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金潔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區崔莊中學,河北 保定 072550)
新課程新教材的突出特點,是強調學生的參與、實踐、探究、經歷。課堂教學改革,就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進而改變師生共同的生命狀態。在課堂教學中能夠改變學生學習狀態,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手段就是展示環節。
(一)照本宣科。少數同學可能不善言辭木訥,可能預習缺少充分準備,也可能小組沒有探究討論互相交流。造成了站在講臺上,象征性的把課本內容讀,沒有作相關闡述,也沒有添加任何自己的理解。這并沒達到展示的效果。
(二)小組合作不充分。各小組成員有好有差,個別成績好的同學保守,成績差的能力又有限,導致小組合作不夠,還有個別小組把上臺展示當作必須對付的差事,缺少協同合作。
(三)同學之間欠缺配合與尊重。同學展示時,有的同學不能聚精會神聽講,甚至與對面同學擠目弄眼;還有個別同學在一門心思準備自己展示的內容,也沒能認真觀看別的同學的展示,這些都影響了整個班級的學習氣氛。
(四)個別學生上臺展示,語言不規范,姿態不自然,不能使用標準的化學專業專業術語。
課堂展示離不開教師的指導,需要一個系統的指導過程和一個刻苦的鍛煉過程。雖然展示過程是讓學生自己完成,但怎樣展示,何時展示,展示什么,效果如何,展示中會出現哪些問題等都需要教師精心策劃和確切評判與指導。
(一)展示種類
1.小組展示
小組展示主要是交流展示一些預習過程中的思路或者教師提出的難度較低的問題,即教學內容的基礎知識。在小組長組織和帶領下,組內成員在組內積極闡述自己的觀點,互相交流展示,然后根據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進行歸納整理,將結果匯報科任教師,以便教師及時掌握學情,梳理學習進程。
2.全班展示
全班展示時要求較高,既要有展示又要有點評。小組內成員先對教師提出的一些共性、難度較大的問題進行探討,然后分析得出結論,派代表或者組內所有人員參與班級展示。點評小組同學進行評價、追問、補充,教師適時引導點撥、鼓勵評價,實際就是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解決疑點的過程。
不論哪種展示,都給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機會,都要求每個學生積極主動參與交流和展示。教師需要制訂多維度的、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評價制度,并付諸實施,在每節課中堅持不懈地進行訓練,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每節課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展示形式
首先,口頭展示。對一些簡單的內容,如概念的形成、實驗現象等進行口頭展示。學生或者在原地或者到講臺或者到其他相應位置進行口頭展示,不必浪費時間,因此展示內容和展示人數較多。
其次,書面展示。對一些較為復雜的內容,如分析過程、歸納總結等口頭無法說清楚或者需要重點理解掌握的內容進行書面展示。學生可以把成品進行投影展示或用大紙張、記號筆書寫出來直接張貼在墻面展示,通常與口頭展示相結合,但需要一定的時間做保障,參與展示的人次相對較少。
書面展示,能將學生的眼、手和心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將自己對知識的理解,通過自己擅長的方式表達出來。通過他們的表達,教師可以了解他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表達,可以開闊其他學生的學習思路,集思廣益。
再次,模型展示。課堂上把實物模型呈現在同學面前并進行簡單講解的展示方法,這種方法變抽象為直觀,有利于多數學生更好地觀察、理解、思考。例如,學習“分子和原子”后,學生自制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氫分子等模型,更好地理解分子結構特點,分子與原子的區別和聯系。
最后,肢體展示。在口頭或書面展示中,以小品、情景劇等形式,結合眼睛、表情、動作等肢體語言進行補充展示,不但增強了展示效果,而且鍛煉了展示者的交往能力。
(三)展示內容
展示要取得良好效果,教師在展示內容選擇上就必須得當。一般適合展示的題目內容有:組內或全班帶有共性問題的內容;體現互助解疑、質疑問難的內容;能引發學生通過思考發現問題、探尋答案,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的內。
設計的展示內容,根據難易程度選擇在組內小展示還是在班內大展示。小組問題難度較低,通過個人獨立思考或者組內簡單討論交流即可獲得答案;全班展示的問題要能激發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討論交流是全班展示的前提,要求知識有拓展性或爭議性。
(四)展示標準
首先,秩序井然。小組展示由小組長組織,安排小組內成員展示秩序;全班展示由教師安排展示小組和點評小組的秩序。學生們一方面要積極參與,另一方面要謙虛有禮,課堂活而不亂、井然有序。
其次,姿態大方。發言學生如果只是口頭表達,就成立正姿勢,挺胸抬頭,面向大家,目光掃視全班同學;如果在黑板上講解,寫字時要面對黑板,講解時面向大家,不可邊寫邊講;如果用投影或展示張貼在黑板上的內容,就需要側身站立,手和目光隨著講述內容移動,身體不能擋住其他同學的視線。
最后,語言規范。發言時要使用普通話,思路清晰,語速適當,語言精練、重點突出。組內展示發言時,聲音稍微小一點以免影響其他同學;全班展示發言時聲音響亮,文明用語。使用肢體語言時大方自然,要能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
這些看似簡單的要求對學生來說很難一下子都做到,要在日常課堂教學中一點一滴地培養,對做得好的同學加以表揚,對做得不到位的同學積極鼓勵、指導到位。
(五)展示點評
學生個人或者小組團體展示后教師或者其他學生要及時進行點評。點評時不能簡單籠統地只是說好還是不好,而必須在點評之前積極做好準備:同學展示有什么亮點或不足?自己有什么收獲和質疑?如果自己展示,又會怎么做?在點評時,針對某一個方面用精練的語言說出即可。點評時要先突出展示同學的亮點、優點,再指出不足,最后提出建議。教師在點評中盡量起引導啟發作用,把點評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引導學生之間互評。
中學生已經具備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課堂展示為他們提供了展現自我的舞臺,培養學生展示能力,促使學生展示自我,超越自我,更能彰顯課堂教學的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