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麗
摘要:語言教育是幼兒園教學的重要內容,對于有效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故事引導是一種結合幼兒特點,新興的教學方法,教師在故事引導環節可以充分調動幼兒的參與積極性,鍛煉幼兒的語言運用能力和表達能力。為此,本文便從故事引導出發,對如何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故事引導;幼兒園;語言表達能力
【中圖分類號】G6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29-0075-02
Story guidance, exercise childrens language expression skills
Ma Xiaoli? (The Fifth Kindergarten of Haiyuan County,Zhongwei City,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China)
【Abstract】Language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kindergarten teaching, which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effectively improving children's language expression ability. Story guidance is a new teaching method that comb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Teachers can fully mobilize childrens enthusiasm for participation in the story guidance link and exercise childrens language ability and expression skills. For this reason,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story guide and analyzes how to exercise children's language expression ability.
【Keywords】Story guidance;Kindergarten;Language ability
大班幼兒的年齡相對較大,他們具有一定的認知能力以及表達能力。為此,幼兒教師在對他們開展語言教學時,需要結合大班幼兒的特點,從不同的角度出發設計教學過程,以此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1. 培養大班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意義
對于一個人來說,語言表達能力是其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兒階段是人語言能力發展的重要階段,所以這一時期的外界引導,以及外界鍛煉就顯得格外重要。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僅是讓幼兒學會說話,還要引導他們學會思考,促進其全面發展。從這一角度來看,我們就可以清楚地認識到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意義。其一,為幼兒未來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保證他們通過參與幼兒園的語言活動,提高說話能力。并且在此期間還可以增加他們的見識,豐富認知,使幼兒在之后遇到類似的情境時,可以輕松應對,使其可以在之后的成長中更輕松。其二,有助于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發展,幼兒教師在培養幼兒語言能力時會發現,當前很多幼兒的思維能力未能得到開發,但是在利用故事引導幼兒的時候,能夠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引導他們思考。所以,從此角度來看,語言活動對幼兒的發展有著重要積極影響。其三,通過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可以提高幼兒的交往能力。我們在觀察過程中發現,當前的幼兒大多比較內向,但是在與其他小伙伴熟絡之后就會非?;顫?。幼兒因為受年齡限制,交往能力不足,所以很難與其他小伙伴拉近關系。然而在培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過程中,教師會給予他們多次交流機會,在此期間幼兒的交往能力也會隨之提高。所以從綜合角度來看,培養幼兒的此種能力,不僅對其當前發展有促進作用,對幼兒未來的成長也有積極影響。
2. 故事引導,鍛煉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策略
(1)合理選擇故事內容,調動幼兒積極性
幼兒園與普通學校不同,幼兒園不僅要承擔培養人才的責任,還要承擔照顧幼兒生活起居的責任。此種情況就導致,幼兒園的教育活動開展缺乏一定的嚴肅性,很多幼兒在面對教育活動時態度比較散漫。尤其在語言教育活動中,很多幼兒會直接根據自己的想法發表意見,不顧及教師所講的內容。當教師采用比較強硬的手段進行教學時,幼兒又會對該活動產生抵觸情緒,影響他們的參與積極性。針對此,幼兒教師需要做出改變,重視利用故事開展教育活動。在此期間,幼兒教師需要充分了解故事的內容,并對其進行設計,以此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幼兒教師在選擇故事期間,一定要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以及大班幼兒的特點。首先要保證故事內容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可以幫助幼兒形成一些正確的價值觀念。其次,還要保證故事內容的合理性,方便幼兒思考、表達等。最后,教師要確定故事內容對幼兒具有吸引力,充分發揮故事的作用,提高語言教育活動的教育質量。
例如:幼兒教師通過綜合分析,發現《地球清潔工》這個故事的內容完全符合語言教育活動的標準。雖然選對了故事內容,但是在設計活動過程期間,要充分結合大班幼兒的特點,充分發揮故事的引導作用,使幼兒在此期間得到發展。《地球清潔工》主要講述的是不同的動物通過他們的努力“清潔地球”。對此,教師就可以聯系生活中的一些實際情況,設計與故事相關的問題引導幼兒進行思考。首先教師要先帶領大班幼兒對該故事進行閱讀,在閱讀結束后提出問題引導幼兒思考。“大家有沒有為地球做過清潔呢?”大部分幼兒都會給出肯定的回答,有些幼兒說自己撿過路邊的垃圾,有些幼兒說自己經常掃地。當得到幼兒的回答后,教師要及時給予表揚。之后引導幼兒思考,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地球。在此期間,可以讓幼兒進行自由討論,他們會根據自己的認知提出一些建議。有些幼兒說我們要節約用水,還有些幼兒說我們要保護花草樹木。在整個語言教育活動中,所有幼兒都積極參與到了其中,并且充分發表了自己的想法,使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鍛煉。除此之外,通過學習《地球清潔工》這個故事,還為幼兒樹立了正確的環保觀念。
