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華 楊越翔

隨著社會的發展,作為我國受教育水平較高的學生,高校大學生的個人身體素質與文化素質出現了下降的趨勢,這是一個不良的發展趨勢。那么高校大學生體育鍛煉是否能對個人身體素質以及文化素質有積極影響成為我們研究的方向。增強大學生的體育意識,營造良好的體育鍛煉氛圍,積極開展相關課外活動,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大學生是我們近期的目的。長期堅持體育鍛煉能夠促進高校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要著重重視體育鍛煉,為國家打造優秀人才。
高校大學生身體素質問題一直受廣大社會關注,素質教育也成了近年來熱議的話題,那么體育鍛煉與個人素質和文化素質的聯系也值得我們探究。眾所周知,體育鍛煉屬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增強大學生體質在大學時期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但現今有調查顯示,部分大學生身體素質較差,沒有體育鍛煉的意識,甚至對體育鍛煉有畏懼心理,不會用科學的方法來鍛煉;所以做正確的體育鍛煉教育是做好素質教育的關鍵,要積極引導大學生順應社會趨勢,盡量避免消極心理,積極看待體育鍛煉。
1 高校大學生體育鍛煉現狀
1.1 大學生普遍鍛煉意識不強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大學生從小便受長輩關愛,成長環境非常好;但就是伴隨著這種物質良好的生活環境,導致他們缺乏鍛煉意識,并沒有深切的體會到鍛煉的積極作用。甚至部分高校大學生還認為體育鍛煉和體力勞動一樣,把體育這一科目排除在文化之外,不重視體育課,鍛煉意識不強,對課外體育鍛煉更是敬而遠之;而且父母長輩也沒有培養孩子體育鍛煉的意識,從而使學生形成習慣,進入大學后更是缺乏鍛煉意識。
1.2 缺乏鍛煉時間
不可否認,現今大學生的就業壓力大,大部分大學生都在功于考取各種各樣的專業證書,為后來的就業做準備,而忽略了擠出體育鍛煉的時間。順應社會趨勢,他們把時間幾乎都用在事業和學業上。用研究方法調查法顯示:有43%的大學生經常參與體育鍛煉,有33%的學生較少參與體育鍛煉,而有24%的學生從未參與過體育鍛煉。這組數據是極其驚人的,整個高校大學生的身體素質與文化素質可想而知。其實高校大學生的課余時間是較充足的,只是他們把時間用量都傾向于學業,并未對體育健康有重視心理。
2 高校大學生個人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的影響因素分析
2.1 生活環境影響
大學生的生活環境在考入大學之后會發生巨大變化。高考結束以后,他們就像脫韁的野馬一樣,把大學生活想像的很愜意,短時間內突然減少管制約束,這無疑讓個人的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都產生影響。進入大學后,他們會面臨著種種選擇,對于應變能力強的學生,他們或許能夠很好的適應大學生活;但是對于自制力較差的學生來說,他們若從一開始就沒有適應,那么以后的大學生活便會慢慢得走向墮落,他們的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就很難得到提高。所以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是極其重要的,學生進入大學后的茫然中不知所措,也會因有良好的生活環境而有所緩解。
2.2 外部環境壓力
大學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但是大學也算是一個小社會,能夠安然的度過也是一件難事;特別是他們在與社會接觸后,明顯的能夠感受到人性的復雜,會發現身邊有很多以前不用考慮的問題,這些問題通常很難處理,從而產生外部環境壓力;如果外部環境壓力過大,他們的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也就相應的很難提高,特別是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如果自身壓力過大會導致身體出現疾病,如何緩解外部環境壓力也是一門學問,顯然體育鍛煉是很好的解壓方式之一。
2.3 心理素質差
我國一直在推行應試教育,從而忽略了學生心理健康的問題。在高中時期,學生為了考試很少會參加課外實踐活動,老師也較少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學生自己也很少會主動進行自身調節;步入大學后,如果遇到心理問題得不到及時的調解,他們會難以適應生活的變化,從而影響心理素質;心理素質一旦不好,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就很難提高。
3 體育鍛煉對大學生身體素質與文化素質的利弊關系
3.1 體育鍛煉對個人身體健康的影響
高校大學生的身體健康是極其重要的,有了健康了身體,才會有未來的成就。體育鍛煉能夠增強學生體質,打造健康身體。如果有很好的體育素養,還可以為以后的工作創造積極作用,體育鍛煉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也有積極的提升作用,所以體育鍛煉是必要的。
