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炎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學生的身體素質要求越來越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在現階段高中體育教學中,對于體育校本課程內容資源的開發成為了亟需解決的問題,不同的體育校本課程內容資源對于高中體育都有重要意義。本文結合當前高中體育校本課程開發建設情況,探討體育校本課程教學的具體實踐和建設策略,以期為后續校本課程教學開展提供參考意見。
體育課程是高中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綜合素養具有重要作用,對于促進高中教育順利開展,教學目標的實現也具有重要意義。現階段,我國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對體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確立了體育課程目標,但沒有就具體內容展開詳細探討,因此,體育教師在如何進行高中體育校本課程內容資源開發從而有效促進體育教學開展產生了不同的意見和實施策略,這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靈活性,但同時會導致沒有統一標準而出現偏差,不利于體育教學的開展。為了促進科學合理開發體育校本課程內容,本文提出了幾點建設意見。
就高中體育開展校本課程建設的意義而言,為了進一步優化課程教學,國家及相關教育部門陸續出臺了相關政策和法規,旨在督促教育改革創新,使教育與社會發展緊密結合,與時俱進,培養出綜合素質高全面發展的人才。高中體育課程作為高中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勢必要大力推進改革與創新,為我國教育發展和人才發展戰略貢獻出應有的力量,校本課程的運用是高中體育改革與創新的重要途徑。校本課程的建設有利于為體育教學開展注入新鮮血液,有利于形成新的教學理念,有利于加強對體育教學知識內容的認知和實踐教學的開展,有利于從新的角度為體育教學構建新平臺,對高中體育教學開展具有重要意義。對于高中體育教師而言,校本課程提供了一種新的教學理念,校本課程的出現使高中體育教師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觀念,對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進行反思,發現自身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從而督促自身加強相關體育理論知識的學習,拓寬知識面。體育校本課程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影響著體育教學和體育教師,促進體育教學水平的提高和教學質量的提升,因此應加強高中體育校本課程建設,促進體育教學發展。
1 確定體育校本課程建設方向,滲透生活化教學
教師在進行高中體育課程教學時,應該首先明確校本課程的建設方向,使體育教學始終有明確的教學目標貫穿始終,提高體育教學效率。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還應將學生熟悉的生活化元素滲透進體育教學,通過將學生熟知的生活化素材與體育教學實踐相互結合,合理開發教學內容,為學生的個人發展和生活生存需求奠定基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體育教學還應注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將相關的體育類知識以及技術性的教材內容結合學生興趣愛好優化教學方式,豐富教學手段,從而將較為抽象,枯燥的教學內容以學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開展體育教學。另外,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能僅僅注重學生的體育實踐活動而忽視了相關體育教材知識內容,引導學生實踐的同時還應考慮科學鍛煉的方法,學生的身體素質狀況及實際承受能力,注意運動方式方法,按照相關教學大綱要求,合理開發體育校本課程內容,開展體育教學,實現體育教學的鍛煉價值和實踐意義。
2 合理制定教學方案,激發學生參與積極性
教師在開展高中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要始終明確學生占據著課程教學的主體地位,要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和科學的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參與課程的積極性。與此同時,教師應從高中體育校本課程的教學總目標出發,并結合實際情況和學校現有的硬件設施,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合理制定體育校本課程內容資源開發計劃,保障教學方案實際實踐的可行性。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和學校特色選擇最適合本校的校本課程資源進行校本課程建設,開展體育教學,從而最大程度地激發本校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
3 開展豐富形式多樣的課外教學活動
高中生一般面臨著繁重的課業和升學壓力,而開展體育教學能很好的減輕學生壓力,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心態,促進學生的學習進程順利開展。因此,教師在進行高中體育校本課程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需求,組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體育課外教學活動,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生對體育學科的興趣。教師應注意結合當地的氣候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包括身體素質等方面,還應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組織課外實踐活動,并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進行統籌安排,確保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針對高中體育校本課程建設,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實踐活動,有利于學生形成相對穩定的體育競賽意識,養成利用課余實踐自主進行課外活動的良好習慣,實現體育教學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全面綜合素養的教學目標。
4 構建良好校本課程教學環境,營造體育文化氛圍
構建良好的高中體育校本課程教學環境是體育教學順利開展的前提條件,在實際教學中,體育教學環境以一種較為隱蔽的方式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因此教師應積極構建體育校本課程教學環境,營造特殊的體育文化氛圍,助力體育教學的高效開展,增添學科魅力,發揮體育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愛好的作用,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全面發展。例如,教師和校方可以在學校的宣傳欄,班級黑板報,體育活動場地等張貼體育教學宣傳海報,加強體育文化宣傳,學生在漫步校園時能夠注意到這些宣傳內容,從而不自覺地感受到體育活動的魅力,自覺進行相關體育鍛煉活動,加強學生對于體育鍛煉,身體素質訓練的重視程度,激發對體育活動的參與積極性。
5 完善體育教學基礎設施,充分利用體育教學資源
完善的體育教學基礎設施是開展高中體育校本課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開展體育教學是教師應該秉持的教學原則,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只追求形式而要求校方盲目增加相關體育器械,而是科學合理地利用現有的體育器械并充分挖掘校本課程體育教學資源。例如,在體育課程進行接力跑的教學項目時,教師應在課前準備環節準備好開展項目教學需要的教學工具,如減壓墊,平衡木,跳高架,橡皮筋等,上課時應根據學生的實際參與數量,合理安排教學器械,避免浪費教學資源,同時應注重豐富學生的體育學習內容。通過這種方式開展體育教學,有利于高中體育校本課程的建設進程順利進行,達成體育教學的實際目標。
6 總結
總而言之,學校在進行高中體育校本課程建設時,應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和學生的身體素質狀況,進行多方面考慮,制定出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課程內容和體育教學計劃。同時,明確高中體育校本課程建設的目標,發揮學生在課程教學的主體作用,結合學生興趣愛好,滲透生活化教學,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課外實踐活動,逐步完善體育教學設施,通過各種宣傳形式手段,營造良好的體育文化氛圍,實現高中體育校本課程教學意義,提升體育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常州市新橋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