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亦凱
有效的教學就是能把教學效果發揮到極致的教學方式,在新的有效性教學理念當中,學生的實際需求得到了重視,主體地位也受到了尊重,所以,要想提升教學有效性,就需要教師以學生為中心,合理的設計教學方案,對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全面了解,把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細致完善,保障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1 小學體育學、練、評一致性有效教學的重要意義
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的影響,許多的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只是注重了教的部分,忽略了培養學生學與練的能力,也忽略了評。導致學、練、評的一致性被破壞分離,課堂上出現了重教材,輕能力的現象。因此,小學體育教師要改變這一現象,讓學生的學、練、評一致性得到統一,能夠自主自發的去學習與練習,這也就是小學體育學、練、評一致性有效教學的意義所在。
2 小學體育學、練、評一致性的有效教學策略
(1)學生只有通過學,才能掌握知識要點,才能會。學就是學習,學習知識,學習方法,只有學習了才能學會了,而會就是理解與掌握,然后更好的去學下一個知識,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教師的教學側重點應該是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學生的學習方法可以從多個角度出發,像是先練后學,或者邊練邊學,其目的都是為了讓學生會,所以,教師的教也可以和學生的學同步進行。小學體育教師在對教學內容進行設計的時候,要注重組合式練習模式的應用,以單一身體練習為中心,還要保持高效,合理,有趣。組合練習講究的是把身體練習進行開發與拓展,將運動方法與技術,合并為運動能力,教師設計組合式練習方式主要就是為了能讓學生掌握運動方法,提高運動能力,把單一化的身體練習,變成能力運用,讓學生的體育素養得到全面培養與提高。學與練的目的都是為了能會,能掌握,而評的目的就是為了能更好的了解學與練的效果。學生的學習與練習,都是為了能提升自己的體育運動能力,培養自身的體育品德,體育精神也是從不斷的學與練當中發展起來的,為了驗收學生的學練成果,小學體育教師可以給學生開展一系列的比賽活動,通過這樣的方式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與練習結果,看看學生是否真的會了,真的掌握了,并能學以致用了。
(2)在體育學科的教學中,教師需要經常示范,這是體育教學的一大特點,也是訓練學生運動能力的一種方式。動作示范指的就是教師把學生接下來要學習的動作進行標準化的演練,讓學生能夠立體直觀的看到動作效果,明白了解動作結構與特點,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刻的印象,從而掌握動作要點,這是學生在進行體育活動時的定向行為基礎。所以,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有標準的示范動作來給學生演示,這樣的方式才能讓體育教學體現出有效性,才能更好的提升體育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
(3)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啟發式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受到啟發引導,對教學內容有了清晰的認知,啟發式教學能讓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學習熱情與動力,讓學生更好的發展自己的身心。在運用啟發式教學模式的時候,教師需要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啟發教學的不低是為了把課堂還給學生,體現出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教師作為引導者,引導啟發學生的學習方向,讓學生理解學習的重要性,從而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啟發式教學不光是教學方法,也是一種教學思想的拓展開發,運用啟發式教學模式,更能為學生創設出合理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充滿求知欲。
(4)學生的學習態度與學習狀態決定了教學效果的好壞,所以,小學體育教師為了提升體育課堂的有效性,可以采用趣味教學的方式,設計一些學生喜歡的游戲項目,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這樣的教學方式能讓學生更加喜歡,引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運動激情,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讓學生積極的進行運動練習,有效的提升了教學質量與效率。
(5)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體育教師要及時打破傳統教育的束縛,不斷優化更新自己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教師的教學理念應當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有所變化,不能再延續傳統模式,讓學生處在落后的教育局面之中。教師要通過觀察,找到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針對每一位學生的不同之處,進行不同的教學。最后,小學體育教師本身就要注重體育教學,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形成鍛煉的習慣,有效的提升教學效率。
3 結束語
在素質教育不斷推行的今天,培養小學生的體育素養,提升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已經成為了現今小學體育教師所追求的教學目標。因此,本文主要講述的就是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練、評一致性的教學意義與有效教學策略。總而言之,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升教學的效率與質量,所以,教師要制定學、練、評一致性的有效教學計劃,讓學生可以得到全面的培養。
(作者單位: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蕺山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