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苗 王慧 羅樟 葉遠鈺 歐思思(湖南科技學院)
學術界關于電商扶貧的研究現狀:楊書焱(2019)研究表明電商扶貧在打破貧困地區的瓶頸方面有強有力的作用且可以提高貧困地區的產業發展水平,政府、企業和農業生產者要努力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產業的集群發展,搭建農村電商農戶參與平臺等,從而實際提升農村電商扶貧實施效果。陳佳駱、郭金暄等人(2020)通過梳理我國電商扶貧的發展現狀,表明農村電商近年來得到廣泛重視,是扶貧的重要手段,而科學合理的效益評價體系對于電商扶貧是不可或缺的。石明偉(2020)對農村地區的實際情況和貧困戶進行了詳細調查分析,表明應加強創新電商扶貧模式和物流模式,從而借助電商帶來的經濟收益,帶動整體的農村經濟發展。張懿禎(2020)以湖南永州電商扶貧為例,通過對其政策措施、工作成效進行梳理與分析,表明了注重人才儲備擴大與人才素質提升,推動配套設施完善和發展環境優化,可以夯實電商扶貧產業基礎,推動農村地區打造電商扶貧產業品牌。
從已有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大多數學者的研究案例分析也僅局限在國家的試點縣域,且各地區的環境都有所差異,不僅如此,每個學者對于貧困的定義、每個地區貧困的原因以及每個地區擺脫貧困的策略等方面也各有不同。然而,永州農村地區仍存在著諸多障礙,如農村電商基礎建設落后、資金引進困難、信息交流不發達等因素。因此,還是很有必要再繼續深入對永州農村地區的考察。本項目將研究“互聯網+”背景下永州農村電商扶貧現狀,以農村電商扶貧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針對永州農村電商扶貧中農業生產者和電商運營者所遇到的困難進行分析,并結合實際提出其相應的解決方法,以便為永州政府制定相關政策、實施相關措施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根據永州市電子商務“十三五”發展規劃得出2015年永州市成為全國首個實現各縣區同步推進阿里巴巴農村淘寶項目和農產品質量安全防偽溯源體系建設的地級市,阿里巴巴農村淘寶已經在全市11個縣區實現全覆蓋,全市首批村淘站點達到522個,農產品防偽溯源監管平臺硬件建設全部到位,淘寶“特色中國·永州館”上線運行。2017年底,永州交通物流和電子商務工作發展情況綜述,永州電子商務基礎設施不斷完善。358家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單位,從業人員共有15739人。其中道路運輸業、航空運輸業、水上運輸業、裝卸搬運和運輸代理業,分別為195家、2家、10家、34家,運輸業不斷完善。2018年,江華瑤族自治縣被確定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建設縣以來,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取得了實質性進展。江華瑤族自治縣完善建設了縣級電子商務服務中心、鄉級電子商務服務站和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利用兩大運營中心平臺培訓電商從業人員5000余人次。2019年,江華瑤族自治縣電商銷售農產品零售額2.29億元,其中全縣貧困村通過電商銷售農產品交易額達2518萬元。
2019年,永州祁陽縣青峰村人均收入提升15%以上,年底還成功獲得永州海關認證的“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的稱號,粵港澳大灣區市場成功獲準進入,電商扶貧初顯成效,全市已建成貧困村電商服務站184個。2021年,永州祁陽縣農業龍頭企業同相關的種養大戶、合作社建立了長期合作的關系,并且在線下設立了直采直供的基地,品種繁多,包括了大米、茶葉、魚類、土雞等,電商銷售平臺將當地特色農產品銷售至全國各地,形成了祁陽品牌。
雖然永州市電子商務發展態勢良好,潛力巨大,但比照全國電子商務發展形勢,永州市電子商務整體發展水平偏低、電子商務發展規模小、電子商務各類人才不足、物流發展滯后、電子商務配套支撐體系尚不健全等問題亟須突破。從永州發展現狀看,永州物流整體發展水平較低,缺乏物流產業信息化和管理的經驗。物流配送主要依托一些小型物流快遞企業,時效性較低,物流成本高,不利于提升消費者網購體驗。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尤其是管理、營銷、運營等高端技術人才嚴重短缺,從而使永州農產品企業難以利用電商平臺進行品牌營銷和質量提升。
在電商扶貧的過程當中,由于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程度相對較差,在網絡線路的鋪設以及信號的處理方面都存在著相對較大的問題;另外一方面,由于電商企業的發展速度相對較快,其更新換代的速度也較快,與農村較差的基礎設施不能夠真正適應。關于《永州市現代物流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的通知顯示,2018年底,永州市共有物流企業324家,其中11家為注冊資本在1000萬元以上的物流企業,而3A級的物流企業只存在2家。物流企業“散小弱差”現象突出。永州市有215家物流企業零散分布在居民區或鬧市區,存在操作不規范、安全隱患嚴重等問題。
永州農村以第一產業發展為主的現狀決定了永州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模式的改變需要較長的時間和較充裕的資金,電商扶貧的實現道阻且長,既要脫貧,又要防返貧,僅僅只依靠政府的力量難以實現。然而,永州農村地理位置較為偏僻,受關注度小,資源先天不足,引進企業和資金較為困難。
由于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永州農村在經濟發展方面始終處在較低的水平層次,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也相對較低,要最大限度地推動農村電商的穩步發展,就要充分發揮領頭羊的帶領作用。而現實中永州農村地區電商人才本就供不應求,多以老年務農為主,分散且信息不通,找到真正的“領頭羊”的角色進行管理難以有實際性的進展。
