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萍
(新疆昌吉職業技術學院,新疆 昌吉 831100)
體育鍛煉能夠改變整體外表,整體外表改變時,個體對自己身體知覺也會產生改變,這將有助于提高身體自我概念[1]。大學生活不同于中小學,時間比較自由,課程也更專業化具有針對性。但在體育鍛煉方面,大學的體育課相較于中小學并無太大變化,除了提供多樣化的體育項目供大家選擇?,F階段,絕大一部分的高校在體育課上仍舊是千篇一律的流程模式。先是繞操場跑圈準備熱身活動,然后老師進行本節課的相關內容教學,最后再由學生自己練習。這樣的流程模式如此反復難免會消磨學生們對體育鍛煉的激情。現在很多中小學的體育課都不再走這一流程模式,而是開啟更符合學生心理和身體健康的教學模式。除此之外,高校體育教學將時間過于集中在技能教學中,理論知識與興趣發掘不足,使得學生學習“不明白、沒興趣”。而在體育教學中,老師往往忽視了體育教材的作用,過于偏重實踐技能教學,對于部分具有基礎技能的學生來說會起到積極作用,但對于初學者來說將大大降低學習者的興趣和動力。再者,保健衛生常識和運動損傷方面知識的缺乏也會對學生的體育學習造成影響,無法發揮出體育鍛煉帶給學生們的益處。
現在很多大學生足不出戶,除了上課吃飯都是宅在寢室,再加上現階段體育課的老套教學使學生們對體育課的興趣逐漸減弱,大學生能堅持鍛煉的也為數不多。一個人的身體素質好與壞,聯系最為密切的就是體育鍛煉的情況。大學生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尤為重要,它可為大學生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提供堅實的基礎。體育鍛煉對于大學生來說像是苦悶生活的一劑良藥,它不僅對身體健康有促進作用,還對大學生們的心理健康產生了重要影響。
1.減肥、塑性
長期進行體育鍛煉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消耗體內脂肪,保持體重體型。市場上銷售的減肥茶只是通過不停排泄來消耗體內的脂肪達到瘦身效果,可這樣的方式對人體健康有害無益。還有當下許多網紅吃播所使用的催吐,都是在消耗身體的營養物質來達到減肥的效果。因此加強體育鍛煉對大學生形成一個標準且健康的身材有著重要作用。
2.使人充滿活力
加強鍛煉可以延緩機體能力的下降,推遲人體各組織器官結構、功能的衰退,使人充滿活力?;ヂ摼W的普及使很多大學生沉迷于網絡的“虛擬世界”,無法自拔。如此一來,大學生的青春朝氣被手機、電腦“消磨”得所剩無幾。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大學生長期不鍛煉宅在宿舍和家里,與手機為伴,會使整個人顯得萎靡不振、沒有精氣神的原因了。
3.提高免疫力,“抵抗”疾病
運動可以改善身體內血液循環環境,增加人體內氧的供給,長期運動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力。對于身患疾病的人來說,運用正確的方法鍛煉有助于康復。對于心臟病患者而言,科學的體育運動,可以有效改善心臟的結構機能,加強體育鍛煉還可降低高血壓和糖尿病的患病率。
在當前社會發展下,“以人為本、健康第一”已經成為基礎教育理念,體格健壯也是個人發展的基礎,大學生擁有健康的體質是落實國家人才戰略目標的重點。體育鍛煉對于大學生的身體健康,在大學生的發展之路中都發揮著重大的作用。
1.減輕壓力,防止抑郁
當前社會競爭激烈,大學生普遍面臨著較大的就業壓力、學業壓力等,種種壓力容易使大學生產生焦慮急躁的心理,進而就導致抑郁癥和各種其他心理疾病的產生。在體育鍛煉中,大學生能夠選擇自己所擅長的體育項目從中獲得現實生活中得不到的成就需要和尊重需要。進而他們能夠放松心情,拋卻煩惱,釋放壓力,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愉悅,形成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能夠以一個更好的心態投入到生活及學習中來。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心理環境,適當滿足學生的基本心理需求,進而避免學生產生較低的個人與社會責任和消極的社會行為。
2.增強心理素質,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隨著時代的節奏加快,大學生進入社會勢必會面臨著巨大的壓力,這就要求學生要有較高的心理素質,具備很強的社會適應能力。只有具備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學生才能面對壓力及時調整,實現個人價值。大學生加強體育鍛煉能夠使自己形成良好穩重的心態,保持對事物的自信心。這樣在面對社會的巨大壓力時能夠從容樂觀,而不會懈怠。長期鍛煉可以增強學生的意志品質,這種品質也是大學生適應社會的重要保障,學習積極樂觀地面對緊張的工作和生活,并逐漸實現個人價值,為社會和國家做出貢獻。
3.促進大學生之間的交流,提升溝通協作能力
