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海燕
(河南永華能源有限公司)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帶動了中國煤炭企業的迅猛發展和進步,煤炭企業市場競爭也愈發激烈,導致了企業外部經營環境的嚴峻化。在信息化背景下,煤炭企業要想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首先就要推動信息化建設進程,完善和健全企業信息化經營管理制度,強化企業信息技術和計算機實踐應用實力,促使煤炭企業能夠實現現代化信息管理。
對于煤炭企業而言,目前最關鍵的任務之一就是推動信息技術的改革和創新[1]。信息技術大背景下,信息技術改革創新不僅能夠對現有技術進行提升、完善和改進,而且能夠為煤炭企業經營管理創新注入新鮮活力。
尤其是計算機技術在煤炭企業的應用,不僅可以為企業生產管理、營運銷售和戰略決策提供重要參考,而且可以為企業實現信息資源的管理和整合提供助力,推動煤炭企業產品結構的升級和調整,并對常規煤炭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進行改造升級,充分發揮信息化建設的優越性。
在煤炭產業長期發展過程中,信息化建設和制度的健全這兩者是合力提升煤炭企業經營管理效益的有效策略。
信息化建設不僅能夠為轉變煤炭企業經營管理模式,推動企業的經濟管理轉型,同時能夠為企業經營管理工作創設良好的條件基礎。新時代背景下,煤炭企業的主要發展目標是對當前企業經營管理制度進行創新改革,建設持續改進、準確高效、科學使用的信息化經營管理制度,促進企業持續性發展。基于這樣的發展目標規劃,如果煤炭企業不能加速推動信息化建設,則很難保障企業內部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和有效性,同時也不能深入貫徹落實企業現代化信息管理的目標[2]。另外,如果不能精準認定企業管理人員的責任、權力和成績,煤炭企業也無法實現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統一化管理,信息化建設是企業持續發展、不斷改進的有效方法,強化企業內部的信息化建設勢在必行。
現階段,在企業內部構建信息化網絡交流平臺,不僅可以幫助煤炭企業管理層及時掌握最為先進、科學的企業經營管理技術,同時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為職員進行工作創新提供源動力,激發職員提高自身的實踐創新能力[3]。
除此之外,平臺的建設不僅可以提高企業內部信息傳遞的及時性,而且可以有效增強各個部門之間的交流互動。在此過程中,企業也能通過平臺實現與企業生產職員、技術人員和銷售工人之間的溝通交流,為企業進行內部溝通節約資金、時間和精力投入,進一步提升企業內部經營管理的高效性,為企業創造數量更為可觀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要想進一步強化企業經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煤炭企業首先就要明確信息化建設目標。其中,明確管理目標的主要策略有以下兩種:第一種就是根據企業現階段發展實情,實時性地對目標進行調控,以此來提升企業經營管理目標和內容的統一性。這種目標制定方法較為常規,但是能夠幫助企業深入明確經營管理目標、思路和內容,有助于企業各個工作流程的有序進行。第二種就是將企業商業化目標作為信息化建設的關鍵性目標之一,并且圍繞該目標來開展企業各項建設活動,如煤炭企業在日常管理實踐中,要充分發揮出信息技術的優越性,建設智能化開采,形成數字化、機械化和信息化的企業經營管理模式。
信息技術背景下,對各項經營管理數據進行有效管理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業的整體運行實況,同時也能夠比較真實地反映出企業管理上的不足與缺陷。在這種大環境下,要想將企業實際發展需求與科學信息技術相適應,就必須要準確、及時、有效地掌握大量的經營業務數據,并通過信息化手段對相關數據進行資源整合和處理,數據信息化能夠為企業信息化經營管理提供強大的數據資源支持,并為企業進行管理決策提供重要參考。然而,由于實踐經驗和理論基礎缺乏等原因,企業在實現數據資源信息化管理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難和阻礙[4]。為了有效改善這種情況,煤炭企業首先要提升內部職員的信息技術操作水平,學會對數據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分類管理,實現數據信息的縱向、橫向有效整合。除此之外,企業也應該定期對職員進行信息化建設培訓,提高職員的信息素養,切實提升職員的信息化操作業務能力,推動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可持續性發展。
為了有效改進常規生產管理制度,煤炭企業必須加強對現代化生產創新改革,現階段煤炭企業面臨沉重的壓力和阻力,必須要轉變管理思想和觀念,構建統一化的規章制度,保障企業實施信息化建設的效果。企業信息化建設,不僅是單純地融合計算機、軟件、網絡和數據等內容,而是應該采取制度的措施,強化約束力和規范性。目前我國大部分煤炭企業與時俱進地構建了信息化管理制度,但是制度的細則卻非常粗糙,多數制度細則屬于硬件化管理,缺乏信息化戰略和規范,并且缺乏統一化的管理標準,導致信息化經營管理力度不夠到位,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調不足,僅僅根據各個部門的具體情況,不能夠充分發揮出信息技術管理的優越性。由此可知,企業在開展信息化管理時,必須要具備健全、有效、完整的管理標準,促進企業數據信息收集、整合和處理的標準化。
信息化建設的周期非常漫長,并不能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5]。在煤炭企業發展過程中,專業、職員和業務相對繁多,企業面臨著全面性的改造重組,因而企業必須要注重信息化建設的循序漸進性。
第一,企業應該加大基礎設施的資金財政投入,積極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加快推進智能化、信息化、自動化、機械化建設。
第二,實施各個專業部門的全面信息化,如采購、銷售、開發、勘探等。企業首先應該構建完整的規劃框架,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各大部門應該要加強交流溝通,積極努力地進行信息數據資源共享共建,發揮出信息化建設的優勢。
第三,應用協調統一性的生產管理體系,提高專業系統的規范統一性,為企業管理層提供決策依據。信息化建設中,企業管理層應該加大對此關注重視程度,做好相應的管理決策,促使各項建設事項的有序展開。
第四,加大信息技術軟件的開發和利用。企業信息化發展變化非常迅猛,并且機制改革力度足夠大,煤炭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大部分企業為了推動信息化建設進程,購置了數量龐大的先進軟件,然而卻忽略了軟件不適應、不匹配、質量差等問題。為此,企業應該積極開發更加符合企業未來發展規劃的軟件,同時對軟件進行定期更新、升級和維護,為信息化建設體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
專業技術人才是企業實現信息化建設的關鍵推動力,企業必須要發揮出專業人才的優勢,以此作為企業信息化發展的有力支持和重要支撐。信息化建設具有難度大、技術含量高、所需投入多的特征,煤炭企業必須要構建專業性的信息化建設隊伍,推動企業現代化信息經營管理的全面化。企業可以通過舉辦網絡基礎知識培訓活動、計算機應用操作科普活動、技術專業會談和到校進修等,全面鞏固和提升內部職員的信息技術知識基礎。同時,企業也應該成立專業性的信息技術建設培訓小組,確保培訓目標、方法、內容和結構的制度化,促進培訓工作的規范化。
綜上所述,信息化背景下,企業經營管理模式出現了全新的發展機遇。面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迅猛時期,企業應該切實落實信息化建設的工作任務,積極改進籠統的企業生產管理模式,以此來從容積極面對嚴峻的外部市場環境。同時,企業應該要明確各個部門在信息化經營管理中的職責,加大對信息技術建設的財政資金投入,實現信息化經營方式的不斷更新、健全和發展,充分發揮信息化建設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促使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