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初
(鶴崗市消防救援支隊向陽區大隊,黑龍江鶴崗 154100)
日常監督檢查是消防產品監督管理工作的核心內容,也是管理中的必要內容。通過日常監督檢查可以及時發展消防產品存在的問題,并及時予以糾正。現階段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商超、高層建筑等重點的消防單位已經明確了相關的責任人,會定期或不定地開展消防產品日常監督檢查,以確保在火災發生初期能夠及時的進行處理。
火災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都是陌生的,所以在發生火災的時候,很多人都是驚慌失措的狀態,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要進一步加大培訓力度,尤其是負責日常監督檢查的人員,要進一步加強他們的火災防患意識,增強其對消防產品的了解,這樣也便于他們開展日常的監督檢查工作。同時,要定期的開展消防演練,讓大家對所處的環境有一定的了解,要熟悉建筑中的安全通道,并且展開各種消防產品的使用演練,讓每個人都能知道如何使用消防產品,讓大家可以了解一些簡單的自救知識,知道在危機的時候如何展開自救,只有這樣才能學以致用,面對火災的時候盡可能減少傷亡。
在火災發生時,保證人們的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所以要在日常的工作中開展必要的宣傳教育。在消防工作中如果宣傳做得很好,對公眾來說有很大幫助,能夠幫助其掌握防火的知識,同時也能教會公眾熟練使用消防產品,掌握自救和救援能力,能夠有效地提高火災現場的生存能力,減少不必要的人員傷亡。
現階段,消防安全已經成為了眾多行業內必須要重視的問題,所以市面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消防產品,而這些消防產品的生產監督管理制度并不夠完善,導致目前消防產品存在一定問題。例如,目前國家在消防產品準入機制方面和產品質量標準方面并沒有形成完善的監管機制,所以很多生產廠家在生產消防產品時以次充好,導致一些不合格的消防產品流入市場當中。另外,消防產品的生產廠家在產品生產時,在生產過程中有時為了提高經濟效益,沒有嚴格的監管措施,導致消防產品在出廠時就存在缺陷,導致市面上很多產品雖然可以正常使用,但是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
消防產品的監督管理僅僅依靠一個部門是行不通的,必須在市場監管部門和消防部門的通力協作下才能達到應有效能。目前,消防產品的生產、銷售等環節都是有地方市場監管局負責,通過發放營業執照和定期的監督檢查,對消防安全的質量形成有力監管。而在具體的使用過程中,消防產品則是由消防部門主管,這些環節都是緊密相連的,但是由于在實際工作中部門之間缺乏必要的配合,所以導致一些不合格的消防產品依然在市場上流通。例如,在消防部門進行檢查時,如果發現有假冒偽劣的消防產品,可以及時向市場監管部門進行反饋,由他們負責追本溯源,找到制假售假的窩點進行嚴厲打擊,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消防產品監督管理工作質量。
對于消防產品的監督管理人員而言,需要極高的技能要求,需要及時處理和解決潛在的安全危險。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一些監督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很低,對于很多消防產品的知識了解甚少,同時他們在工作中的經驗不足且工作積極性也有待提高,無法及時發現消防產品中存在的問題,也就無法解決問題,從而導致在火災事故發生中這些問題逐漸的發展成了安全事故。例如,如果在檢查消防產品的過程中不夠認真,很容易忽視設備的生產和使用日期,并且無法準確地掌握設備的使用。長此以往,就會導致檢查工作的松散,無法形成有效的監督,導致在使用期間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目前,我國針對消防產品的日常監督檢查并沒有形成統一的文件和要求,所以各地方在開展這項工作時各行其是,很多監督檢查工作人員在檢查過程中得過且過,導致很多消防產品的問題沒有被及時查找出來。因此,必須要加強消防產品的監督管理人員職業素養質的培訓,只有加強專業素質教育,提高專業技才能為消防工作的整體水平帶來了保障。
首先,生產方面。消防產品生產企業在申請營業執照時,市場監管部門要依據相關的規定,對企業得主體資格、生產條件等方面進行嚴格的審查,如果生產企業在某一方面存在問題,堅決不能核發營業執照,對企業進行嚴格報關提高準入門檻,同時一旦發現無證生產的違法行為,要堅決予以打擊,從源頭進行監管;其次,銷售方面。為了肅清市場環境,公安、消防、市場監管等各部門要定期開展聯合行動,對市面上的銷售企業進行嚴格的檢查,一旦發現有銷售假冒偽劣制品、甚至是三無產品的要進行嚴厲的打擊,不僅要進行定額的處罰,如果達到一定標準的要由公安機關進行處理,追究其民事甚至是刑事責任。最后,為了有效提高監管質量和效率,要建立多種的舉報獎勵機制,讓全民參與到消防產品的監督管理工作當中。比如可以開設自己的公眾號,在其中建立投訴舉報通道,大家在發現生產銷售不合格消防產品時能夠進行及時的監督投訴,同時對于這些投訴舉報內容一旦查實,可以給予舉報人一定的物質獎勵,充分調動起民眾的產業熱情。通過設立監督舉報機制,減少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可以最大程度肅清市場秩序,提高消防產品監督管理的力度[1]。
提高消防產品監督管理的質量必須依靠政府各部門之間的積極配合,建立完善的聯防聯管機制。通過加強公安、市場監管和消防部門之前的配合,對消防產品的整個生產銷售體系進行嚴格監管,規范檢查的流程和檢查結果,及時查處市面上在售的不合格產品,凈化營商環境。同時,為了進一步提高檢查的效果,各部門要建立完善的反饋機制,對檢查情況進行及時的分享,確保檢查過程中不會出現紕漏,提高監督檢查的質量[2]。
在發生火災的情況下,消防產品是滅火的第一選擇。所有,消防產品監督管理的過程中,有關的管理部門要提高對該項工作的重視,平衡好各管理部門之間的關系。在消防場所內消防產品要做到定人定崗,要有專人負責日常的養護、專人定期負責設備的檢查和更新,要讓這些設備發生它們應有的作用,而不是一件件的擺設。在日常的監督管理工作中,要壓實責任,嚴格落實消防產品監督管理責任制。對于使用的消防產品要指定專人進行管理,根據不通的責任分工,產品管理人員要及時地做好產品的巡檢工作,并且要做好巡檢記錄,在產品使用過程中做好設備的維修保養,保證消防產品的正常使用[3]。
消防產品作為一種特殊的用品,只要在特殊情況下才會使用,所有相應的產品宣傳力度就有所欠缺,導致很多民眾對消防產品了解的并不詳細,因此必須提高消防產品監督宣傳力度。在宣傳過程中,相關部門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廣泛的宣傳,利用信息技術快速的傳播性可以最大程度進行相關知識的宣傳。同時,在線下可以通過設立專門的消防宣傳日進行宣傳,利用一些不合格的消防產品進行現場展示,使大家可以更加直觀地了解到產品的特性,進一步提高民眾對消防產品的認識。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消防產品的監督管理工作面臨著種種新的困難,以往的工作模式已經無法滿足需要,而且消防產品監督管理工作事關每個民眾的切身利益。因此,必須要得到足夠的重視,采取各種有效措施提高監督管理的質量,切實保障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