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斌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發展,在各學科教學中,教師對課堂教學質量和課堂教學效率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為了真正地實現素質教育要求下人才培養的目標,教師需要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之下對課堂教學內容和形式進行新的探索,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整體運動的實際情況出發,根據學生體育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采取合理的解決方案,對學生進行教育,要對各類體育運動進行系統的分析與整理,尋找切實可行的教育方法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本文主要從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具體策略展開論述。
在現代社會,全面發展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而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必須關注到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要注重從德智體美勞等多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從體育運動要達成的目標來看,體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既要實現學生體育技能的培養也要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讓學生在體育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有更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然而,在小學體育教學的過程中,由于運動器材和學生興趣等因素的影響,體育教學的效果往往不能夠達到新課程改革要求的標準,為此,體育教師應當對當前階段的體育教學進行普遍性的研究,并根據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給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具體而言,體育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探索,以期提高小學體育運動的質量。
1 轉變教學觀念,形成對體育教學的正確認知
為了使小學體育教學能夠順利開展,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的關注到體育教學,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要摒棄傳統的應試教育觀念,對體育學習的價值和作用有明確的認知,并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在教學工作中切實的做好引導,讓學生能夠在體育技能的培養過程中增強體育學習的興趣。當然,廣大體育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確保體育運動能夠切實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和運動需要,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在保證體育課堂教學效果不斷提升的基礎之上,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上能夠展現出自我價值,展現出小學生的青春與活力。
2 樹立科學的理念,合理的安排體育運動內容
對于體育課堂教學來說,教學的內容是非常重要的,小學體育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際學習情況合理的安排體育運動的內容,這樣才能夠滿足學生的體育運動需求,同時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由于受到班級授課制的影響,班級內的學生身體素質和體育基礎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因此教師在設計體育活動時,要考慮到班級內所有學生的發展需求,采取分層教學的方式,使班級內的所有學生都能夠在身體素質方面獲得提升,在體育技能方面獲得進步。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設置科學合理的體育運動目標,在發展理念的指導之下,使學生能夠一步一步的提高身體素質,提高體育技能。例如,在開展投擲項目時,由于小學生的力量相對較小,在投擲重物的時候,往往會產生一些危險狀況,為此,體育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對體育運動器材進行合理的替換,首先讓學生通過拋紙團、扔紙飛機等形式,提高學生對投擲活動的興趣,當學生有一定的投擲基礎之后,再讓學生鍛煉兩臂的運動能力和腰腹部的力量,從而實現投擲活動的有效開展。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在體育運動中能夠更加的積極主動。
3 通過體育游戲創設良好的體育運動情境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受興趣因素影響是很大的,因此,小學體育教師必須關注到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培養,通過創設情境和將游戲融入到體育教學中的方式,讓學生體會到體育運動的娛樂性,并從娛樂性入手培養體育運動的興趣。通過游戲的方式,學生在體育課上表現會更加的積極主動,也能夠積極的與其他小伙伴進行溝通交流,此外,為了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就是也可以在班級內劃分運動小組,讓班級里的學生能夠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運動并通過小組之間的比賽,提高學生的體育運動積極性。在進行慢跑訓練時,教師可以提前在操場上用白灰繪制各種圖案,讓學生按照圖案進行慢跑,通過這樣的慢跑訓練,班級內的大部分學生都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慢跑訓練之中。
4 做好教育和約束工作,確保活動的安全性
小學體育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要想真正的實現體育活動的順利開展,就要保證學生的安全。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由于年齡和認知能力等因素的影響,他們的自我約束能力往往比較差,因此,教師在體育活動開始之前就要將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講給學生,避免在體育課堂上出現嬉笑打鬧的情況,要讓學生認識到體育課堂紀律的重要意義,并積極主動地控制自身的行為,使體育活動能夠有序地開展。例如,在進行跑步訓練時,教師就要避免讓學生在隊伍中大吵大鬧,影響整體秩序,發生踩踏事件。
5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體育教師要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導之下不斷地改變個人的體育教學觀念,要認識到體育對學生成長和未來發展的重要意義,通過教育教學方法的創新培養小學生體育運動的良好習慣,為學生構建高效化的體育運動環境,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作者單位: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中樓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