如上表所示,運用研究方法調查法可以看出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體育鍛煉中,人體各個器官在能量循環,它們會在身體運動過程中給大腦供氧供血,這樣會不僅能夠有利于身體的血液循環,還能促進人體機能的運作,還可以發育高質量的腦細胞;如果大學生能夠經常的定期參加體育鍛煉,那么不僅僅是文化素養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血液和氧氣得到良好的循環。體育鍛煉能促進學生身體素質,還能夠促進其智力發展。若有良好的體育鍛煉,可以使他們的心理得到放松,從而促進大學生生理健康。
3.2 體育鍛煉對個人性格的影響
體育鍛煉對個人性格有積極的提升作用,其能夠讓學生有情感的自制,還能讓學生和他人在生活中和睦相處。體育鍛煉是能夠很好的磨練大學生意志的;它能夠讓學生經得起挫折和失敗,還能夠讓學生始終保持積極的心態,能夠讓學生善于和別人溝通,還會有進取精神,從而營造開朗活潑的良好性格。體育鍛煉還可以讓人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遇到事情會自主的調節成沉著冷靜模式,還會減少大學生得抑郁癥的概率,究其原因是因為如果某人有良好的性格是不會做特別極端的事情。
根據調查顯示,適度的體育鍛煉能夠緩解學生的各種不良情緒,從而培養優秀的個人性格。例如大學生在課余時間的適度運動可以緩解他們在學習中因保持固定坐姿而帶來的壓力,為接下來的學習帶來便利,能夠呈現一個相對完美的自己。體育鍛煉能夠促進學生改善自己的性格,鍛煉自己的意志,從而化解心中的煩悶,提高自信心以及成就感。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相關研究人員指出: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能夠使緊張的神經相對放松,從而促進心理健康,還能改善人們的自我感覺,從而對人的個人性格有良好的積極作用。
3.3 體育鍛煉對學生為人處事的影響
體育鍛煉可以鍛煉學生為人處世的能力,高校大學生會因此有良好的人際關系,能夠讓同學之間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會樂意和同學們做朋友,從而有積極向上的人格。體育鍛煉還可以讓自己有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目的是全面的發展自己的人格,從而更好的適應高速發展社會。在未來步入社會擇業后,可能會遇到有很多的不良生理問題,這就需要我們自身去消化,我們要積極地把那些悲觀情緒轉化為積極情緒,而體育鍛煉就可以保持高校大學生們的心理平衡,從而更好地調節自身情緒,使他們能夠客觀的評價自己的同時還能培養自己的個性,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水平。
在大學期間,人際關系的融洽發展是極其重要的,大學生之間彼此的溝通和交流也是必要的;體育鍛煉可以培養高校大學生的健康人格,會表現在學習生活中,他們會很樂意與同學交往,會形成廣泛而又穩定的人際關系;同時遇到學習上的難題也愿意主動地與老師交流,遇到生活中的問題也會和朋友傾訴,這或許是很好的解決問題途徑。適度的體育運動能讓他們在運動過程中找到為人處事的基本方法,高校大學生通過體育鍛煉也能夠協調好身邊的關系,提升人際交往能力;體育鍛煉還會提高高校大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那么他們為人處事的能力也會相應得到提高。
3.4 體育鍛煉對個人素養的影響
體育運動是有氧運動,其能夠讓我們心理得到充分放松,為學習和工作帶來永久的動力,能夠讓我們的心情長久的保持愉悅,還能夠讓我們的心理素質得到相應改善,可以讓我們個人素養得到提高。如果適度參加體育運動,是能夠促進人體機能的發展。大學生一定要定期的參加一些體育運動,這對人際交往也將會有一定的積極作用,若長期堅持是可以讓大學生的心理得到放松,所以為提高高校大學生的個人素養,適當地體育鍛煉是必要的。
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腦袋一直是緊張而又緊繃的狀態,這個狀態是極其興奮的。時間長了大腦就會產生保護性抑制,學習效率就會相應降低,如果此時能進行適當的體育運動,那么它是可以讓與學習相關的中樞得到休息,這樣就可以有效消除因腦力勞動而產生的疲勞。從而一直保持心理健康。精神空虛是消極心理,而體育鍛煉可以戰勝困難,越過障礙,戰勝消極心理。如果有優柔寡斷的心理障礙,可以積極的參加各項體育競賽運動,雖然我們知道有優勝劣汰的規則,但我們要始終有必勝的信心,我們要有敢于面對現實的心理素質,通過比賽給心理的消極情緒提供一個發泄口。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體育鍛煉對大學生的文化素養和個人素養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大學生正處于各方面需要提高的時期,而體育鍛煉就可以促進大學生全方面發展。學生在課余時間多做體育運動便可以增強他們的身體素質,培養他們在求學道路上的耐心與意志。經常科學的堅持體育鍛煉可以增強學生各個器官的機能,保持更美好的身體素質。為了營造更好的大學生活,更好地適應飛速發展的社會,做好大學教育,體育鍛煉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單位:1.首都體育學院;2.中國人民大學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