電商扶貧作為現代農村電商扶貧的一個重要形式,對于擁有豐富農產品的永州農村地區來說,其滿足了永州扶貧工作的基本要求。而永州農村地處偏僻,電商扶貧開展的工作經驗還不夠充足,一旦地區分散,以往的工作經驗難以最大限度進行借鑒,因此在具體的運行過程當中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大。另外一方面,由于電商扶貧相關經驗的缺乏,在經濟發展的過程當中也不能夠最大限度上符合發展的客觀要求,切合度相對較差,由此使得困難的產生也相對較多。又由于缺乏針對性的具體政策,因此在運行的過程當中取得的效果也相對較差,不能夠真正從電商扶貧的角度出發真正體現扶貧的根本目的,影響了電商扶貧的整體效果。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農村電商平臺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國家各項扶貧政策的持續推進,使得互聯網與電子商務行業緊密結合,不僅為我國扶貧探索了一條新的道路,也給電商扶貧帶來了許多新的契機。本文以“互聯網+”為背景,研究與分析永州電商扶貧的新契機。
目前,各大視頻網站及電商平臺等都在加碼農村電商扶貧,致力于用村民自己的力量去改善當地的經濟狀況,增加收入。在政府及其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村民通過電商培訓,了解電商的有關知識及基本操作,并開創了自己專屬的農產品網店、設立便民服務站進行代購代銷服務、直播帶貨等形式多樣的電商扶貧模式。村民只需擁有一部手機,在家就可以進行產品銷售,方便、簡單、易操作,使其時效性大大增強,辦事效率不斷提高。這不僅改變了他們自己的人生,提高了他們的收入與生活質量,同時也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品牌化是扶貧長遠、高效發展的必經之路。首先,塑造獨一無二的品牌形象,能夠增加農產品的高附加值,提高產品的知名度與影響力。其次,據調查,在消費者TOP搜索詞中,“產地+產品名稱”的搜索詞越來越普遍,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消費者對農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大,培育地方性品牌的市場空間較廣。如在2019年6月15日,永州市通過GO永州平臺與湖南經視攜手打造的“我在原產地·永州之野”融媒體電商場景直播(帶貨銷售)活動,成功幫助藍山縣山口村東魁楊梅塑造了一村一品特色農產品品牌形象,其舉行的“楊梅文化美食節”線上直播觀看人次近百萬,線上線下銷售逾萬斤。這也為永州電商扶貧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借鑒經驗。
產業鏈是指將一種或幾種資源通過若干產業層次不斷向下游產業轉移直至到達消費者的路徑,其本質上就是一個從生產到銷售的過程。打開手機淘寶、京東等網購平臺,我們在家就能購買到來自全國各地的產品,包括服裝、家電、農產品等,而且從產品下單、備貨、發貨、配送到收貨等環節所花時間一般不會超過四天,有些產品甚至還會免費送貨上門,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與此同時,很多貧困縣也可借助電商平臺的發展,將其所生產的農產品或土特產遠銷全國各地,以達到增加當地村民收入,脫貧致富的目的。因此,永州市可充分抓住互聯網及電商平臺提供的機遇,有針對性地銷售其特有的農產品,助推電商扶貧的深入發展。
當下,永州某些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仍相對落后,交通非常不便,物流效率低下,導致農產品運輸緩慢,而且有的農產品由于運輸時間長容易腐爛變質,使得顧客購買率降低,嚴重阻礙著農村電商的發展。電商的迅速崛起離不開物流行業的發展,加快永州的物流體系建設,有利于補足永州農村動力不足的短板,助推電商扶貧。
永州市可以抓住“電商扶貧”這一契機,對農村的農產品進行包裝與宣傳,打造本地特色農產品品牌,提高農產品的知名度。這樣一來,不僅有利于銷售農產品,增加當地村民收入,提高其生活質量,而且也能貫徹落實國家的方針政策,推動農村電商扶貧發展,為鄉村振興增添活力。
只有精準扶貧,才能有效扶貧。大多數的基層電商負責人表示,希望電商平臺可以對扶貧產品進行推廣以及相關的引流。事實也表明,電商平臺給予搜索關鍵詞和顯示頁面的傾斜,可以帶來一定的效應。永州當地的電商也應把握相關產品關鍵詞,確定好自身所主打的方向。另一方面,永州政府要引導電商平臺支持扶貧產品,建立相關購買永州扶貧產品的網站,并要加大宣傳,提高永州電商扶貧水平。永州市相關政府應該積極出臺針對電商扶貧扶持政策,加強農村電商發展與精準扶貧對接。
加大對農村地區進行電商專業化人才培訓,利用好永州當地高校等培訓機構,創立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培訓基地,電子商務人才、農業生產者交流網站等,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由專業人士進行分析、培訓,加快養成當地實戰型電子商務人才,為電商扶貧出一份力;制定相關激勵機制,鼓勵優秀青年扎根本地,特別是鼓勵返鄉青年群體,他們更熟悉當地的情況,培訓出一批電商經營管理的人才隊伍。
在永州農村電商扶貧的過程中,要抓住機遇延長產業鏈,在利用電子商務線上平臺進行宣傳時,也可進行綜合性的線下農副產業的宣傳,例如鼓勵線上客戶光顧當地農家樂等形式的服務行業,了解當地生產的環境和方式,提高農產品口碑帶動品牌效應。通過網絡的傳播性特點使得永州農副業真正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使永州電商扶貧得到實質性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