在互聯網時代,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逐漸被游戲、抖音等取代。大學生養成體育鍛煉的好習慣,將體育鍛煉生活化,培養其終身體育意識,從而能夠減少上網時間,促進自身的身心健康。大學生活學生可支配的時間較多,驅動學生參與課外體育鍛煉的因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學生個人比較愛好某項體育項目,為提升個人的運動能力,主動參與鍛煉;二是,以“小圈子”組建的某項體育愛好朋友圈,大家能夠規律性地一起鍛煉。不論是哪一種方式都需要在運動中強化交流和協作,鍛煉者具有共同的話題,久而久之,交流的人會越來越多,協作的方式越來越廣,在交流中互相學習,在協作中相互幫助。
大學生正處在人生經歷中最為重要的階段,此階段是各種生活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良好的運動習慣可以增強體質和及早預防慢性病的發生[2]。隨著網上購物的便捷,大學生購買體育用品不再是什么難事,而且還可以根據個人喜好挑選,校園內體育器材基本俱全,可是,通過近5年大學生體質測試數據發現,學生運動能力和體質狀況并沒有得到較好的發展。提升大學生的增強體質健康意識顯得越來越重要。其主要方法為以下幾點:
基于此,各高校要大力推進體育教學模式改革,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加強學生體育思想培養,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立足于學生的興趣點。在素質教育的今天,各高校體育教學應設置新穎,符合當代大學生的教學內容。且根據體育課程的實際開展情況,制定遞進有序、層次分明的課程目標。要根據“以人為本”理念,從夯實基礎到鞏固素質,逐漸培養學生體育意識。在體育教學方面,很多高校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升,而忽視了對學生的理論知識教學,理論是實踐的基礎,只有掌握了充分的理論知識,在實踐技能方面才更有所突破。新的體育教學模式要在思想、體制、機制等各個方面都有所突破,形成新時代的體育教學模式。
加大體育經費投入是促進良好的體育設施建設,提供優質的體育鍛煉環境的保障。高??杉哟髮π雀黜楏w育賽事的資金投入,比如籃球、足球比賽、馬拉松以及院系運動會。通過設置證書和獎金等獎勵來提高學生們的參賽熱情,建立良好的體育鍛煉環境。健全先進的體育器材投入也是吸引學生加強體育運動的一大優勢。除此之外,加強學校醫療設備的完善也是非常重要的,這樣才能為學生加強體育鍛煉,提升體質健康提供充分保障。
要想提高學生對體育鍛煉的重視程度,高校必須加強體育宣傳工作,同時也要開展有關體育健康方面的知識講座,做好常見病、傳染病的知識宣傳,使學生能夠加強對疾病的認識,明確自身抵抗力的重要性,進而通過自主運動提高學生抵抗力。在此過程中,高??山柚W絡平臺,以網絡視頻、健身技能視頻、體育賽事轉播等方式,為學生提供體育健康宣傳,使學生能夠提高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為學生擁有健康體魄奠定堅實的基礎。體育文化是體育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對文化的理解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參與活動的頻率和質量,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從文化的理解中體會到體育的樂趣。另外,體育文化的影響力具有恒定性,當學生長期從事某種體育項目運動時,養成了一定文化認知,即使畢業了或在不同的場所改變了恒定的團體,也會保持個人的運動軌跡。大學生作為國家青年的一支重要群體,對體育文化的了解和接收都比普通大眾更為明顯。所以在加強體育宣傳的同時,各高校也要廣泛地向學生普及體育文化,宣傳體育思想,弘揚體育精神。
現階段很多高校的體育教師入門門檻較低,尤其是一些??圃盒?,因此使學生們的體育學習也受到了一些影響。體育老師不僅僅要有高學歷,也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作為體育老師要根據新課程的標準和教材的要求,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當然擁有職業道德素養也是極其重要的。一名合格的體育老師要在體育教學期間考慮到學生的身體狀況,進行健康安全的教學。同時,體育教師要嚴格要求學生完成體育學習任務,督促學生加強體育鍛煉,擔負起作為一名體育老師的責任。
綜上所述,大學生的體育鍛煉及身體素質發展情況不容樂觀,高校的體育教學模式和體育教學工作還存在著很大的問題。為了大學生身體體質的提升,為了祖國素質教育的發展,為了大學生能夠更好地投入到祖國建設中,各高校在發展過程中,一定要從自身情況入手,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進行體育教學模式創新、加大體育經費投入、加強體育健康工作宣傳,使體育鍛煉更好地促進大學生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