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駿
(四川省商務學校,四川 成都 611731)
前言:在新時期的教育領域,中職階段的思政課呈現出全新發展要求,院校要高度重視課程改革,針對當前在思政課教學中所存在的實際問題進行深入分析,確定具體的思政目標。并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積極探索科學的育人模式,就具體的教學活動進行合理規劃,從而有效改善思政課的育人環境,全面提高整體的思政課育人效能。
通過實踐分析可以發現在當前的思政課教學領域,教師所開展的育人舉措并不規范,整體所呈現的授課效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桎梏性。首先,在思想上,對思政課教學缺乏思想重視,未能認識到這一學科所具有的促進作用[1]。其次,在課程內容規劃與整理上,也缺乏一定的規范性,所構建的內容體系相對來講比較枯燥,未能與當前的時事政治以及中職生的職業發展環境建立起有效聯系,是導致思政課教學在具體實施期間存在明顯局限的主要原因。同時,在授課的方法以及氛圍營造上,也未能從學趣層面出發進行有效創新設計,是導致學生興趣表現整體來講比較低下,甚至給學生學習潛力造成明顯局限的主要原因。在認識到當前教學實施所存在的不良問題之后,教師需積極探索科學的育人舉措,構建更加完善、系統的思政課體系,讓思政課堂充滿活力。
教師需深入觀察課改的發展趨勢,確定今后的發展方向,并在具體的育人觀念上進行有效調整和改進,從而進一步端正學生的思想觀念,促使其以良好的狀態配合教師共同完成對思政課程內容的有效探索。首先,需全面落實三全育人的戰略思想,要切實關注專業道德、哲學人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課程規劃與設置。重點培養學生形成堅定的政治信念,樹立良好的思想觀,在此基礎上讓其能夠進一步健全自身的品質素養。同時,在全面開展思政課活動的過程中,需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充分彰顯以生為本的思想內涵,在針對思政課活動進行規劃設置時,需要針對學生情感需求和認知基礎進行有效規劃,在此基礎上就活動方案以及思政課的活動實施載體進行有效創新,從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給予學生正確的思想指引,讓其能夠以更自主地狀態參與到學習中。
在新時代的思政領域,關注時事發展,以及學生的職業發展需求,在具體的內容體系上進行合理規劃十分必要。能夠保證所構建的課程體系在內容的結構組成以及具體的覆蓋面上更加全面、具體,也能夠支撐學生在豐富課程資源助力下,形成良好的思想觀,進一步增強其在思政課程中的文化體驗。首先,從時政出發就具體的課程資源進行有效整理,將新時代、新面貌的戰略方針、舉措,以及優秀的政治理念等滲透到思政課當中,讓學生在學習中能夠深入理解內在的思政文化內涵,促使其樹立正確的思政觀。其次,在課程規劃中,將毛澤東思想、馬克思主義理論,以及習近平重要指導理論等融入到思政課當中,從而讓學生在參與學習期間,能夠進一步堅定政治信念,真正塑造優良的思政品格。同時,結合學生職業市場環境,發掘相關的思政資源[2]。從職業素養層面出發就具體的思政要素加以整理,讓學生在學習中能夠形成良好的思政觀。基于校企融合的原則,將企業在學生所學專業有關的崗位職能規劃設置方面的具體要求進行資源整理,搜集并滲透真實的案例,在此基礎上進行資源整合,讓學生在多元化的課程體系支撐下,有效掌握相關的思政內涵,樹立正確的思政觀,并建立起良好的思政素養。
教師需關注學生的思維意識發散需求,就具體的思政課氛圍進行有效營造[3]。充分發揮新媒體所具有的支撐作用,以此為支撐合理設置輕松、直觀的課堂氛圍,拓展思政文化的宣傳空間和載體,從而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就具體的思政課內在含義進行深入探索與分析。首先,可以借助微課的載體作用,就優秀的思政文化內涵進行深入發掘,提煉優秀的政治理論,發掘道德與法治的文化素材,并從職業素養層面就具體的資源進行有效搜集,在此的基礎上有效構建微課儲備中心,借助新媒體的載體進行宣傳和推廣,為學生自主涉獵和深入探索提供良好的環境載體。之后,教師需深入發掘微博、微信等載體所具有的促進作用,就優秀的育人資源進行有效整理,從而保證所構建的思政文化內涵更加全面,讓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思政意識。例如,可以借助微信設置思政專題,例如可以設置“兩學一做”專題,引導中職生積極學習,進而形成良好的思政觀念。同時,在新媒體的助力下,加強優秀愛國影片的傳播,營造直觀的思政氣氛,引導學生自主觀看《大國崛起》、《復興之路》等影片,強化學生民族精神建設,培育其形成良好的愛國意識。此外,也可以引導學生關注時事政治的好習慣,在關注新聞的同時豐富自身的政治常識儲備,也能夠促使其建立起良好的思想觀念,在案例分析與總結歸納的過程中,建立起良好的政治素養。
教師需順應新時代的戰略發展方針,根據學生的情感認知,以及在思政課學習方面所提出的具體需求,積極探索多元化的育人舉措。從而讓學生在學習中能夠對具體的思政文化內涵形成深刻感悟,增強學生的理解,同時也能夠讓思政課的育人成效獲得顯著提高。首先,加強對情景法的有效設置[4]。基于具體的思政要素,以多媒體為輔助構建生動的情境,培養其形成良好的思政意識,也能夠促使其在探索中進一步加深對思政內涵的感受和領悟力。例如,將十九大會議直播以多媒體的方式進行呈現,帶領學生積極學習會議中的核心思想,促使其形成堅定的政治觀。其次,通過案例分析法的方式幫助學生明確具體的學習目標,也能夠促使其建立起良好的自主探究意識,引導其在分組的基礎上就具體的案例以及其中所蘊含的思政內涵進行深入探索。例如,可以將高鐵霸座的不良現象引入到課堂上,引導學生從道德和法治的層面進行深入分析,讓其能夠在今后也能夠塑造良好的思政品格,提高自身的法律素養。同時,合理設置任務驅動的教學活動,根據思政課的具體育人目標規范設置實踐任務,以此為驅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實踐探索的學習活動當中。結合學生所學專業,就職業素養包含要素進行深入探索,從而讓學生形成端正的思想觀,提升整體的職業素養。
