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 熠
馬克思對民歌有高度評價,曾說:“民歌是唯一的歷史傳說和編年史”。民歌的音樂形象鮮明、生動,力求以歌抒情,以情動人。蒼山是名副其實的民歌之鄉,民歌風格呈現兼容并蓄且風格多變的特點,素有“山東民歌出臨沂,臨沂民歌出蒼山”之說,可見,蒼山民歌在山東民歌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1]在源遠流長的蒼山民歌之中,尤以《繡荷包》為典型代表,深受人們的喜愛。蒼山民歌《繡荷包》作為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主要流傳于山東省臨沂市蒼山地區,在委婉、細膩、深切、優美、抒情之中,曲子的情感與詞的情感相互融合,傾訴人們的美好心愿和純真愛情,加大對蒼山民歌《繡荷包》的研究,才能更好地傳承和發展其藝術價值,使之在新時代煥發新的光芒。[2]
《繡荷包》作為一首傳統的民間小調,有著豐富的借物傳情的意象,歌詞通俗易懂,特點突出,力求用口語化的音調與節奏,表達對愛人的思念之情。[3]具體的歌詞內容如下:
姐兒房中(啊)繡(呀就)荷(得兒)包(拉哈伊)
手拿著(那)鋼針兒輕上描兒描
顯顯你手段兒高(呢)
(哎咳哎咳喲)顯顯你手段兒高(呢)
上繡星辰(?。┕玻ò【停┤眨ǖ脙海┰拢ɡ粒?/p>
下繡(上就)涼船水把上兒漂
黃鶯(呢)站樹梢兒(呢)
(哎咳哎咳喲)黃鶯呢站樹梢兒(呢)
小小荷包(?。├C(呀就)完(得兒)了(拉哈伊)
揚州的(那)穗子兒綠把絲兒絳
再用那紅紙兒包(呢)
(哎咳哎咳喲)送給那郎瞧瞧(呢)
這首民歌樸素自然,畫面感強,仿佛看到一個羞澀少女含笑繡荷包,手拿針線繡著星辰日月和樹梢黃鶯,舉手投足之間盡顯相思。最后一句點名主旨,“送給那郎瞧瞧”直抒胸臆,原來繡荷包意在送情郎,字字關情。歌曲中蒼山地方語言運用較多,地域性特點突出,表現出了山東女子含蓄、樸實的性格。
民歌往往曲美情深,結構嚴謹,藝術價值較高,演唱過程中可以讓人品味、供人欣賞并給人以美感享受。蒼山民歌《繡荷包》在山東地區極具民族音樂特色,了解其藝術特點,可以更好地促進民歌的傳承和發展。
蒼山民歌《繡荷包》這首歌曲為三句體,屬于單樂段,是曲式結構中的最小結構單位,能表達最基本的、完整或相對完整的樂思[4]。第一句“繡(呀就)荷(得兒)包(拉哈伊)”是第二句“鋼針兒輕上描兒描”的變化重復(頭尾相同,中間變化),藝術形式較為簡單,調式是以sol、dol、re為主的六聲音階宮調式歌曲,在五聲音階中加入了變宮音,三句中音節依次為六小節、八小節、六小節,變調式、轉換調性的手法,擴大了樂思,增強了曲調發展的動力。曲中情緒上的前后貫穿,保持一致,短小精致。曲式結構中旋律與襯詞結合形成帶有裝飾性的樂句、樂節,如插入各種富有特色的象聲、擬態詞,啊、呀、哈、呢等,能夠突出節奏性能,活躍歌曲情緒,擴充歌曲結構,增強藝術效果。
曲調是音樂的靈魂和基礎。這首民歌由單一樂思的陳述,屬于一部曲式。曲中運用了山東民歌中最為常見的六聲音階,宮商角徵羽的基礎上加變宮(si-7),調性的變化呈現出流動性的波浪式特點,數個樂句包含了“起承轉合”的全部過程,裝飾音和滑音富有特殊效果,讓歌曲的曲調顯得更為生動活潑。
