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婧(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給國內企業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促使企業紛紛開展海外項目。但這項戰略也增加了市場和企業間的競爭力度,再加上國際經濟一體化發展趨勢,這都給國內企業在海外的競爭力帶來一定影響。在海外項目中,匯率的變動會帶來很大的影響,不僅關系到合同的簽訂,也關系到施工企業的成本控制和財務管理。對此,需要施工企業明確認識到匯率波動帶來的風險問題,了解帶來的具體影響,然后積極作出應對策略。
一是風險問題持續存在。海外施工企業在開展項目時是進行跨國管理,所以在收取工程費用、購買施工材料時,一般都會選擇不同的貨幣,在付款操作時就面臨匯率風險。特別是近年來匯率政策變更之后,多個幣種的匯率都不固定,對于貨款支付、收入確認等都持續存在風險。二是不重視對匯率風險的處理,由于我國的持續發展,國際貿易已頗具規模,在多個國家都有合作伙伴,外匯業務也快速發展。但部分企業對匯率波動依然處于探索階段,實踐經驗不充足,對此也沒有特別重視,沒有建立有效的應對措施,導致開展海外項目時遇到風險問題,造成一定損失。三是制度上存在不足,海外施工企業涉及的匯率風險與理論上存在一些差異,而我國對于匯率管理有明確的制度,所以相關企業在進行匯率風險控制時會受到制度的約束,比如手續需要層層審批等,喪失先機,錯失良機,還會降低匯率管理的信心,最終帶來損失。
當前海外工程承包項目主要是能源、交通、石油石化、房屋建筑等領域。在“一帶一路”策略背景下,幫助沿線國家改善民生,提供基礎設施建設,這是海外工程新的增長點。而匯率波動首先是對項目成本有很大影響。從合同層面進行分析,部分海外工程是在國內采購原材料和設備設施,然后出口到項目所在國家,這部分的成本占所有成本的一半左右,此時如果匯率出現波動,肯定會影響成本。特別是海外大部分國家結算使用的都是美元,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波動會給合同履行帶來影響。
從員工工資層面分析,很多項目是直接支付美元,或者按比例折算成人民幣在國內發放,不管哪種支付方式,如果人民幣兌美元出現匯率波動,也會影響員工的收入,進而對項目的人工成本造成影響;即使項目雇傭的是本地的勞動力,如果當地的貨幣兌美元也出現匯率波動,同樣會影響人工成本。
海外施工企業一般都選擇“帶資承包”模式,尤其是對PPP項目,這增加了企業的業務范圍,角色定位也邁入新層次,從項目的設計建造者轉變為經營擁有者。而在項目施工過程中,企業大部分是從銀行獲取貸款,幫助業主進行融資。但是因為項目進展過程中多是以美元的方式進行支付,或是在 PPP 模式下以當地幣進行相關款項支付。此時,如果獲得貸款的商業銀行要求企業在國內以人民幣的形式還本付息,償還美元貸款,一旦幣種之間的匯率出現波動,比如人民幣升值,導致融資時對美元的價格比例提高,這樣就增加了海外施工企業的風險和成本。
隨著走出國門的企業越來越多,開展的海外工程項目也逐漸增加,競爭壓力更大。施工企業在與國際企業競爭的同時,很多項目到最后大部分還是成為國內各企業之間的競爭。而個別企業為了成功競標,擊敗競爭對手,故意選擇低價競標策略,沒有考慮項目所在國家涉及的風險問題。這種情況會導致項目簽約額中風險準備金額不足,企業利潤下滑。再加上匯率波動的影響,比如設備物資采購、員工工資等,會出現成本上升問題,同時融資的資金償還時也會受匯率波動的影響,導致利息增加等,也增加了成本。這些都會對企業的利潤造成無法估量的影響。
據統計,近年來,我國海外施工企業的利潤率從過去的平均值10%左右降低到了現在的5%左右,個別企業更低,主要是為了搶占國際市場,擴充海外業績,故意低價中標,這樣在簽約時出現負利潤。因為惡性競爭,導致海外施工企業的利潤隨之下滑,再加上匯率波動的影響,比如采購設備物資時人民幣升值,對美元匯率降低,進而導致成本上升,國內商業銀行貸款人民幣還本付息受匯率波動的影響,以PPP項目為代表的利用當地幣回收投資收益,由于本幣貶值對美元的匯率貶值,造成項目投資收益的影響,這些情況都會對企業利潤造成無法估量的影響。
