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曉軍 徐和訓
(1.青島市即墨區水利局,山東青島 266200;2.青島市即墨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山東青島 266200)
安全生產重于泰山。水利工程建設利在當代、功在千秋。因此,要想促使水利工程建設如期完工,安全落成,順利投入使用并發揮應有效能,需要最大程度保障水利工程施工建設安全,進而在水利工程建設相關單位和人員的共同努力之下,有效實現水利工程建設綜合效益。目前階段,探討新時期下水利工程建設安全生產管理措施,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1)人的因素。即指施工管理人員、操作工人等。他們的不安全行為是重要致因。主要包括:思想重視程度不夠,忽視安全,忽視警告;危險作業;使用不安全設備,用手工代替工具進行操作或違章操作等。(2)物的因素。即指設備、工具、原料、成品、半成品等。物的不安全狀態是事故的物質基礎,是生產中的隱患和危險源,當條件達到時就會轉化為事故。主要有幾種情況:安全防護裝置失靈;材料強度不夠,工具零部件磨損和老化;存在危險物;物品的堆放有缺陷等。(3)環境的因素。不安全的環境是引發安全事故事故的直接原因。一般指的是:生產環境的異常,即指溫度、濕度、通風、采光、噪音、振動等方面;自然環境的波動:土壤、氣象、水文等的惡劣變異。(4)管理的因素。管理的原因是事故產生的間接原因,直接原因得以存在的條件。它包括:對現場管理不到位;勞動組織不合理;技術缺陷,指工藝流程、操作方法存在問題等。
因此,需要上層監管機構,加大力度實行安全生產監管,統籌制定安全生產政策與條例。同時,需要根據時代特征,不斷補充完善與之相關的法律法規。另外,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精簡機構,細化分工,責任到人,有效強化安全生產意識,于無形之中消除安全隱患,最大程度保證水利工程施工建設安全[1]。
新時期社會發展的最大特點,便是現代信息技術的持續突破。因此,水利工程建設安全管理也需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有機結合現代信息技術,實現安全生產信息化管理,進而促使各項管理內容更加精細化。同時,各部門、各層級也可有效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與傳遞,有效提高水利工程建設安全管理的實效性。水利工程建設安全生產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主要是做好各環節、各工序的安全管理,聯網監控,基于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完成信息數據的收集、整合、處理,并且根據歷來數據,以往經驗,更具前瞻性、預見性的檢索安全隱患,迅速制定應對措施,最大程度降低或杜絕事故發生概率,實現水利工程建設施工中的無縫銜接,嚴密監控工程推進情況,充分保證建設施工安全。同時,工程施工進度監控之下,也可將隨之產生的各項數據有效留存,便于實時查看。另外,利用水利工程建設安全生產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也可在現代信息技術的強大推算之下,實現自動繪圖,恰當分配現場,呈現簡潔、生動的實況畫面,幫助管理人員與施工人員,清晰明確施工隱患,于實際建設過程中,可以更具計劃性、指向性的提高安全意識,提高警惕意識,做好施工風險排除工作。此外,應用此項信息化模式,進行安全生產管理,也可使各項工作更加精細化、系統化、科學化,便于將龐大工程進行目標分解,設定總綱,逐步完成,亦步亦趨,穩扎穩打,實現水利工程預期建設目標。與此同時,還可在工程各環節,設置專項監督和專項檢查人員,觀察分析信息化模式工作的精準性、合理性、可行性,定期出具評定報告,不斷優化與完善,促使責任更加清晰,分工更加明確,可以有條不紊地進行工程建設,最大程度實現安全生產的各項工作目標[2]。
(1)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行業條例規范,以及具體項目要求,制定專項安全生產制度,進而保證水利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安全管理可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發揮更具權威性的約束和指導作用。這就需要相關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在水利工程建設初期,預測風險,排查隱患,確保施工現場在施工過程中的穩定性和可控性,進而最大程度,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對于各項施工工序可以做到心中有數、準確把握。同時,需要制定全面可靠的風險應對方案,以備不時之需,緊急啟用。(2)水利建設工程施工過程中,應該堅守“預防為主,應對為輔”的風險管控原則,進而使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更加具備主動性、預先性,以事故預防全面代替事故處理。這就需要安全生產動態化監督工作,在實際落實過程中,猶如大浪淘沙,囊括與水利建設工程相關的所有信息數據,進行科學分析,逐一排除,有效扼殺危險萌芽。(3)毋庸置疑,水利建設工程是一項復雜性強、涉及面廣的浩瀚工程。因此,安全生產管理過程中,需要相關工作人員更加具備責任心,細心、耐心地開展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確保將各項工作落實的更加周密嚴謹、專業可靠,切勿大而化之、簡單粗暴,導致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出現漏洞、偏差。因此,水利工程安全生產管理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做好安全生產的宣導工作,將安全理念廣泛宣傳,逐步滲透,深入人心,做好每位員工的安全教育,最大程度提高安全生產意識,營造人人懂安全,人人守安全的良好建設氛圍,確保每位員工安安全全上班來,平平安安回家去,建設安全項目,建設優質項目,確保水利工程如期完工,安全落成,實現新時期下水利工程建設安全管理的成功轉型。
水利工程建設施工中,要想做好安全生產管理工作,還需有機結合新媒體宣傳。目前階段,手機人人有,資訊速速傳,與其人為進行宣導,不如結合新媒體,有效拓寬安全宣傳覆蓋范圍和安全宣傳質量。常言道,思想決定意識,意識決定行為。因此,要想從根本上保障安全生產,便需通過安全宣傳,幫助施工人員樹立正確意識觀念,提高責任意識,提高大局意識,不斷鞏固施工本領,有效提高職業素養。只有如此,才可將安全生產由理論到實際,由構想到現實,落到實處,在點點滴滴中發揮安全生產宣傳效能。通常情況下,水利工程建設施工中,主要以橫幅標語、宣傳圖冊為宣傳方式。由于這些宣傳方式的普遍性,致使安全生產宣傳力度大幅削減,施工人員逐漸對此宣傳行為司空見慣、習以為常,難以真真切切獲得觸動。因此,安全生產管理部門,必須通過新媒體從形式到內容,有效加大安全宣傳力度,促使施工人員可以認識到安全生產利國利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勿貪圖一時簡便,造成遺禍萬年損失。因此,凡是關乎安全生產的內容,皆需通過安全宣傳,促使施工人員規范落實,即便費時費力仍需有效鞏固,積極參與到安全生產的操作和監督工作中,發動全員力量排查隱患,維護建設安全。這就需要水利工程施工建設過程中,除卻通過橫幅標語、宣傳圖冊進行表面宣傳之外,還需結合實況根據具體操作內容循環播放與安全生產相關的音頻、視頻,進而在循序漸進中有效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促使安全宣傳更具直觀性,可以真正促使施工人員心系安全、規范施工。同時,還可創設具體項目工程的安全宣傳公眾號,實時推送安全生產相關內容,將安全生產時刻謹記,扎實落實,有效保障施工人員人身安全以及建設工程質量安全[3]。
新時期水利工程建設項目與日激增。因此,某種程度水利工程建設安全生產管理已經今非昔比,要想真正落實安全生產,需要實現信息化管理、動態化監督,并且結合新媒體做好安全宣傳工作,可將安全生產深入人心,不斷提高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實現水利工程的預期建設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