。實踐中,如果學生雙手靈活,思維就明晰,頭腦就發達??茖W研究證明,手和腦關系非常密切,所以說:“兒童的智慧出在他的手指頭上”。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動手的活動,讓他們在動手中練習技藝,掌握知識,鞏固技能。
在具體教學中,我們要引導積極參加勞動,通過勞動獲得知識,提升技能。這種勞動的突出特點是不同階段、不同過程之間需要高度的注意力、專注力和思考力。通過勞動開發人的智力,教人邏輯連貫地思考,深刻理解各種知識的關系。
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各級各類勞動活動,教育學生知道勞動是最幸福、最光榮的,使學生榮譽感爆棚。青少年應該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只有通過努力,我們才能走向幸福的另一邊。對于學生來說,想方設法,讓他們有機會參與勞動,有機會動手實踐,讓他們時刻充滿激情,感受到勞動帶來的樂趣。這樣,通過有針對性的讓他們參與日常勞動,在動手實踐中,體驗勞動的過程,從而獲得成就感。
現在,學校要借助各類勞動活動,使教育得到補充和完善。要從小督促學生,將懶惰習慣改變。引導學生時時刻刻進行全方位勞動教育,通過各種勞動場景、勞動手段、勞動對象、勞動成果等客觀事物,潛移默化地讓學生形成勞動觀念,從而端正勞動態度,增長知識,發展智力,磨練青少年的堅定意志,使青少年擁有努力工作的品質。
2. 開展豐富多彩的勞動教育,在活動中增強榮譽感
(1)優勢互補,將勞動教育和文化課教育緊密結合
勞動教學,不僅要傳授理論知識,還要注重勞動技能的培養,各種能力的掌握。勞動實踐課,不是獨立的學科。無論是學校開設的哪一門課程,比如,地理、生物、化學等課程上,都可以發現勞動課程與這些課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由于這種聯系,勞動課程涵蓋面很廣,大部分活動可以結合其他課程知識進行思考和探索。從一定角度上來說,學會活用不同學科知識,對勞動技能的掌握非常重要。這種方法不僅可以讓學生學會學以致用,還可以提高他們對各個學科知識的實踐,更能夠從側面提高學生,各種學科知識并加以實踐,幫助學生更加全面地探索問題,并得到最為有效和正確的結論。因此,在新時期的教育形勢下,除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外,還應重視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價值觀,充分發揮學生參與勞動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掌握勞動方法,在掌握簡單方法的同時學會創新。
現階段,學校教育內涵寬廣,勞動教育中的知識教育、道德教育、審美教育等其他教育,與其緊密聯系在一起。這就決定了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建設,應博采眾長,在廣泛吸收道德教育的基礎上,將知識教育、審美教育結合起來?!吨泄仓醒雵鴦赵宏P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指出:要讓勞動教育成為必修課程……其他課程也應結合學科特點、專業特征,將勞動教育內容和文化課緊密結合起來。所以,在“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等學科,將勞動教育和其他結合起來,形成優勢互補。
勞動教育內容要有的放矢,讓他們符合學生、學校、社會的實際,讓學生主動參與勞動、實踐,進而培養學生多種勞動技能。比如,在美術教學中,可以在選用適當的時間,組織學生深入田間,為農作物除草、施肥、捉蟲……參與的過程中觀察作物形狀、形式、色彩等。讓學生在最好的角度,最美麗的自然,最明亮的顏色中得到勞動經驗,增加審美觀點。
通過學校教育,教師示范熏陶,讓學生找到身上存在的問題,進而探尋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增強信心,逐漸形成一個獨立、勤奮、的勞動習慣。在實踐勞動中,教育培養學生勞動安全生產意識,引導學生從安全風險來源,安全風險系數,綜合分析勞動生產過程各個環節的安全隱患,最小化勞動安全風險,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
(2)身心獲益,勞動教育和學生生活實際結合
在勞動教育中,開展有益于學生身心健康的各類勞動活動,讓他們積極主動的參與實踐鍛煉,最終獲得最佳受益。如洗衣服、管理自己的學習用品、清潔衛生、參加義務植樹等。對兒童的勞動教育,要做好提前規劃,也必須應予組織和指導。教育學生要不怕吃苦,不怕失敗,還要告訴學生,做一件事需要認真,一次做不好,可以多做幾次,直至成功。進而讓學生在勞動中學習各類知識,獲得勞動的認同及快樂,增強勞動榮譽感。
