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凱
籃球是中職一項重要的體育項目,在籃球訓練中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運球突破能力,讓學生掌握運球突破的時機與動作,從而提升學生的籃球水平。因此教師需要加強中職籃球訓練中提高學生運球突破能力的訓練探究。
籃球是一項廣受青少年喜愛的運動項目。運球突破能力是一項技術性的操作。中職籃球訓練中運球突破能力的訓練很重要。運球突破指的是運動員移動腳步,通過運球動作向對手攻擊。運球突破包括個人戰術行為和團體配合行動。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運球突破方法,提升學生的籃球運球能力,增強籃球運球教學水平。
1 掌握運球突破的時機
中職籃球訓練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把握運球時機。運球突破屬于進攻性較強的戰術,在對方不注意的情況下,可以提升主動進攻幾率。運球時機是運球突破獲得成功的關鍵因素。
在籃球比賽中,面對對手防守員緊迫盯人的狀態,可以讓具有較強運球能力的運動員快速向后場轉移,接應被防守隊員拋出的球,具有身高優勢的運動員可以快速到比賽前場,找到對方防守布局的薄弱處進攻。另外,由于后方人員的心理防守低,通過觀察后方人員,教師可以指導學生使用運球突破進攻對方的防守和后備。
例如:籃球比賽中,對方防守嚴密,可以派運球能力較強的隊員向對方身后不同方位移動,帶球隊員可以突然、快速進攻,可以打亂對方陣型。通過觀察對方的防守漏洞,可以把握運球時機并突破,可以提升比賽的成功率。
2 掌握運球突破的動作
籃球比賽中,為了能夠運球突破成功,運動員必須掌握運球突破的動作。觀察防守員的防守技巧和移動速度很重要。抬頭運球可以拓展學生的觀察視野,把握快速啟動和轉動側肩時機。快速啟動可以保證屈膝關節處于靈活的狀態,在快速起動后可以迅速突破,身體重心可以向異側腳轉移。通過發揮下肢力量可以轉動側肩。腳部的前腳掌和踝關節可以蹬地發揮最大力量,實現轉體探肩,主要的突破技術包括變向和變速突破。靈活的動作轉換可以快速轉換進攻方向,快速運球啟動可以方便學生迅速突破和出擊。快速啟動中要保持膝關節的最大靈活性,可以達到快速啟動突破和變向的目的,在運球轉換方向需要控制身體重心,可以防止轉換中的摔倒現象。
3 掌握運球突破的方法
中職院校體育教師要指導學生掌握運球突破的方法。背后運球的變向換手,需要右腳向前跨步,右手運球轉向后背左腳處,向前移動左腳,籃球向左臂下轉移,再換手運球突破。行進間的胯下變向換手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胯下靈活性,保持大跨度時而停頓,腳步保護運球。行進間體前變向換手指的是攻破需要從對方的右側,攻破前運動員在對方左側的快速運球可以迷惑對方重心,對方準備攔截時向左腳處運球。右腳跨向左前方可以使上體側肩左轉,換左手加強對方右側的運球進攻。轉身運球可以防止防守員搶球。通過快速轉身可以使運球方向便于投籃。變速運球由外向內,逐漸加快運球速度。進攻者和防守員之間可以進行運球轉身。學生掌握了這些運球突破方法可以提升運球技術水平。
4 運球輔助訓練
為了提升中職學生的運球突破能力,需要加強對學生前期的輔助運球訓練,通過輔助訓練,可以增強學生的運球突破能力。
4.1 加強原地運球輔助訓練
原地運球是運球突破的基礎。因此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的原地運球輔助訓練。在原地運球過程中,學生在原地雙腿和肩膀距離相同,雙腿自然彎曲,肩膀放松,上身稍微前屈轉換運球。原地運球能力決定雙手的靈活性和控球能力,可以避免出現比賽中手滑籃球脫落的現象。訓練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舒緩學生的緊張情緒,使學生以輕松的狀態訓練。通過比賽式的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的訓練激情,學生熟練后可以降低雙手與地面的距離,加快運球頻率,可以提升學生的運球手感和控球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學生在小組內練習原地運球,之后可以進行小組比賽。在比賽中原地運球時間最長的小組獲勝,對于獲勝的小組可以頒發獎品,可以激勵學生參與原地運球比賽的積極性。
4.2 行進間的運球輔助訓練
行進間的運球輔助訓練主要是跑步、走動、躲閃、轉彎期間的運球練習,這一輔助練習需要建立在控球能力的基礎上。由于這一項目具有較大的訓練難度,因此可以通過原地運球訓練進行熱身。同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安排訓練強度,可以提升運球訓練效率。
4.3 進行障礙運球訓練
籃球運球突破的重要步驟是進行障礙運球訓練。教師可以在運球訓練中設置障礙物,包括固定障礙物和移動障礙物。通過障礙物的突破可以提升學生的應變能力。為了防止訓練中的意外磕碰等傷害現象,可以選擇海綿立柱等比較柔軟的物體作為障礙物。在障礙訓練過程中可以讓學生熟悉障礙運球情境。
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設置移動式障礙運球訓練項目。通過對抗式訓練,學生可以往復運動,在障礙運球中可以檢驗學生的多種能力,可以提升學生的籃球綜合水平。
5 結語
綜上所述,中職籃球訓練中應該注重提升學生的運球突破能力,在運球中學生應該把握運球時機和動作,掌握正確的運球方法。同時要進行基礎性的輔助訓練,通過輔助訓練有助于運球突破,可以達到良好的訓練效果。
(作者單位:北京市通州區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