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凈
(廣元廣播電視大學,四川 廣元 628017)
大學生是未來創新的主體,更是推進創新的生力軍,培養大批高素質創新型人才是新時代賦予高等學校的重大使命和職責。但是,我國目前的計算機專業大學生卻面臨著實踐能力不足、創新思維不活躍、創新能力不強、畢業生難以滿足社會發展對創新人才的需求等突出問題。如何培養適應信息技術條件下創新驅動的社會發展需求的計算機人才,這些問題是新時代擺在高校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迫切需要進行必要的探索與實踐。
當前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著計算機技術的身影,在高校計算機技術教學中要注重提升計算機水平,強化其應用能力,這也成為高校計算機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進行培養,以此更好的促進計算機教學的發展。從學生層面對學生創新能力進行培養,對于學生的后續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當前社會發展比較激烈,計算機以及市場經濟都快速的發展,這也給技術人才的發展提出更高的機遇。高校學生在步入社會之后,肯定是要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高校在進入社會之前,需要掌握系統知識內容,學習相關的計算機課程,在高校階段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的掌握情況會極大的影響學生的后續發展。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在給學生帶來壓力的同時,也意識到創新對于學生發展的重要性。為此,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中要重點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培養,對學生思維進行活躍,以此更好的滿足社會發展需求。從當前社會競爭現狀,大多數的行業在發展中都需要具備創新意識的人才,在這種大背景下,學生比之前更加需要創新能力。高校學生在畢業之后具備創新能力會有更大的優勢。
計算機教學中重視對學生創新能力進行培養,這也是高校發展的需求。高校作為一種新穎的職業教育形式,更加符合當前社會發展現狀,能夠為社會發展培養所需要的人才。從高校自身的發展現狀來看,自身的發展水平如何會由學生自身的能力所決定。高校發展中對學生創新能力進行培養,不僅可以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要能夠將學生是否具備創新能力作為對學生能力進行評價的指標。在高校教育中要更加重視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培養,以此更好的開展教學,提升教學效率,達到落實教育教學目標的要求。
高校計算機教學中要注重通過創設情景的方式激發學生參與到知識的學習興趣,通過為學生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通過構建情景,對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進行培養。當前高校計算機教學中,由于學生的求知欲望比較低,認為知識內容相對枯燥乏味,教師所采用的方式方法相對比較單一,最終導致學生創新能力不足。為此,在教育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吸取相關的經驗,更新教學觀念,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方法進行創新。隨著信息化手段的不斷提升,信息技術在學習生活中的普及,學生對于信息技術手段的操作相對比較熟悉,在教育教學中要注重采用特色教學情景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例如在教育教學中可以在結合多媒體的方式來開展教育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圖片、音頻、視頻等方式相互結合對教學內容進行豐富,通過這種方式為學生營造更加民主的學習氛圍。
在當今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滿足不了計算機教學的需求,教師要順應時代的潮流,結合學生學情,創新教學方法。高校對于計算機教育教學理念和教育教學手段都要有所創新,根據時代的發展速度,及時轉換更新計算機教育教學方式。教師方面,應轉換計算機教學理念,傳統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所保留,但也要積極學習和接納新的教學方法,在引導學生學習的同時,更要注重自身的知識累積和知識沉淀,尤其是對于計算機新技術的學習,發展更新迅速作為計算機行業的特征,要求教師要不斷學習與時代發展相符的計算機知識。學校方面,在引進和創新計算機教學方式時,要將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考慮在內,不考慮學生方面對于新教學方式的接受能力,不能將創新作為目的,提高學生的計算機實踐應用水平才是目的。創新計算機教學方法不能只是簡單、粗暴的增加多樣的形式,花哨沒有內容的形式只會讓學生逐漸喪失學習計算機的耐心。
高校可以抓住入學教育機會營造創新氛圍。在新生“專業教育講座”上介紹學院在獎助補、推免研究生、優秀畢業論文評選等方面與創新掛鉤的政策以及創新學分的獲取途徑;在“創新專題講座”上介紹相關的競賽項目、大創項目,以及如何備賽和參賽等,并介紹“大學生創新實驗室”入門條件及淘汰制度。在學院的年度“創新經驗交流會”上由國賽獲獎選手作經驗交流,分享心得;在學院大會上表彰各類大賽獲獎選手。此外,每當學生在創新大賽中獲獎時,在校園網的新聞欄目中及時撰稿報道,并在計算機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網站的專欄中對獲獎選手進行宣傳和報道,通過各種途徑營造學先進、趕先進的良好氛圍,提高學生創新活動的參與度。
高校計算機網絡技術教育教學工作以教學大綱為依據,基礎理論知識與教學案例均來自于教材,由于教材內容更新不足,導致計算機網絡技術教育教學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與質量。豐富計算機網絡技術教育教學內容應當在教學大綱要求的范圍內,弱化教材對教學內容的約束性,并且,為保證相關內容的時效性與創新性,教師可利用互聯網的開放性,在互聯網上尋找相適當的教學資源,并將其融入課堂教學之中,進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計算機網絡技術教育教學質量。
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求異思維,鼓勵學生擺脫固有的定式思維,將已學到的知識與信息重新組合,產生新的觀念與想法,與時俱進,勇于創新。課堂上,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善于質疑,啟發他們對問題提出獨特見解,勇于標新立異、突破常規,實現培養學生獨創精神的目的,同時,要注重對其施以正確的引導,要使其明確在學習過程中不能只講求“存異”,首要的還是要“求同”在堅持普遍的真理前提下,充分發揮自身的創新精神,進而推動知識的理解與實踐。每個人都有獲得成功的需求和愿望。要承認學生有巨大的智力發展潛在力,要相信他們是能學好的。在課堂教學這種群體活動中,教師要正確對待每一個學生。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施以不同的幫助,使學生樹立自信心,并在參與教學過程中親自感受到成功的愉悅,使他們善于參與。在課堂上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時不會受到打擊和嘲笑,主動驗證自己想法的正確性時不會遭到孤立。在學生做每一個練習時,都允許學生在給定的題目中自由發揮,鼓勵學生在給定的圖畫中任意添加或改變,但一定說明為什么。
在教學中,教師要順應時代的潮流,結合學生學情,創新教學方法。如:針對學生軟件開發能力薄弱的問題,在一些軟件開發類課程中以“簡潔、實用、生動、有趣及富有啟發性和引導性”為原則建成案例程序庫,根據案例程序所涉及的知識點和程序的代碼量將案例程序分成課堂精講型、課堂演示型和課后自學型三種類型,全程開展案例程序教學法,以此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高校計算機教學中為了更好的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培養,教師發揮重要的引導作用,教師自身的職能和計算機技術水平會對學生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促進學生計算機技術以及創新能力的發展。在計算機教學中教師要能夠注重突破傳統教學思想束縛,對教育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教師只有加強自身的計算機技術能力,采用多樣化的方式方法以及優秀的案列來開展教育教學。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有可能接觸到更多新的技術,手段,在提升自身教學水平的同時,也進一步強化創新意識。此外,高校自身的辦學理念也不斷得到調整,強化教師隊伍素質。構建相對完善的計算機平臺,通過這種平臺的形式強化溝通交流,完善自身教育教學方法,以此更好的提升教師自身創新意識。對教師素質進行提升還可以采用培訓的方式,采用更加有針對性的方式強化教師素質的提升,只有教師自身素質的提升才能夠更好的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學習,對知識進行應用,最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總而言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基本內涵之一。讓學生個體實現多元化發展,提升學生創新能力,是新時期社會賦予教師的任務,我們期望通過更深入的探討和實踐讓計算機教育更具創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