引導學生參與勞動活動、參與社會實踐。在勞動中探尋解決問題、困難的方式方法,逐漸增強信心,形成一個獨立、勤奮、節儉的良好習慣。久而久之,可以使學生養成勞動意識,不斷提升勞動技能。
(3)注重熏陶,營造良好的勞動育人環境
校園環境中注入勞動元素,讓學生在多元化的環境中,隨時接受熏陶教育??梢孕@某個角落,開辟“勞動教育”專屬領地,讓校園的一草一木都能打上勞動的烙印。通過宣傳櫥窗、校園網絡、校園小報刊等,大力推動勞動教養,使勞動教育內容深入人心。通過勞動比賽、文體活動,進一步加強校園勞動教育的滲透。
筆者所在學校就非常注重環境熏陶:進入校園,大門口地面有“步入校園、感受文明”八個顯眼的大字,無形中告訴學生來到學校自己應該如何去做。宿舍樓大廳正面是勞動教育的根本任務,鐫刻著:“在家里,做一名好兒女;在學校,做一名好學生;在社會,做一名好公民?!眱蓚仁窃u價標準、勞動之星宣傳墻,定期推出六類好人。二樓:勞動教育具體要錄。有文明禮儀、誠實可信、講究衛生、感恩教育、勤儉節約的具體標準。三樓:勞動榜樣教育。同時學校在宿舍樓大廳、教學樓樓梯道醒目位置張貼懸掛名人事跡、道德模范、勞動模范等宣傳牌匾,使學生隨時隨地耳濡目染,用名人效應來激勵師生。住宿生在自我管理方面,要幫助同宿舍學生檢查衛生,督促落實公約,交流思想,為他人疏導情緒、排憂解難。宿舍共同管理方面,每位學生先美化宿舍,將自己的床邊布置的溫馨如家,使自己能感受到家的溫暖。每位學生必須講究個人衛生,每天必須堅持洗腳,每位學生到校必須帶兩雙襪子和鞋墊,學校要求天天更換。被褥要求清洗干凈,不允許擺放其他物品,被褥疊放整齊,統一四方四正,放在床鋪一個邊上。其他物品成一條直線放置在床底。
除了在學校創造勞動教育的環境之外,還可以在課堂上創造一種勞動教育的環境。例如,借助專欄、黑板報、教室的幾面墻壁等,都可以進行專注于勞動教育方面的布置。同時,有些與勞動相關的活動也可以在課堂上進行,如“每天勞動我參加”,“校園環境我維護”,“我的教室我愛護”,“班級公物我責任”,“我的盆栽最美麗”,“我的書桌最整潔”……諸多勞動實踐,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參與環境。這樣,所有人都會成為愛父母,班級,學校和勞動的好孩子。
與此同時,班級還可以開展與“勞動”相關的主題活動,引導學生參與討論,發表觀點。還可以通過“班級勞動之星”“向勞模學習”“家鄉的勞動模范”等多種形式其他活動的評選,使學生逐漸養成參加勞動的好習慣,增強勞動意識。
(4)全員參與,構建“學校、家庭、社會”勞動教育體系
依靠學校、家庭和社會多方面的力量,使“勞動教育”目標的最終達成。在具體實踐中,這不僅僅是學校爭取支持資源,更多的是要依靠社會各方面的力量,來實現勞動教育的最優化?,F階段,構建“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的勞動教育體系,必將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
家庭,描繪孩子未來,學校,潑墨學生人生,社會實踐,提高孩子認知和體驗,三者相互補充。所以,父母要想方設法,為孩子留一些家務活,幫助孩子干好家務活。比如,讓孩子洗自己的衣服、書包,吃飯前幫忙拿凳子,吃完飯收拾碗碟,幫媽媽晾衣服,幫爸爸擦煙灰缸等等,培養學生勞動意識。在比如把兒童用品放在低層家具里,讓孩子拿起來放好,充分發揮獨立勞動的主動性。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心靈空間,享受勞動的喜悅,以鼓勵為主。設置勞動坡度,引導孩子由易到難參加勞動。陪同孩子共同參與衛生大掃除等。家庭成員都要積極參與,還要約定勞動獎懲辦法。讓孩子獲得勞動報酬,也體驗到懶惰帶來的后果,從而促使孩子有意識地去愛勞動。同時,學校要主動和家長聯系,建議家長創造機會,帶孩子做一些社會實踐,讓孩子去勞動,去了解大自然。
家庭、學校,是學生、生活活動的主要地方;也是學生學習知識,練習本領的關鍵場所。學生能否參加勞動教育,取決于家長的觀念。“父母要起好頭、帶好路”。所以,我們可以向家長提出建議,讓他們在家里給孩子勞動的時間和機會。父母要做好規劃,要為孩子創造合適的空間,讓孩子大膽去做,讓孩子在實踐中學會學習。充分認識學校、勞動教育的作用,學校要根據實際,形成“學校、家庭、社會”多種教育資源機制共享、共用。在勞動教育中,擬定具體反映社會需求、時代精神的教育目標,有計劃的組織勞動教育,充分發揮勞動教育的積極因素,引導青少年參與勞動,促使學生全面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陶行知全集[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2]高傳奇,我們要這樣開展學校勞動教育[J].人民教育,2019(21).
[3]范秋榮,當前初中生勞動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信陽師范學院,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