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長久以來,小學生學習壓力過重的現象一直受到廣泛的關注,隨著新課改實施后,提倡為小學生減負增效雖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效果并不明顯。近來,隨著“雙減”政策的實施,廣大教師正致力于探究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切實地為學生減負增效、如何通過高效的教學模式和課后服務模式達到減輕學生學業負擔的目的。
關鍵詞:雙減;減負增效;小學語文教學
一、前言
2021年8月30號,教育部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意見明確了加強雙減的督導要求。所謂“雙減”是指全面壓減學生的作業總量和作業時長,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過重的作業負擔。意見實施后,教師們就在教學計劃實施過程中如何減輕學生們的課業負擔展開積極的探索,基于此,本文就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如何為學生減負增效進行探討,如下。
二、雙減視野下小學語文教學現狀
新課改現已深入實施到教學過程中,新課改雖然改變了陳舊的教學方式,提高了教學效率,但仍沒有使得學生的學業壓力得到顯著的減輕,學生仍有很大的課業壓力,家長仍有很大的輔導焦慮,教師仍有很大的教學壓力。
小學語文教學一直以來都存在著學生任務重、壓力大,但語文教學卻不被重視等問題。一方面是由于教師專業素養不夠高,多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按照教學大綱對學生進行講解,教學過程簡單單調,教學內容缺乏拓展性和多樣性,甚至一些老師更關注學生成績的提升,在講題過程中主要講解怎么找尋答案的思路,卻缺乏題型拓展的技巧分析,使得學生思維發散性不夠,缺乏想象力和創新意識;另一方面,新課改思想的深入雖然讓教師們知道學生應當是處于主體地位,但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仍占據主導地位;有的教師仍舊是課堂上從始至終的講授者,對于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掌握程度并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有的教師仍會將大量的課下作業和課外輔導學習資料留給學生在課后進行完成,使得學生的學習壓力加大,同時也增加了家長課后輔導作業的工作量和焦慮感[1]。
三、雙減視野下小學語文教學減負增效策略
(一)優化教學資源,提升教師素養
教育改革對教師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能夠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減負增效,但減負并不等同于減少教學任務,而是要求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得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掌握的知識,不必再在課下花費時間和精力去理解,從而達到減負增效的效果。就語文學科而言,教師應在課前做好備課,認真研讀課文和課后的每一道題以及教參,在自己深入分析思考后,加上教參點撥和優秀案例補充,將本節課的知識框架列出,并在課堂上為學生營造輕松民主的氛圍,通過問題互動和討論交流等形式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覺得課堂內容趣味無窮,從而使學生喜歡語文課堂。例如第一單元第一課《大青樹下的小學》,對于這篇課文的講解,老師就可以在課前讓學生們先了解下自己是什么民族的,將課文中提到的少數民族的特色、分布地區、服裝打扮等通過查閱資料進行匯總,在課堂講解中通過多媒體將不同少數民族的分布特點和服裝特點等播放出來,使學生們能夠對于少見的人事物有一個具體的了解,而不是抽象的認知,從而加深學生的印象;還可以讓學生們講述自己的學習生活,通過和邊疆小學孩子們的學習生活進行聯系比較,增強學生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團結情。
(二)精心設置課后作業,減輕作業負擔
在如今學生課業負擔繁重的情況下,減輕作業負擔對于減輕課業負擔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現在不僅學生害怕寫作業,連家長也談作業色變,作業已成為讓學生和家長都頭疼的話題。就語文作業而言,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可以選擇一些可操作性強的課后作業,例如第二單元的主題是“秋天”,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一些描述秋天的文章,也可以讓學生尋找關于秋天的自然現象,也可以讓學生畫一幅關于秋天的繪畫,還可以搜集秋天的歌曲,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愛好,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對秋天的理解,通過多樣化和充滿趣味性的作業形式,減輕了學生的作業負擔,提升了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同時也拓展了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得學生可以在輕松快樂的環境中完成課后作業。
(三)家校結合,雙減共勉
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是一項任重道遠的任務,需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參與其中,積極努力與堅守,真正意識到過重的學業負擔和繁冗的課堂教學不單單是對學生的低效培育也是教學資源的嚴重浪費,同時,努力做好雙減,也需要家長的配合和幫助,家長要放心地把孩子交給老師,積極配合和支持教師的課后服務工作。在課后不要再給學生報培訓班,讓孩子在題海中沉溺,而是多給孩子一些屬于自己的空間,多帶孩子拓展閱讀,增加體驗和感受,讓孩子在學習實踐過程中自己去檢驗真理,去探索未知、發現新意、尋求創新,這才能真正實現語文學習的意義[2]。
結語
總之,“雙減”不是一紙命令,而是教育的助推劑,它不僅是教師不斷反思進取、提升自身專業素養的動力,是學生減輕課業負擔、提升綜合素質的希望,也是減輕家長焦慮的安心劑。
參考文獻
[1]杜曉艷.減負增效視角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教育觀察,2019,8(37):103-104.
[2]馬艷霞. 刪繁就簡——談小學語文教學如何減負增效[J]. 新課程·上旬,2018(10):2.
四川省成都市邛崍市西街小學 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