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煒
摘要:優秀的交際能力,既是個體參與社會生活的必備素質,也是展現高素質公民的基本能力。新課程教育改革工作推行與社會文明進程的加快,要求更加重視對學生精神素養與語言運用能力的培育。語文教育作為幫助學生積累知識、強化口語交際能力、提升人文素養的主要課程,需要教師針對教學實際情況存在的問題,根據學生學習規律、交際準則與學習興趣,建立高質量授課環境,才能保證口語交際教育工作有效開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29-0187-02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oral Chinese communication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CHEN Wei? (Jiangsu Kunshan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Group (East Campus),china)
【Abstract】Excellent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s not only the necessary quality for individuals to participate in social life,but also the basic ability to show high-quality citizens.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education reform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process of social civilization require more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spiritual literacy and language ability.As the main course to help students accumulate knowledge,strengthen o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and improve humanistic quality,Chinese education needs teachers to establish a high-quality teaching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students' learning rules,communication standards and learning interests,so as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oral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Keywords】Primary school language;Oral communication teaching;Coping strategies
基礎教育是幫助學生養成學習習慣、鍛煉基本能力以及強化認知思維的重要時期。應試教育環境的制約,使教師開展語文教育工作時,將主要授課精力放在提升學生語文成績中,很少通過語言學科應用性價值意義的探索,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進行訓練。這樣不僅與新時代人才要求相背離,也在抑制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同時,影響教育工作的有序開展。教師應從教學實際入手,探討幫助學生更好鍛煉口語交際能力的途徑,才能真正發揮教學意義。
1. 口語交際教學的主要特點
(1)靈活性
不同情境中所使用的交際準則與表達方式有很大的差異,語句長短、詞語選擇甚至語句順序的不同,都會呈現出不同的表達意義。所以口語交際教學內容最突出特點,就是自身的靈活性。需要教師設計訓練內容時,應重視不同語境、交際準則、主題、以及表達內容的多樣化,引導學生靈活進行口語交際。這樣不僅可以很好鍛煉學生應變能力,也在不同的情境交際中,根據知識儲備與思辨意識,選擇更加得體的交際語言與他人進行交流,以更好保證口語交際訓練活動順利進行。
(2)互動性
語言學科的最終教育目的,在于學習者對知識的應用。所以口語交際教學既需要重視學生交流主體地位,也要引導學生相互交流時,在不同語境中使用合適語言進行溝通,構建更有互動性的溝通平臺,使學生學習傾聽他人想法,并將自身所思所感用語言精準表達。這種突破單方面傳授知識的授課模式,更加突出口語交際活動內容的本質屬性,使學生在相互間信息傳遞的過程中,既將語言知識應用到實處,又能在交際準則的約束下自覺規范行為意識,從而在開放的交流環境中增強交流熱情,也在鍛煉口語交際能力同時提升綜合素養。
(3)自主性
應試教育環境的制約,使學生已然習慣單方面接受教師講解的知識,也更加重視考試成績的提升。在這種錯誤的認知下,不僅會將學習精力放在記憶考試重點內容中,無法意識到提升自身語言應用能力與綜合素養的積極意義。而通過口語交際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能夠更好地使學生尊重自我意愿,在有趣的交流活動中,可以更好地使主觀能動性得以發揮,并自主進行對知識的學習和與他人高效的溝通。這樣既可以有效對教育資源進行整合,對學生交際要求的滿足,也可以使教學環境更加充滿趣味性,進而在尊重學生求知欲、表達欲以及交流欲的過程中,發揮口語交際教學的價值意義。
(4)即時性
口語交際作為最直接的溝通方式,不僅相較于書面語更加便捷,也是人們相互間交流的主要形式。在教師精心設計的語言情境中,學生可以在不同語境的感知下,通過對交談者情緒、面部表情的觀察,從不同角度出發收集更多信息。這種產生于交流活動中的信息反饋,不僅能夠鍛煉學生感悟能力、交際能力與臨場反應能力,通過交談主題中心的明確,也能使用合適的語句更好表達思想情感,從而發揮口語交際教學即時性的同時,挖掘語言類學科的教育內涵。
2. 口語交際教學面臨的阻礙
(1)交際形式單調
口語交際作為信息傳遞的重要形式,更加重視學生實踐能力、溝通經驗以及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希望在良好環境中,增強學生情感體驗,從而有效開展交際活動。但應試教育為主的教學思想,仍然對教師的授課方式進行制約,很多教師開展口語交際課堂時,將教學重點圍繞交流技巧、口語表達概念設計互動計劃,使整體的實踐時間十分有限,不僅難以使學生激發參與熱情,被動的交流形式也無法發揮語言應用活動的教育意義,導致整體授課效果大打折扣,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學生對口語交際活動的正確理解。