《繡荷包》的旋律呈現出明快曲折的態勢,旋律流暢、婉轉曲折,豐富多變,其旋律跳進大部分在5度以內,用平緩節奏處理時,多表現明快、抒情,6聲音階也以3度小跳為主,兩個音是三度關系,3度相對平穩,小3度旋律較多?!独C荷包》凸顯抒情小調的藝術特征,旋律總體共有20個小節,歌曲共計有四次四度跳進(re-→solre-→laxi- +mi),一次五度跳進(第一-句第五小節的la-→mi)。而在實際裝飾音的襯托下,la-→fa的七度大跳也出現一次,而七度跳進la-→fa fa-→lami-→rere-→mi也有出現,它作為山東民歌的符號特征,左右著民歌的風格,通常以小三度跳進后鋪墊平衡。八次三度跳進中,有十七次小三度出現,一次大三度,后者出現在第三句第二小節。這種mi-→fa fa- +mi la- dodo- +laxi- →rere-→xi極具山東民歌特點,旋律總體為上下小三度跳進,這種旋律表達感情優美真摯,其特點在于5-→+3-→2-→>1, 2→>7-→>6, 3-→5- →6, 6-→1→2這樣的搭配,跳進后大步級進解決。
這首民歌總體而言比較流暢溫潤,柔和抒情,樂句或樂段之間銜接得當,保持主題的旋律輪廓、節奏,旋律外部的形態特征極具個性和美感。而調式變化和襯詞襯腔的運用,比擬人類內心的情感活動,又使得旋律充滿內在張力,具有鮮明的地域色彩和很高的藝術價值,旋律的內在品質與風格也因此凸顯。
語言的清晰度和準確度感染力很強,《繡荷包》這首民歌不僅有著口語化的音調與節奏,而且畫面感十足,描述了了姑娘們精心繡制荷包的神態和意境,動詞“繡”、“拿”、“送”的運用,在少女的舉手投足之間,暗藏心思婉轉,人物形象更加豐滿立體,感嘆詞(?。ⅲǖ脙海?、(呢)等詞地運用,語言生動。同時,兒化音也是山東地方語言,讓方言來演繹民歌中的主要情節也是該民歌的顯著特點,使得蒼山《繡荷包》有著明顯的地域特點。魯南臨沂地區的口頭語“拉哈伊、呢”等,在歌曲中得到了較好的運用,若干道“小轍”的存在,如“得兒”這種小轍,兒化韻母可以合轍押韻,起到了一種過渡和銜接的作用,同時也使演唱順口、易于記憶,盡顯甜美、喜悅、活潑的情緒與格調,非常親切。
民歌中常用襯詞豐富音樂形象,山東方言的特點是帶有俏皮的兒化音,歌詞中運用了大量的襯詞,如“得兒”就是山東方言的具體運用,雖是無具體含義的虛詞,但可以起到襯托的作用,渲染歌曲氣氛,活躍歌者情緒,使歌曲更加的靈動,獨具新意,具有十分鮮明的山東特色。現在的山東地區,受普通話普及的影響,地方語言存在流失現象,濃重的山東口音逐漸被淡化,給山東方言帶來了一定沖擊,《繡荷包》中對山東地方語言的還原和重現,保留了山東方言的原有味道,有利于山東地區文化語言的傳承和發展。
音樂是體現人們內心情感的藝術,勞動人民在日常勞作和生活中有著深厚的情感,用民歌的方式表情達意,使民歌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元素?!独C荷包》作為山東蒼山民歌代表作,在情感表達上有其自身的獨特性,審美感受來自人民生活中的情感體驗,給人一種含情脈脈的感覺,較好地表達了真情實感,表現出山東女子羞澀含笑的性格特點。[5]字面上看歌詞中沒有一句提到相思,但含蓄內斂從其他角度進行了表達,“星辰共日月”就是借景抒情的手法,暗喻少女和心上人的感情,如星辰和日月一般共存,內在的尺度把握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此外,最后一句“(哎咳哎咳喲)送給那郎瞧瞧(呢)”意味深長,闡明手中線繡的荷包,心里想的是心上人,以思念之心注入繡荷花之線,表達出對心上人的渴望和思念,更是起到了升華情感的作用。
