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 關宇微
分析大量的文獻資料、田徑競賽成績后可知,我國的田徑體能訓練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目前的田徑訓練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田徑競技的要求?;诖?,在高校的田徑教學中必須認識到田徑運動體能訓練中的問題,分析高校田徑教學體能訓練的要點,采取有效的體能訓練方式,從而促進運動員的體能水平提升,并獲得理想的田徑比賽成績。
1 田徑體能概念
在體育競技項目中,田徑是其一項重要而又基礎的項目類型,因其特有的競技性與多樣性特征,在高校體育教育中受到了廣泛重視。而在田徑項目教育中,體能訓練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在高校體育教育中,學生的體能素質主要包括了宏觀與微觀兩種概念。在宏觀層面,高校學生的體能素質是指學生身體基本構造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如身體免疫力、運動能力、靈活性等各項與學生有關的指標。在微觀層面而言,學生體能素質則表現為其基礎的身體活動能力,如在運動中學生體現出的耐力、速度、力量、靈活性等各項素質指標。從實際的體能訓練研究而言,宏觀層面的體能指標往往是一種綜合性的考核指標,而微觀指標可以通過體育競技或運動測試等方法直接獲得。此次研究中主要從學習微觀層面體能素質開展研究,兼顧宏觀素質研究。
2 高校田徑訓練中體能訓練的要點
2.1 加強對訓練項目的優化改進
首先,要明確運動員自身的身體素質情況,并以此為依據來選擇適合該運動員的體能訓練項目,要突破以往體能訓練單一訓練、統一訓練的誤區,根據運動員差異來制定特定的訓練方法,減少因為訓練方案不合理導致的不良影響。其次,在制定體能訓練項目的時候還要所有側重。要想使運動員通過體能訓練獲得比較理想的成績,一方面要充分發揮運動員的優勢,另一方面也要認識到運動員所存在的問題,根據不同時期運動員的動態變化情況來采取相應的訓練方法。最后,在組織運動員參與專項訓練的基礎上還要進行適當的調整。因為運動員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通過合理、靈活的調整訓練項目,彌補運動員在某方面的不足與問題,從而有效地提升運動員的田徑運動綜合成績。
2.2 計劃性的基礎性訓練方法
在高校田徑訓練中,基礎性訓練對于提高學生體質,適應體育運動過程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為了做好基礎訓練工作,教育工作者應提高基礎訓練的計劃性。在調研過程中發現,基礎性訓練是一種面向田徑學生的普遍性訓練工作,因此在訓練過程中,教育者應重視基礎性訓練的計劃性,在有效利用訓練課堂效率的同時,確實利用基礎性訓練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在訓練開始前,教育者應根據訓練階段制訂計劃。早期訓練中,教練應重視學生腿部、臂部、腰腹部等基礎力量訓練,因此可以采用長跑、慢跑和沙袋跑等耐力訓練,之后逐步提升訓練強度。同時在基礎性訓練計劃的執行中,教育者應注意以下3個方面內容。一是計劃制訂中應秉承普遍性原則,以大部分學生體能狀況為標準制訂計劃;二是計劃執行中,教育者不能私自提高訓練運動量,必須通過嚴格的評估分析后逐步提高訓練量。三是計劃執行中,教育者應注意關注學生身體狀況,避免部分學生因身體素質原因造成的運動傷害或身體問題。
2.3 針對性的加強性訓練方法
在完成基礎性訓練后,教育者應根據學生選擇項目與身體狀況(身體素質、承受能力等)開展中期的針對性訓練。在中期訓練過程中,教育者應根據學生特征開展針對性訓練,訓練的目標在于強化學生基礎訓練成果,同時滿足項目訓練的要求。如針對基礎體能較好的學生,教育者可以增加短跑、臂力等訓練,提高學生爆發力;而針對基礎體能較差的學生,教育者可以采用下蹲、扎馬步等項目訓練,提高學生肌肉耐力。在這一過程中,教育者應重視做好學生體能狀況、身體特征等數據的評估,同時可以根據學生興趣與項目選擇開展差異化的訓練工作。
2.4 提升體能訓練方法的多樣性
為了突破體能訓練中單一訓練方法導致的運動員厭煩心理,在日常的高校田徑教育體能訓練中就要不斷提升體能訓練方法的多樣性,消除運動員的厭倦感、枯燥感?;诖?,為了有效提升運動員參與體能訓練的積極性,教練員就要積極轉變訓練方式,并營造趣味性的體能訓練氛圍,從而使運動員更加自發地參與到體能訓練中,在訓練中逐漸突破運動員的身體極限。某體能訓練教練員在體能訓練中通過應用游戲化的訓練策略,在體能訓練為提升運動員的長跑能力中穿插了火車賽跑、火車頭接力等游戲形式;為了加強運動員的腿部專項訓練,穿插了帶鴨子穿農田、背靠背蛙跳等多種游戲形式,學生在相對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參與體能訓練,提升體能水平。高校田徑教學中的體能訓練必須要經過長期的累積才能獲得理想的效果,為了激發大學生參與體能訓練的積極性,就要通過提升體能訓練方法的多樣性,用更加多元化的訓練方法促使運動員的體能提升,也能使運動員更加地投入到訓練中。
3 結論
高校田徑體能訓練是當前高校體育訓練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體育教學教學研究的重點。因此,筆者從傳統訓練中發現的問題出發,從訓練作用、原則及重點3個層面,開展了體能訓練教學創新研究,以期為高校學生體能水平與綜合素質的提升提供支持。
(作者單位:武漢工程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