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夢琳
播音主持是媒體領域重要的組成部分,它關系到一檔節目的風格與吸引力,通常高能力的播音主持不僅善于使用受眾喜聞樂見的專業語言表達形式,同時可以把控全場,提升節目的藝術內涵,在眾多播音節目中脫穎而出。新媒體時代下,一些播音主持為了在行業競爭中獲勝,不注重語言規范和藝術創新,同質化的播音主持節目越來越多,語言不規范的現象愈加突出,這在根本上會阻礙播音主持的長遠發展,所以行業內部要強化語言規范,更進一步增強藝術創新效果。
1.規范使用語言形式。語言形式的規范性是對播音主持的基礎要求,這需要根據節目定位和風格做好選擇,同時要多角度考慮,使其具備靈活性和生動性,盡可能打造親民風格,以得到受眾的持續喜愛。播音主持要把握好語言節奏,借鑒新媒體領域的語言風格,優化語言形式。當下,在語言形式的轉變上,播音主持需要注意體現口語化、親和力與個性化。
2.加強語言情感表現力。語言的情感表現關乎大眾的感受和共鳴,合理的情感語言會帶來事半功倍的主持效果,特別是在新媒體時代,受眾可以獲得大量的信息沖擊,往往更加需要能夠傳達心聲、喚醒情感記憶的聲音。所以,播音主持需要加強情感表達,既要顯露真情實感,同時還需要體現適度性,有效表達主題,為節目賦予深刻內涵。在新媒體領域,擁有語言情感特色往往會成為一檔節目的加分項。只有滿足受眾精神需求,時刻關注受眾情感走向,才能獲取持久的關注度,而且擁有正能量、和社會價值觀相符合的語言更容易被接受,在真實情感的渲染下,受眾才能獲得感動、加深記憶,因此播音主持要時刻關注語言情感的流露,從而提升整體的主持效果。
3.加強語言規范培訓。新媒體時代下,因受眾覆蓋面拓寬,加上信息技術的支持,同行業競爭者不斷增加,而且新的媒體發展形式增多,播音主持面臨著更大的挑戰。要想在播音領域內取得成就、贏得受眾喜愛,加強專業素養是根本。所以,要加大這方面的培訓力度。首先,深化語言理論學習。其次,嚴格遵守播音主持行業規范、自律公約的要求,學習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加強播音主持專業水平的同時要提高政治素養,以豐富的理論知識武裝自己。最后,在實踐層面,要對播音主持高標準要求,除了重視語法的準確性和規范性,還需要強調語言表現形式的個性化,所以在培訓中應將基礎實踐技巧和行業新趨勢結合,積極學習新媒體的語言變化,從多角度深化語言風格,使整體的語言水平達到規范化。
4.精選合適的網絡語言。網絡語言逐步成為當下流行的一種語言風格,它具有較快的傳播速度,通常會在短時間內吸引受眾的注意,因此,播音主持需要具備極強的敏銳性,關注新媒體時代網絡語言的發展和變化,進而靈活運用網絡語言,增強語言的個性化,形成鮮明的語言風格。但要注意的是,播音主持從根本上要保證語言的規范性,對網絡語言要精心選擇,仔細甄別,確保大眾可接受,并與所在媒體播音主持的定位相匹配。
1.以富有親和力的語言增強情感共鳴。藝術創新是提升播音主持內涵和質量的重要手段,其傳播力離不開藝術創新的支持。而在新媒體時代下,網絡技術發達,無論是受眾數量還是受眾類型都呈現快速上漲趨勢。因此,播音主持要保證語言藝術上的親和力,積極營造好的播音主持形象,在情感層面引發共鳴,以便持續性地獲取受眾的關注。同時語調上真摯親切,自然而然地拉近和受眾的距離,為受眾呈現有價值、有共鳴、有情感的信息,使受眾從中獲得精神上的滿足。
2.以個性化的語言風格吸引受眾。刻板且單一的播音主持風格會被快速替代,它不僅難以展現主持人的個性特征,而且無法給受眾留下深刻的記憶點,其節目的播放量和點擊率會快速下降。因此,為彰顯播音主持的特色,在領域內獲取一席之地,必須明確受眾群體的真實需求,進而以個性化的語言風格吸引穩固的受眾群體。首先,播音主持要把握網絡信息技術下人們對信息的主要關注方式,以順應時代潮流,呈現可以被受眾接受的語言風格。由于新媒體給予大眾表達自我的平臺,互動成為媒體人員不可忽視的技巧,所以播音主持要增強受眾互動效果,和受眾進行友好互動,了解其真實需求,以提升播音主持內容的針對性。另外,在信息繁雜的網絡時代,受眾接收到的信息種類多樣,要使他們更樂意傾聽節目,必須有真材實料,無論是在語言藝術上還是在表達上都需要注重創造性和創新性,構建自身獨特的風格。
3.以創新的主持形式增強主持內涵。播音主持在價值觀念的輸出上,要特別注重正向影響力的發揮。作為傳媒領域的一部分,播音主持既要為受眾傳遞信息,又要做好受眾價值觀念的引導工作。在節目創新上時刻關注信息導向的正確性,保證創新不流于表面和形式,避免嘩眾取寵。
在新媒體時代,播音主持需要規范使用語言形式,以專業的素養為節目的發展奠定基礎。同時,要順應行業發展趨勢,提高語言的個性表現力,通過使用合理的網絡語言來增強播音主持節目的吸引力。另外要以互動性強的主持方式、個性化的語言風格以及創新的主持模式賦予播音藝術新的內涵,以提升自身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