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隊列隊形是體育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看似簡單、枯燥,卻在培養學生養成良好身體姿態、增強集體意識和紀律意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小學時期又是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黃金時期”,教師要分析隊列隊形重難點,思考教學方式,善用教學方法,努力提高學生隊列隊形水平。
通過隊列隊形的練習,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自身身體素質的掌握,也加深對體育技能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根據教師的引導和幫助,能自覺地掌握一定的隊列隊形練習知識,擴展自身的體育相關技術技能,無論做什么運動都要按照運動規則來進行,實現全方面發展。本文就從當前的小學體育教學形式出發,對隊列隊形的訓練模式和引導過程做一些方法總結。
1 注重隊列隊形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
隨著體育教學的不斷深化,無論在學校還是體育課上,教師都要對課堂的開始部分、準備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進行各種分解和完善,讓學生自覺地配合教師的指導模式進行訓練,不斷地擴展自身身體機能,保證自身心理健康。為了讓學生感受到多元化、實際化的隊列隊形教學題材,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年齡、身高、性別等分類方法對學生進行隊列訓練,排隊時可以按照“方陣”“圈式”“心形”等各種隊列進行,在激發學生訓練興趣的同時,縮短學生和老師的心靈距離,培養學生養成日常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逐漸提高體育隊列隊形意識。
整齊的隊列隊形是學校集體活動的組織保證,也是一個學校和一個班集體的靈魂展現。所以,教師要抓住隊列隊形教育這個有效部分,對學生進行作風培養、思想教育的重要引導,讓學生從日常小事做起,在體育課堂中施展自身的體育技能,不放過任何一個隊列隊形的訓練細節,愿意主動地融入到體育活動教學課堂當中,跟隨教師的訓練步驟,提高和發展自己能力。在每日的“晨操”時,教師可以讓動作標準的同學到前面帶領大家一起做廣播體操,讓整個班級更加有力量,讓學生的動作更一致,此外也要訓練學生的團結意識,在體育運動過程中能自覺參與、熱情投入。
2 加強隊列隊形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的體育訓練
無論是體育訓練過程,還是課間操、課外體育活動,教師都要加強隊列隊形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的體育訓練,不能對學生放松要求。而且學校集會、學校演講和文化活動等都離不開隊列隊形的組織和變化,只有在日常的體育課堂上訓練學生的反應速度和隊列意識,才能保證學生在關鍵時刻做出有效反應,發揮隊列隊形教學的真正優勢。
比如,可以在課間對學生進行“防震演練”和“意外事故演練”,讓學生在緊急情況下學會自我保護。當地震等意外事故發生時,學會快速地排列好自己班級的隊伍隊形,以最快的速度逃離危險區域。這是一種隊列隊形的教學活動,能讓學生全面提升各項身體機能綜合能力,對于一些潛在的安全隱患有防范的意識和應對措施。
3 引入隊列隊形的教學實例,提高學生的體育素質
隊列隊形可以貫穿于體育課的各個環節,比如每堂課的前五分鐘,讓學生有序地站成一排,籃球運動時也要有序地上場,拔河運動時也要形成有序的隊列。隊列隊形的教學是銜接體育課各個環節的紐帶,是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核心內容和教學基礎。教師務必要引入一些隊列隊形的教學實例,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體育素質,做學生心靈上的好朋友、生活和行為上的好導師,對學生在體育訓練過程中的壞習慣和不良的訓練方法,要及時發現并做好處理工作,制定適宜大部分學生行為習慣方案和隊列隊形課堂的教學引導計劃,搭建師生合作的共同平臺,才能全方面預防并減少事故的發生,在培養學生體育意識的同時,全面地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另一方面,由于小學生的生活環境不同,在接受能力和學習基礎上往往有所差異。有的學生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對較差。教師要看到這些現象,適合地引導和幫助學生擺脫他們的缺陷,做好每一項體育訓練,跟上其他同學的學習進度。例如,關于“稍息立正”動作的要領,學生普遍能做上但是堅持不久,有的同學則是對站姿的動作理解不透。我們教師就要給學生做好示范,引導學生注意自己的動作姿勢,向表現良好的同學學習,糾正自己的動作錯誤。只有這樣才能在體育課上充分激發學生大膽的表現力,擴展學生在運動時的思考空間,讓學生在緊張而繁忙的學習和生活中感受運動的快樂。
總而言之,利用當前的隊列隊形訓練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是小學義務教育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對學生進行全面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教師一定要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和其他科任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制定出真正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體育教學策略。在引導學生訓練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有效的課堂活動形式來完善隊列隊形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并加強隊列隊形的教學模式。通過嚴格的訓練引導學生的體育技能,以便很好地引入隊列隊形的教學實例,提高學生的體育素質。
(作者單位:成都市回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