教師需全面關注思政課活動有效規劃,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實踐拓展活動有效組織[5]。從而讓學生在實踐拓展的過程中,能夠獲得豐富的學習體驗,同時也能夠培育其形成正確的思想觀、文化觀,進一步堅定思政觀,提升整體的思政素養。首先,落實生活化理念規范開展校內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結合自身所學專業進行實踐探索,發掘專業領域的創新元素,并展開實踐探索,從而培育學生形成良好的創新意識,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同時,踐行校企融合的戰略思想,利用企業所包含的優秀資源和載體,拓展實訓空間,構建完善性的實訓指導體系。讓學生深入到企業的生產實踐環境當中,感受當前的職場環境,同時也能夠促使其在實習和實訓的過程中,就企業對相關專業工作崗位所提出的具體職能要求形成準確的認識,并在此基礎上形成積極的思想觀和職業觀。全面落實師徒制的實訓管理體制,讓學生在師傅的帶領和引導下形成良好的工匠精神,助力學生的職業素養實現全面性提升。此外,引導學生多觀察、多調研,深入到生活當中,了解自己所學專業今后的發展前景,做好職業規劃,從而堅定學習目標和具體的學習方向,更規范地參與到專業探索和實踐學習當中,從而形成良好的專業素養。
教師需順應新時代的發展要求,樹立信息化育人思想觀,在此基礎上就具體的育人載體進行有效創新。從而實現思政課育人空間有效拓展和優化,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在思政課參與學習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認知體驗,進而有效增強其在情感層面的認知與感悟。首先,充分利用好微課所具有的資源整合優勢,并借助先進的技術載體構建翻轉課堂,讓學生能夠在思政課參與學習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自主意識。同時,重點加強對慕課等載體的有效開發也十分必要[6]。從而拓展學生的自主學習空間,讓其能夠在慕課的支撐下規范參與到專題學習活動當中,教師可以圍繞道德與法治合理整合育人資源,設置教學專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從而培育其形成良好的道德觀,也能夠全面提升學生整體的法治素養。同時,重點加強線上育人載體的有效開發,在釘釘、云校家等平臺支撐下,合理構建智能化的育人載體,打破傳統育人模式在時空方面上所具有的局限性,讓師生在遠程的條件下進行有效互動。例如,教師可以利用線上載體開展云平臺教學活動,利用直播的方式將優秀的思政內涵進行有效滲透,引導學生就疫情相關的思政內涵,包括國家的政策,以及逆行者身上所具有的優秀精神品質進行深入分析,引導學生利用討論組等載體就具體的內涵進行有效互動,從而讓學生能夠就思政課的相關內涵形成深刻而全面的認識,培育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觀,進一步強化中職生愛國觀念有效建設。
在思政課領域,學校需在具體的考核體系上進行合理優化,對具體的評價工作覆蓋面進行拓展,全面提高評價結果的精準性。首先,需要順應新時代的發展趨勢,就新時期在中之人才素質培育方面所提出的要求加以明確,之后,規劃設置具體的考核要素,進一步完善評價的工作機制,從學生的思政態度、觀念、職業素養、道德品質以及政治理論知識儲備等方面進行科學評價,這樣能夠保證所開展的評價工作更加合理,也能夠促使學生在評價結果有效反饋的基礎上,進行自我反思,分析自身在思政課學習中所存在的問題,并進行自我規范,提升自身的學習素養。同時,在評價期間本著激勵的原則進行賞識評價,給予學生鼓勵和肯定,讓學生對自身在思政課活動中的綜合學習表現產生自信,進而有效提高主觀能動意識,更自主地完成對思政課的探索以及深入實踐。在評價中,需強調師生之間的雙向互動評價,引導學生就當前的思政課規劃進行自主分析,提出改進觀點,以及完善建議,通過師生共同努力,合理優化思政課執行方案。
在新時代領域為促進思政課實現深化改革,學校需在師資建設上加強重視度,從而為促進思政課實現深入革新而提供重要的師資儲備。首先,學校需要引進專業的思政教師隊伍,確定具體的培育目標,明確今后的人才培養方向。之后,規范思政教師的培訓活動有效開展。結合新時代對思政課教學改革所提出的全新發展要求,將先進的育人思想有效貫徹下去,組織思政教師積極學習優秀的育人方法,并加強教研活動有效開展,結合新時期在中職生素質培育方面所提出的具體目標,深入分析目前在思政課教學實施中的問題,然后通過教學研討提出科學的解決舉措,對具體的育人活動方案進行優化設置,切實提高思政課育人活動的綜合效能。
結論:依前所述,在思政課教學實施的過程中,教師需全面關注新時期的發展需求,在具體的育人思想上進行有效革新,結合實際情況深入分析當前在思政課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確定具體的育人目標,在此基礎上就具體的教學與實施方案進行合理優化,就具體的課程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并積極創新教法,積極拓展實踐活動,創新載體,就具體的考核方式進行合理優化,從而保證所構建的思政課體系與中職生的實際成長需求之間更加貼近,促進學生專業素養實現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