因為匯率波動造成的影響有方方面面,但事先做好調查和防范可以避免匯率風險的出現。所以海外施工企業在開展海外工程項目時,需要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在承接項目的前期階段,需要對項目所在國家的市場環境、貨幣政策、財政政策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內容進行充分調查,將資料匯總到一起,形成可行性報告,尤其關注當地匯率波動的趨勢問題。這樣可以充分考慮施工時各方面可能出現的風險問題。同時,要聯系業主提供的招標文件,明確項目進展需要的支付方式、支付幣種、匯率變動如何處理等問題,做好明確的規定,防止施工期間出現問題。當前很多海外工程項目簽約時,國外的業主更傾向于選擇將其中的部分進度款項以項目所在國當地幣進行支付的方式。這個類型的項目需要引起企業管理人員的重視,在前期進行市場調研,將進度款中當地幣支付部分如何合理地運用在當地勞務工資的支出以及材料設備采購方面,這對于工程項目的成本有很大影響。
合同中條款的全面性和明確性,直接關系到各類風險的出現,對于匯率波動也是如此,需要進一步細化和明確合同的條款事項,增加保護性條款,這樣可以有效減少匯率波動帶來的風險問題,也是保護海外施工企業順利開展海外工程項目的關鍵。在相應的承包合同中加入關于匯率波動的保護條款,也就是根據出現匯率波動的原因,在對成本改變的上下浮動超過一定范圍時,需要彌補相關方的損失,允許獲得相應賠償。比如,在施工期間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升值幅度超過 3%,按照保護條款規定的匯率調價公式進行調整;又比如PPP項目,如果項目所在國當地幣對美元的匯率出現波動的幅度超過5%, 項目的投資收益按照合同條款中規定的匯率調價公式進行相應調整等。
海外施工企業開展施工項目進行結算時絕大部分都選擇以美元作為結算幣種,而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持續出現波動。為了避免風險問題的出現,避免匯率波動帶來的匯率損失,海外施工企業在合同簽訂后,就應向銀行申請價格鎖定,簽訂套期保值協議。以美元為例,企業通過銀行在外匯市場上買入以美元為單位的期貨合約,到期需要使用外匯時,再在現匯市場上買入所需的外匯,同時賣出原來的外匯期貨合約,對沖頭寸。這樣可以實現外匯套期保值的目的。
我國很多企業在全球范圍內的知名度都很高,特別是施工企業,所以承接的海外業務很多,范圍廣泛,對于各類資源的需求和消耗量也很大,尤其突出在制造企業方面。因為部分資源國內本身的儲備量就不足,或者無法順利供應到海外項目。但項目所在國家正好擁有豐富的某項資源,可用于項目建設。對此,海外施工企業可以利用這個特點,與國內的資源開發企業展開合作,比如中石油等,根據項目所在國擁有的當地資源,通過本國資源換取項目的方式,獲得當地的礦產、石油等自然資源,然后讓資源開發企業在國內支付人民幣,這樣也可以規避匯率風險。另外,這種“資源換項目”的做法,不僅對于國內海外施工企業的發展有利,對于項目所在國家也有利,特別是在該國家沒有足夠的資金支付項目費用時,利用資源進行兌換可以減輕資金壓力。
在海外項目中,市場秩序也會受到匯率波動的影響,而且也會影響匯率,這主要是為了避免出現惡性競爭情況,防止在海外施工領域內出現惡性循環。對此,海外施工企業在開展境外項目時,要與項目所在國家積極合作,通過建立海外工程聯盟及論壇等方式,配合當地的華人商會、商務參贊的協調,進一步規范所在國家的海外市場秩序,形成穩定的市場環境。這樣企業與項目所在國家之間可以建立良好的合作共贏關系,避免企業之間的惡性競爭,防止出現惡意低價中標等行為,從而保證企業的合理利潤,也能有效規避匯率波動帶來的風險問題。
在海外施工企業開展境外工程項目時,由于匯率波動出現風險的問題十分普遍,而且匯率波動也會帶來多方面的影響,影響企業的成本和利潤。對此,我國海外施工企業要采取科學的措施,在項目承接過程中不斷創新,創新科學的防范對策,比如做好充分的準備,完善合同保護條款,科學使用外匯衍生品,規范市場秩序,借助“資源換項目”等措施的應用,還可以選擇使用NDF等金融衍生工具手段等。通過上述措施,有效規避匯率波動的影響,進而保證海外施工項目的順利開展,推動海外施工企業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