山東蒼山的《繡荷包》突出特點是“情”,繡荷包的內心感受情感細膩,少女用隨身佩戴的荷包來向對方示愛,體現了山東人含蓄的特點,具有浪漫主義的色彩。[6]這首民歌雖然篇幅較短,但情感含量很高,認真體會這份深情,再來理解歌曲的傳情達意,會有更深的感悟。特別要注意對旋律、節奏、歌詞的綜合把握,加深情感的表現力和形象化以及樂思發展,看似簡單,若想要服從于曲調的藝術表現力,理順詞與曲、語言與曲調性之間的主從關系,一定要仔細品味通過音樂所表達的思想內容和情感內涵。
歌唱的吐字比說話更夸張、強化,演唱蒼山民歌《繡荷包》需要深入了解民間小調的特殊性,在演唱吐字和發音中,需要體會其中的真情實感,進而深情地、優美地來演唱,情動于中,故形于聲。在演唱的時候,歌詞中“姐兒房中(啊)繡(呀就)荷(得兒)包(拉哈伊)”的“繡”字發“Xiu”,字頭必須咬準,但又不能咬死,它的字頭要唱出來以后過渡到字腹,腹吐清后應當適時地收聲歸韻,保持在開口音“xiu”過度后發“o”音。聲母按一定的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予以咬準,如“手拿著(那)鋼針兒輕上描兒描”這一句中,“描”字發“miao”,“miao”字過后發“ao”音,要做到在山東蒼山本地語言基礎上進行聲樂訓練,歌唱時發聲的位置、腔體共鳴,這樣可以做到字正腔圓,表達歌詞內容以及情感,表現手持針兒細致的神態和內心活動。演唱到“顯顯你手段高(呢),哎哎喲”的時候,“顯顯”后面需要換氣,演唱時應該輕聲有彈性,換氣短促自然;在“哎哎喲”的“喲”字拖音處理,“re”音上有波音記號,演唱時應唱成“re mi re”,這種演唱技巧的使用體現出婉轉的“小彎兒”,使音樂更加生趣盎然。
這首民歌具有鮮明的山東民族特色,極具藝術生命力和藝術個性,在演唱過程中除了記號的使用,把握歌曲演唱中的情感表達,還要注重山東方言自身的特點,曲子里還反復加入兒化音,對“兒化音”的演唱藝術,要注意調性轉換和情緒的關系,為歌曲加添一種怡悅之感,使音樂形象生動、有趣。[7]其中“得兒”獨具其他地區沒有的特色,應加強歌唱語氣,烘托歌聲旋律,表現出鮮明的情感。在演唱“得兒”時融進“拉魂腔”,把當地的民間“繡荷包”編成易于演唱的故事,唱腔婉轉悠揚,動人心弦,在演唱時不需要急于放大聲音,僅需輕聲即可,具有較高的美學價值。演唱過程中應深諳歌曲的情感走向,把輕柔而婉折的聲音抒發出來,用語言咬字和民間音樂風格融合,將描寫少女繡荷包的情境和故事唱出來,打“得兒”時舌頭貼上顎,自然松弛的唱出,將聲音由內而外表現出來,把握好演唱中“松”與“緊”的度,這樣使演唱更具表現力和獨特性。
總之,民歌是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山東蒼山民歌《繡荷包》的形成、發展和流傳歷史悠久,流傳十分廣泛。整首歌曲的篇幅比較短小,但是它的情感含量很高,不僅具有濃郁的地方風格特點,還有著較高的藝術價值。在了解《繡荷包》藝術特點的基礎上,應意識到傳承和保護民歌的長期性和復雜性,如開展以“以歌言志,以歌傳情”的群眾文化活動,以新民歌形式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提高蒼山民歌的普及率和認知度,幫助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型,推動蒼山民歌《繡荷包》的傳承發展,可以促進傳統民歌的現代化發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