(2)利用故事營造氛圍,提高幼兒參與度
幼兒教師在利用故事進行引導,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時,不能一味的注重教學內容,還要重視課堂氛圍的營造,以此保證語言教育活動的高效開展。很多教師在開展語言教育活動時,過分重視內容,導致整個活動過程過于死板,非常不利于幼兒的發展。為此,教師需要充分了解語言故事的內容,并從幼兒的角度出發引導幼兒對此進行深入探究,充分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利用故事進行引導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引導方式進行創新。傳統的引導方式,就是讓幼兒分析故事內容,將上述故事中想要表達的情感等等。此種引導方式現在已經很難調動幼兒的參與積極性了,所以教師需要作出改變。為了提高幼兒的參與度,教師可以結合故事內容編寫一個劇本,讓幼兒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并進行表演。在這樣的語言教育活動中,不僅能夠充分調動幼兒的參與積極性,還可以激發幼兒的表演欲望,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促進全面發展。
例如:以《吹牛皮》為例,雖然這個故事是快板的內容,但是它所涉及的內容較為寬泛,并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為此,幼兒教師在以此為基礎開展語言教育活動時,可以先向幼兒介紹一下什么是快板,這篇文章又為什么會出現在這里。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教師可以讓幼兒了解到快板是語言藝術節目中的一種,我們偶爾可以在春晚中的相聲節目中看到。為了充分調動幼兒的參與積極性,教師可以為幼兒播放一些快板視頻,讓幼兒感受到其中的樂趣。之后,教師再從《吹牛皮》這篇文章的內容出發編寫表演劇本。從班級中選擇三名同學,一名扮演大公雞,另外兩名幼兒扮演蟈蟈,并結合劇本中的內容吹牛,教師還可以讓幼兒自由發揮。在整個表演過程中,幼兒的表達能力以及思維能力可以在此期間得到鍛煉,這對幼兒的發展有著積極地促進作用。
(3)結合故事設計問題,鍛煉幼兒表達能力
幼兒教師在開展教育工作時,要充分的認識到當前教育活動中存在問題。大部分幼兒教師在開展語言教育活動時,習慣性告訴幼兒應該做什么,從而忽視了給予幼兒自主思考的機會。針對這一情況,幼兒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教育模式,重視利用問題引導幼兒,讓幼兒對問題進行思考。但是,在設計問題期間,幼兒教師一定要從幼兒的實際情況出發,盡量在他們的知識儲備范圍內引導。這樣既不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又能夠充分調動幼兒的參與積極性,促進幼兒發展。另外,在設計問題期間,教師還要注重問題的趣味性,保證可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充分發揮語言教育活動的價值。
例如:以《月亮船》為例,這篇語言故事講的是蒲公英乘坐月亮船看到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在利用這篇故事開展語言教育活動時,教師可以直接利用歌曲《小小的船》進行導入,在幼兒聽完這首歌之后,教師進行提問“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坐的是什么船?”。大部分幼兒都會非常積極的回答出,坐的“船”是月亮。然后,教師再引出《月亮船》的相關內容,并與幼兒一起閱讀這篇故事。在閱讀期間,教師可以設計問題,引導幼兒進行思考、分析。比如“蒲公英不想聽螳螂和蟋蟀唱歌,只想回家時,它的心情是怎樣的呢?”利用問題引導幼兒去感悟故事中的情感,并且給予幼兒自由表達的機會,保證幼兒可以在此期間得到鍛煉,豐富他們的情感體驗。另外,通過此次的語言教育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提高幼兒的民族自豪感,實現愛國理念的有效滲透,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4)注重以幼兒為本,促進幼兒綜合發展
語言教育活動不僅是為了培養和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更是為了讓幼兒在幼兒園中得到較為全面的發展。為此,幼兒教師一定要擺正自己的心態,在開展教育活動期間要注重從綜合角度出發設計活動內容。為了在開展教育活動期間做到以幼兒為本,教師需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充分了解幼兒的語言能力發展情況。為了充分達到這一目的,教師可以增加與幼兒之間的溝通,在溝通中了解他們的表達情況以及思維發展情況。比如,在平時的教育活動中,教師可以增加一個總結環節,讓班級內的幼兒輪流承擔這一責任,在活動結束后回報活動的主要內容,以及自己在活動中所取得的收獲。通過此種環節,既可以鍛煉幼兒的膽識,又能夠提高他們的總結能力以及表達能力,這對于推動幼兒全面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另外,教師還要注重創新,在平時的教育工作中多了解新的教育理念,推動幼兒教育發展。
3. 結語
綜上所述,幼兒教師想要利用故事引導幼兒發展,就需要先了解并認識到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意義。之后則需要幼兒教師從不同角度出發,尋找合適的方法開展語言教育活動,并在此期間發現當前幼兒語言教育活動中存在的問題,找到應對的方法。另外,在利用故事進行引導期間,教師要注重多與幼兒進行交流,多了解他們的想法,并從他們的角度出發進行活動創新。最后,幼兒教師在此期間,要注重以推動幼兒園發展為基礎開展教育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夠改變充分發揮教育活動的價值。
參考文獻
[1]陳曉霞.故事——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的法寶[J].山西教育(幼教),2020(11):60-61.
[2]吳藝川.談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中教師提問的有效性[J].當代家庭教育,2020(33):80-81.
[3]徐萍.以“游戲故事”為載體? 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發展[J].教育界,2020(44):71-72.
[4]張艾玲. 故事講述情境對大班幼兒敘事能力影響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20.
[5]田桂英.淺談如何在生活中鍛煉幼兒語言表達能力[J].商情,201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