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玲偉
為了提高學生對運動康復生物力學基本原理和定理的理解,提高運動康復生物力學教學效果。通過在授課過程中進行隨堂實驗及對體育系學生隨堂實驗后,在課中提問、階段測試及期末考試。所獲取數據用Spss for windows 18.0進行百分比及T檢驗。結果表明學生對隨堂實驗反映效果較好,95.5%學生喜歡隨堂實驗,84.6%的學生的上課注意力和思維能力有了顯著提高,課中提問問題、階段測試成績均呈顯著性差異(p<0.05),且期末考試成績和教學效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在運動康復生物力學課程中采用隨堂實驗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及發散的思維能力。使理論與體育實踐較好的結合,為在教學中掌握運動器官基本原理和預防運動損傷提供較強的理論依據。
1 前言
運動康復生物力學是研究生物運動與康復之間力學規律的科學。運動康復生物力學是一門理論知識和實驗相輔的應用性學科,解決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的運動方式,怎樣運動以及運動的原因,同時人體運動時對組成身體的運動體系的生物材料的影響等進行研究。本課程實驗占有一定比例,除在實驗室進行的學生實驗外,還有一部分實驗可以在教學的授課過程中進行隨堂實驗,通過在授課教室對授課班級學生進行針對某一原理、某一定理的隨堂實驗,從而為改進教學模式和提高教學效果提供幫助,使枯燥乏味的原理和知識變得趣味生動,使學生被動接受變為主動探究,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運動康復生物力學理論與體育實踐較好的結合,為學生掌握運動儀器、器具的使用以及運動器系知識的理解、預防運動損傷、促進損傷恢復,利用所學知識服務于社會、為患者恢復正常運動功能以及為大眾科學健身提供較好的應用性價值。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以我院體育系192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對照組90名學生,實驗組102名學生,采用雙盲法。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維普文獻資料法收集和查閱有關生物力學、創傷學、骨骼評定學、康復力學等方面的圖書,檢索數據庫有關運動康復生物力學教學,隨堂實驗等相關方面文獻,查閱本論文的國內外研究現狀,并對文獻進行整理、歸納、分析綜合,演繹等方法,為本文的研究提供依據。
2.2.2 問卷調查法
調查問卷主要包括運動康復生物力學課程學生對隨堂實驗的認可度、興趣、熱情度、積極參與性、思維能力等方面內容。對問卷的設計進行了效度和信度檢驗。根據授課班級,發放問卷192份,回收192份,回收率為100%。
2.2.3 實驗法
按班級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采用隨堂實驗和常規理論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對照組采用常規教學模式,班級間平行。
2.2.4 數理統計法
數據應用spss for windows 18.0統計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并進行百分比及兩組間T檢驗的統計學方法,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
3 結果與分析
3.1 運動康復生物力學課程隨堂實驗的學生課中反映效果分析
在運動康復生物力學課程中采用隨堂實驗,學生興趣較高,主動思考、積極參與性明顯提高,95.5%的學生喜歡隨堂實驗,84.6%的學生的上課注意力和思維能力有了顯著提高。在教學過程將可以直觀、可操作的實驗,如驗證實驗、設計實驗采用隨堂實驗的教學模式,在授課過程展示給同學們,同時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隨堂實驗,將運動康復生物力學理論與體育實踐相緊密結合,學生參與和認可百分比達到93%。這說明在運動康復生物力學教學中將一些基本原理、定理采用隨堂實驗方式直觀的展示給同學們,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調動學生上課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發散思維。通過隨堂實驗,教師通過智慧樹平臺提出問題,學生查閱資料、分組討論和思考觀察實驗,參與隨堂實驗,從而使學生更加專心、集中注意力地獲取知識,學習興趣的動力大大提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善于培養學生的注意力,是取得較好教學效果的重要條件。運動康復生物力學有些力學原理和運動器官某些定律有些難以理解和把握,不直觀,難以記憶。由于我院系運動康復生物力學診斷儀器的較匱乏,教師上課只能通過網絡平臺或圖片講解操作原理、但較難在學生腦海中形成清晰的、可操作的圖像。但通過采用一些易操作、簡單方便的隨堂實驗,與授課內容和體育實踐相結合的趣味實驗進行教學,教學效果顯著提升。
運動康復生物力學這門課程實驗主要是一些驗證性實驗,通過驗證性實驗是用實驗來論證已學過的理論知識,如力學原理、定理、運動器系的規律等,提高了學生的創造性和思維的發散思維,本課程在課堂中還設計了設計性實驗,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獨立思考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實操和創新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對運動康復生物力學的學習興趣,使教學效果顯著提高。
3.2 運動康復生物力學課程隨堂實驗教學效果性分析
對運動康復生物力學隨堂實驗教學性分析,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在課堂提問、階段性考試和理論考試中均呈現顯著性差異(P<0.05),在學習態度、實操技能兩個指標上,對照組合實驗組呈現高度顯著相關(P<0.01)。
通過進行隨堂實驗教學,在課中提問和階段性考試以及期末考試學生成績提高顯著。通過與對照組學生成績進行T檢驗比較,進行隨堂實驗學生提問環節,實驗組與對照組回答準確度分別為95.67%和80.38%。差值為15.29,階段性測試成績,對照組和實驗組測試成績平均分分別為94.85±3.11分和86.56±7.89分,期末考試成績平均為91.34±5.32分,未進行隨堂實驗常規教學的對照組學生期末考試成績為81.37±4.21分,兩組差值為10.13±1.11分。結果顯示隨堂實驗激發了學生興趣,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能動性,較好的提高了學習效果。
在運動康復生物力學課程中采用隨堂實驗中的設計性實驗可以培養學生想象的思維能力。利用隨堂實驗中的設計性和探索實驗,讓他們從多個維度考慮問題、發現問題,讓學生在解決問題后獲得成功的喜悅,增強自信心,激發學生繼續探索的愿望,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到探索知識的嚴謹治學的科研態度,為進一步深造奠丁堅實的基礎。
在運動康復生物力學教學中注重實驗教學中學社的實操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利用隨堂實驗,發揮隨堂實驗的靈活性,多樣行以及易于操作性的特點,發揮學生思維想象的空間,增加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的團隊協作設計、思考、操作的能力,從而在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綜合能力上,尤其是體醫融合方面做一些工作。
4 結論于建議
4.1 結論
運動康復生物力學課程進行隨堂實驗,學生反響較好,學生認可度和學習熱情、主觀性顯著提升。
運動康復生物力學隨堂實驗教學效果較好,課堂提問、階段性測試和期末考試成績顯著提高,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操能力。
4.2 建議
將簡便易行的運動康復生物力學隨堂實驗進行推廣,對運動康復生物力學的學習和在預防運動損傷和體醫結合方面提供理論參考。
本文系河北體育學院教改課題“運動康復生物力學隨堂實驗教學模式探析”(2020JTJG12)。
(作者單位:河北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