(2)教學效率下滑
交際可以使人們通過對現有信息資源的整合,經過大腦深層次加工后進行輸出,從而在與他人的交談中,再次對獲得的信息進行輸入。所以口語交際工作想要發揮教育實效性,教師既需要鍛煉學生表達能力,也應重視對學生傾聽能力的培育。但受傳統教育觀點制約,語文教學內容主要以鍛煉學生閱讀能力、知識獲取能力、交際能力以及寫作能力為主,很少對學生的傾聽能力培育工作進行重視。所以在開展口語交際授課工作時,就會出現學生圍繞交際主題進行對話時,雖然看似討論氛圍十分熱烈,但如果讓學生對其他同學的交際內容進行復述,則很少能回答上來。對于這種情況,既會使口語交際教學效率嚴重下降,也無法更好體現語文課堂交流意義,繼續教師進行重視與解決。
3. 小學口語交際課堂順利開展的具體途徑
(1)拓展交際形式,激發互動熱情
有效激發小學生交流熱情,是更好開展訓練活動的基礎。教師為解決學生參與興致不高、整體互動內容單調的問題,可以與班級學生認真溝通,了解其學習規律、交際興趣與知識應用能力,通過有趣環境的建立,使學生在多樣的交際課堂中,感受參與學習活動的快樂。教師需要改變按照課本內容設計交際方案的理念,結合高年級小學生認知規律,發揮口語交際課堂的教育意義。
例如,進行“我們都來演一演”交際活動時,教師需要結合學生交際興趣,選擇與其認知規律相符的課文精彩片段改編成劇本,鼓勵學生在挖掘不同人物性格特點的同時,可以通過語言的張力與肢體語言的輔助,更好演繹出優秀的作品。教師可以引入課本劇《鄭人買履》,先利用信息技術播放話劇片段,請學生在認真觀看中,探討演員動作、語言以及神情的成功。當表演熱情被快速激發后,教師以抽簽的方式,將學生分為不同小組,根據教師發放的劇本內容,結合思辨意識與語言習慣,對其中的內容進行適當增減,使學生表演過程中呈現出的狀態更加與人物貼合。教師需要著重引導學生通過對語言的揣摩,可以感受不同人物的性格特點,并與小組成員相互配合中,使表演的劇本內容既在語言的加持下,突出人物鮮明個性,又在認真表演中,凸顯故事情節的矛盾性與趣味性。這樣既能使口語交際課堂,在脫離教師單方面講授知識的同時,鍛煉學生交流能力與思辨意識,也在有趣的課堂情境中,增強語言表達能力與應用意識。
(2)結合生活實際,提升教學效率
完善的授課計劃,既是教育工作順利開展的中心環節,也能通過課堂教學內容的安排,更好幫助學生激發學習熱情??谡Z交際課堂以培育學生表達能力、鍛煉語言應用能力以及學習交際準則為授課重點,教育工作最終的落腳點,需引導學生與他人融洽相處中,盡快為今后適應社會生活打好基礎。為凸顯口語交際課堂的教學意義,教師應重視生活實際的結合,幫助學生能夠了解語文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系,也能學會通過認真觀察,尋找更好鍛煉自身語言表達能力的方式,以保證教學效率有效上升。
例如進行“我是小小講解員”授課工作時,通過本單元課文的閱讀,使學生在作者的帶領下欣賞了不同國家的異域風情與優美景色。同樣,我們祖國也有著壯麗的山河與深厚的民族文化特色。通過課文的學習,學生已經對介紹風景或場地的注意事項進行了解,教師可以以“我美麗的校園”為口語交際主題,請學生爭做小小講解員,向扮演游客的同學講解學校的優美景色。教師可以請學生先通過對學校認真觀察,可以從地理位置、建筑內容、講解順序、文化特色等不同方向出發,設計內容豐富的講解稿件,通過文字的組織與優美語言的運用,在帶領游客參觀學校時,使其他同學在傾聽中更加直觀對校園建設進行了解,也能有效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與交際能力。在學生講解完畢后,教師可以鼓勵扮演游客的學生進行提問,由講解員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解答。在同學之間的相互互動中,能更好鍛煉表達能力,也使學生強化傾聽能力、思辨意識以及臨場反應能力的過程中,發揮口語交際的教學效果。
(3)開展交際活動,創造互動情境
口語交際課堂的有序進行,離不開學生的積極參與。為了更好幫助學生鍛煉表達能力、臨場應變能力以及語言應用能力,可以通過交際活動的開展,使學生能夠在溝通積極性的調動下增強交流熱情,并在有趣的互動情境中,不斷提升表達欲望,進而尊重自身交際主體地位的同時,為提升學習成效打好基礎。
例如,進行“意見不同怎么辦”教學活動時,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能夠遵循交際原則的基礎上使用協商的方法進行解決。并有理有據的合理表述自身觀點。從而幫助學生處理意見不同的情況。教師可以舉辦意見調節會,將事先準備好的比較有爭議性的話題出示給學生,如“春節期間燃放爆竹的做法是否正確?”、“為了修建道路砍伐樹木的做法是否正確?”,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并在規定時間內進行表述,當所有學生發表意見后,就可以在自由討論的時間中進行交流,尋找統一意見的辦法。在這種趣味性更強的交際課堂中,不僅能夠使學生更好調動思辨意識,有爭議性的話題也往往更好使學生具備辯證思維,能夠在理性的交流中,解決與同班意見不同的情況。
4. 結語
總而言之,教師需要意識到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需要長時間積累,通過良好教育情境與交流氛圍的營造,使學生既可以更有興趣參與交際訓練活動,也能尊重學習規律的同時,保證口語交際能力得到鍛煉。教師應通過口語交際教學內涵的挖掘,結合班級學生學習情況與遇到的問題,在以生為本理念幫助下,構建高質量交際課堂,才能強化交際能力、鍛煉思維意識以及掌握交際技巧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既可以快速明確交際準則,也能為順利參與社會生活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刁萍.小學語文教學口語交際訓練現狀及改進策略[J].試題與研究,2020(26)
[2]李小蓮.試析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學周刊,2020(24)
[3]李芳.小學語文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策略探究[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0(1)
[4]蘇艷玲.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J].中華少年,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