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寧
(大慶石化工程有限公司,黑龍江大慶 163714)
近年來,國內合成氨行業發展速度較快,合成工藝制備的氨占總用量的80%。在科技不斷發展下,該項工藝不斷更新換代,原料類型也不斷增加,如石油天然氣、潔凈煤等,利用煙煤、褐煤與含雜質煤合成氨不但可滿足國內生產的氨需求,還可促進低質量煤種利用率提升。在實際應用中,應注重儀表類型的選擇與DCS自控系統的創建,才可使合成氨工藝更加高效可靠。
在儀表選型時應結合相關標準規定,確保所選儀表與現實生產需求相符合。以溫度儀表為例,在煤化工廠中應用較為頻繁,較為常用的有熱電偶溫度計、熱電阻溫度計等,前者適用于高度低于500℃溫度內,后者適用溫度超過500℃。為使測量結果更加準確,還應將溫度計放入保護管內,通過法蘭連接后進行使用。
該類儀表主要對生產期間壓力變化進行實時監測,因合成氨工藝涉及變換工段較多,且全部測點壓力值最大為3.67MPa。對此,最佳選擇為普通壓力變送器,但因該工藝中還存在有毒介質、易結晶,故而管路內壓力測量優先選擇隔膜密封壓力器[1]。根據需要監測位置的不同,還可在安裝常規壓力表的基礎上,再使用不銹鋼耐震壓力表,使測量結果更加準確客觀。
根據合成氨工藝,對流量儀表進行科學選型,如流量變送器、節流裝置與各類流量計等。因使用工況不同,所選儀表類型與參數也有所區別。例如,在用于蒸汽流量變換工況時,優選德爾塔流量計;用于管道直徑低于300mm、溫度低于500℃的蒸汽流量監測時,優選渦街路流量計;反之則選擇帶有節流效應的流量變送器。
該系統是基于計算機的集中分散控制系統,在工業中得到普及應用。該系統通訊網絡分為4層,即管理信息、過程控制、信息層以及I/O總線,組態內容是根據60萬t合成氨和80萬t尿素項目的工藝流程,采集測量點,繪制流程圖,并完成圖形變成與系統供電等工作,軟硬件設計與調試方法如下。
根據合成氨工藝流程與規范要求,采用集散控制系統對操作期間涉及設備進行集中監控,并設置專門的保護生產裝置,檢驗有毒和可燃氣體。該項目的集散系統包括控制站、操作站、UPS等裝置構成,可用于合成氨工藝流程集中監控。根據該工藝由汽化到形成產品,共計要經歷24個階段,要求集散系統對各個環節實施監控,并對相關參數與報警信息做好記錄。在合成工藝中,循環水利用PLC系統進行監控,對給水、脫鹽水等系統用常規儀表監控,污水處理利用PLC控制器監控,壓縮機組用ITCC系統監控[2]。
2.2.1 硬件設計
該項目監控點數量較多,且各個主項均單獨開展,針對變換工段進行分析。在系統整體設計中,結合變換工段的相關條件,制作DCS監控表,據統計工段內共有198個點數。結合實際點數與控制要求,該系統包括操作站(2個)、控制站(2個)、工程師站(1個)、過程控制網絡(1個)。在接地設計方面,該系統與儀表接地可提高運行安全性,因為各部件均為低壓配電系統,應遵循電氣相關標準予以設計,最終與等電位共用接地網絡相連接;在供電設計方面,該系統包括儀表盤、變送器以及相關閥門等部件,聯鎖控制系統獨立設置,單獨供電。在供電設計中還要考慮到冗余,如供電電源、UPS等,冗余電源選用雙回路電源為其提供電流。
2.2.2軟件設計
該項目中變換工段檢測點數量較多,共有198個。其中,變送器(54臺)、鉑熱電阻信號(53個)、熱電偶信號(28個)、氣動調節閥(34臺)。自動化程度較高,控制回路多采用常規控制,個別為串級調控。全部關鍵回路均選擇冗余配置,并用浙大中控軟件予以組態。在系統配置方面,根據提示安裝軟件并登陸,用戶名默認,選取組態文件的存放位置,再進入到組態界面。在過程控制網絡Scnet設置節點內的控制站、操作站組態內,將該工段名稱與編號填入。該工段內設定1個工程師站、2個操作站。例如,在4mA~20mA模擬輸入信號中,進入變換爐之前變換氣壓力指示,位號為20PI-1001,卡件可選擇FW315-2路,再對測點組態。將位號輸入后,描述功能,選取模擬量輸入。因該測點只需指示功能即可,無需對參數、報警等選項進行設定[3]。
在報警回路組態控制方面,該工段共有33臺閥門,各個回路均采用單回路進行調節,因此該調節回路共由33個測點和閥門構成。例如,在蒸汽流量指示調節報警中,結合工藝要求,當壓力值為3.2MPa時為低壓報警,壓力達到3.6MPa時為高壓報警,選擇趨勢設置,可在軟件中完成。在流程圖組態方面,根據PID繪制而成,將設備與儀表信號連接后繪制圖表,將生產工藝直觀準確的反應出來。在流程圖繪制期間,應準確識別工藝與自控專用圖形符號,還應掌握美工知識,例如在換熱器入口壓力調節回路中,先開啟流程圖繪制軟件SC DrawEx,采用庫中源文件與輔助工具,便可繪制相應流程圖,在繪制完畢后編譯調試,便可投入到工程內。
(1)開車步驟。首先,開啟煤氣廢熱鍋爐的預熱蒸汽閥門,對廢熱鍋爐進行煮爐,當蒸汽壓力提高到0.06MPa后停止操作;然后,檢查變換系統大閥與小副線閥門,聯系氣化工段預熱系統進口總管,再排放空管低點倒淋。針對系統進口氣體取樣分析后,開啟入口閥門,再關閉放空閥;對煤氣副線與鍋爐閥門進行調節,控制變換爐進口處的溫度;最后將廢鍋預熱蒸汽閥門閉合,開啟給水泵進行鍋爐投運。
(2)系統測試。在工廠驗收測試方面,在變換工段內檢驗機柜內部布線合理性,測試是否可順利通過。通常采取打點方式,針對I/O通道逐一打點。判斷現場數據能否依靠組態搜索到數據,由此判斷網絡正常型,還應檢驗是否依照工藝條件實施軟件設計;結合技術標準檢驗硬件配置是否完善;在SIS驗收方面,包括應用軟件、軟硬件檢測等,判斷邏輯控制器能否與設計要求相符,剩余情況與DCS內容類似。
(3)應用效果。在變換工段方面,根據工藝條件需求,該項目采取控制系統完成各工段生產與管理自控的目標。通過運行結果可知,該設計切實可行,可使系統持續穩定運行沒能夠滿足生產期間對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等方面的要求,取得理想效果。工程開車后,現場儀表均可正常運行,自控運行運行良好,技術人員可在主控樓中對各個測點進行監控,自控回路可自動控制回路,使控制精度得到顯著提升,有效避免和預防人為因素引發的事故,促進變換工段可靠穩定運行。在裝置使用期間,幾乎沒有發生因控制系統故障而停車的事故,且生產效率顯著提升,系統運行更加良好。
在化工行業發展中,合成氨工藝逐漸得到廣泛應用,作為無極化工類產品,對國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在實際應用中,應遵循工藝要求與技術規范,合理選擇儀表類型,并對各個工段獨立控制控制室,依靠DCS系統完成分散管理與集中控制目標。根據應用效果可知,工程開車后,現場儀表均可正常運行,自控回路可自動控制回路,生產效率顯著提升,系統運行更加穩定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