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洋 荊連杰
摘要:任何組織要實現其有效管理,達到既定管理目標,首先都要以人為本,人才優先,日常管理中,更應重視和強調人力資源開發與引導。新時期,部分企業仍然沿用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不重視管理手段和模式創新,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企業的健康發展,也影響了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熱情,阻礙了企業的可持續性。基于此,文章展開分析,期望帶來借鑒。
關鍵詞: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機制;構建策略
1緒論
在企業各種風險管理工作中,人力資源管理風險是其中最具特殊性和最為常見的一種,管理工作稍有疏失或不慎,風險就有可能隨時釀成和發生,威脅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秩序和內部和諧環境的構建。在市場經濟環境中,人力資源管理風險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中。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尤其是規模以上的國有企業,基本上都是從計劃經濟管理模式下過渡過來的。市場化改制后,企業的經營基調被定性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競爭機制從此走進了企業的經營管理之中,當然也同步走進了企業的人力資源管之中。在市場經濟環境中,員工被看作是支撐企業經濟活動的一種寶貴資源,與其他生產資源具有同等重要的發展意義,直到這時,人力資源才真正被賦予了“資源”的含義,工作的內容和內涵比從前豐富了很多,如人才招聘、崗位培訓、薪酬管理、績效管理、激勵機制、素質測評、職業規劃等成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的常規業務。當然,與此同時,與工作內容和內涵相對應的管理風險也比從前增大了很多。
2新時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機制的構建存在的不足
2.1人的心理活動的復雜性使然
人作為一種最高級別的智能生物,其心理運行機制十分復雜,現在的科學研究結果還無法對此進行全面、準確地揭示。比如某個人在為自己的行為做出決定時,他的內心是怎么想的,為什么會這樣想,答案具有不確定性;再比如某個人在為自己的目標進行決策時,決策的理由和執行決策的方案也具有不確定性,或者有時候在外人看來是一個很不起眼的信息,或許就能改變這個人的決定或決策。將這種心理活動的復雜性放到工作中,就轉化成了人力資源管理風險。
2.2人的主觀能動性使然
在企業進行經濟活動所依賴的諸要素當中,人是唯一具有能動性的要素。人力資源作為企業唯一的主觀能動資源,其能動性是否得到了發揮、發揮的程度如何,除了客觀上會受到內因比如身體素質的影響外,還會受到外因,比如社會政治、經濟、信仰和企業管理環境、管理文化、管理制度等的影響。舉例說明,當員工對企業的激勵機制認可時,他的主觀能動性就會得到較好的發揮,工作就會有干勁,反之,則有可能消極怠工,轉化為人力資源管理風險,讓企業蒙受經濟損失。
2.3人的素質的動態性使然
一個人從小到大,他的素質是處在一種動態的成長狀態,成人以后,他的素質則處在了一種動態的變化狀態。比如某個員工在入職前,他的專業素質可能比較低,但是入職后,通過學習、培訓、經驗傳授后,他的專業素質就會發生改變,得到提高。同樣的道理,當某個員工的工作素質與企業的經濟活動目標相一致時,就會促進企業經濟的發展,反之,則企業經濟目標的實現就會受到阻礙,并由此派生出人力資源管理風險。
2.4人追求自我價值實現的流動性使然
人存活在這個世界上,總要給自己設定一個或生活中、或工作中的目標供自己去追求、去為之努力,以資證明自己價值的存在。以對工作目標的追求為例,當企業分配給員工的崗位工作,在員工來看與自己的能力相匹配,能激發自己的工作熱情,并能獲得滿意的勞動報酬和福利待遇時,那么員工多半會選擇留下來在企業繼續發展,反之,如果員工對崗位工作及其勞動報酬、福利待遇感到不滿意,覺得委屈了自己時,那么員工就會選擇離去,并由此誘發人力資源管理風險。
3新時期企業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機制的構建策略
3.1從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入手加強風險防范
一是在制定管理制度前,人力資源工作者要認真學習勞動的法律法規,以法律為準繩,用制度劃界線,當人力資源管理風險來臨時,能夠用法律和制度來捍衛自己;二是在制定管理制度過程中,要尊重員工的意見和建議,要做好與員工代表、工作組的溝通工作,爭取員工對管理制度的支持和理解;三是管理制度的制定要綜合權衡企業與員工的利益關系,既要滿足企業的經濟活動需要,又要讓員工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既要對員工有約束作用,又要成為阻斷風險的防火墻。籬牢犬不入,當制度的藩籬被扎牢、被織密時,風險滋生的機會就會自然減少。
3.2從人力資源管理程序入手加強風險防范
一是在管理程序設計前期就要對人力資源概況進行摸底排查,摸排的內容要全面,要將諸如勞動合同、工資計發、工作補貼、傷殘補償以及職業培訓、技能學習、知識更新和休息、休假等與員工工作有關的事項全部考慮進去;二是在管理程序執行過程中要將管理制度的有關內容嵌入進去,要明確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核心、做法、步驟,要保證管理工作的核心明確,程序流暢;三是要明確管理程序的主體責任人,要做到當人力資源管理風險發生需要追究當事人的責任時可以“對號入座”;四是管理程序執行結束后要“回頭看”,要找出流程執行中的失誤,并及時整改。如果說管理制度是靜態的,是防范風險的前提條件,那么管理程序則是動態的,是防范風險的核心,管理程序做到周密細致,無懈可擊,風險自然就失去了存在的空間。
3.3從人力資源管理檔案入手加強風險防范
一是要對人力資源日常管理工作的記錄資料進行建檔和歸類,其內容如規章制度類、勞動關系類、工資福利類、績效獎懲類、培訓教育類、法律風險類和其他雜項類,這是日后處理風險的原始依據,務必求真求實;二是做好對記錄的收集、歸檔、保存和保密工作,特別是對于與員工切身利益有關的敏感記錄,比如勞動合同的簽訂、變更和終止、勞動工資的調整、勞動崗位的變動、勞動職務的升降、勞動獎勵或處罰的執行以及勞動傷殘補償的發放標準、兌現額度等,這些都是員工關心的焦點,也是最容易誘發人力資源管理風險的地方;三是做好員工工作檔案的建檔工作,與人事檔案不同的是,工作檔案重在記錄員工的工作表現,而這恰恰是化解人力資源管理風險的重要突破口,所以務求細密周至。檔案的價值在于對原發事件的原始記錄,做好了員工檔案管理,人力資源也就掌握了消除風險的鑰匙。
4結束語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風險的存在雖然具有客觀性,但不是不能防范的。防范的指導思想重在預防,重在曲突徙薪,只要防范思想正確,防范措施得當,那么風險是可以被有效消除的。
參考文獻:
[1]宋昱漫.新時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機制的構建策略[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21,43(S1):47-49.
[2]周芳羽.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激勵機制的構建與改進[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1(03):96-97.
[3]赫連夏潤.新時期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機制構建策略研究[J].商業經濟,2020(11):107-108.
[4]代琨.新時期國有企業管理模式的構建[J].管理觀察,2019(35):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