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扎克·買買提
(新疆沙灣縣烏蘭烏蘇鎮中心學校,新疆 塔城 832100)
小學階段學生具有鮮明的特點,他們除了具有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理解能力較差等缺點外,還具備思維活躍、好奇心強等優秀品質。同時,數學本身具有較強抽象性,尤其是對部分重點、難點內容,學生在理解時很容易出現理解偏差、理解困難等情況,這就需要教師引入適合的教學輔助手段。生活化教學通過將學生的日常生活與教學過程結合,極大豐富了授課內容,優化了教學形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授課內容上,對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形成較為完善的數學思維有重要意義。
小學階段學生的注意力較難集中,尤其是在課間活動之后,難以在較短時間內將注意力放到數學課堂。基于此,教師可以在課前引入一些生活化問題,借助生活中與數學有關的實例,引發學生思考,將其關注點從課間游戲吸引到數學課堂。這樣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結合,更加高效地吸收數學課堂上的知識,進而逐步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學生興趣。例如,在教授《認識人民幣》一課時,教師可以在數學課堂構建一個“菜市場”情境,讓學生在“購買蔬菜”的過程中,對人民幣的換算、使用產生新的認知,營造一個較為活躍且有吸引力的課堂氛圍。教師通過借助生活化的問題開展數學教學,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使其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對他們養成健康、向上的價值觀、人生觀也有非常大的幫助。
隨著課程改革深入,數學教學已經逐漸由“智育”轉變為“德育”,這就要求教師在講授數學知識時,還應著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這對小學階段學生至關重要。開展數學授課時,教師可以為其創設一個生活探究環境,通過提出些生活實際問題,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進行思考,進而加深他們對數學內容的理解,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教授《圓的面積》時,教師可以創設一個生活化問題情境:“小明的爺爺在院子里搭建了一個圓形的養魚池,養魚池的直徑是3 米,現在他想要為養魚池設計一個蓋子,那他最少需要多少木料?”學生在聽到問題之后,開始了熱烈討論。在學生討論時,教師不能只是站在講臺上,應該走到學生之間,聽取他們的討論內容,并將其中有代表性的觀點記錄下來,在總結階段對其進行評價。一段時間后,學生得出了結論:“小明的爺爺最少需要2.25π平方米的木料。”通過這種將生活實際與數學知識結合的方式,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以及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將得到大幅提升,這對其之后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有重要意義。
與數學課堂教學相比,課后鞏固也非常重要,通過讓學生結合日常生活進行知識鞏固,能有效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使用熟練程度,在無形中提升數學課程的實用性。在開展課后鞏固練習時,教師要結合具體學情,針對不同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接受程度,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由于小學階段學生自控力較差,教師在設計課后練習時,應盡可能保證課后練習的趣味性,確保學生能落實相應的數學練習內容,讓課后練習起到實質作用。例如,在教授《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這樣一個課后練習:“在生活中尋找三種常見的長方體或正方體,并將它們的表面積計算出來。”再次上課時,學生們計算了家中牙膏盒、肥皂盒以及香煙盒等物品的表面積,對相應數學知識的理解得到了進一步鞏固、提升。通過生活化課后練習,學生能夠較為高效地完成對知識的鞏固,還能使其充分意識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實踐意義,有助于學生養成較高數學素養,為其之后學習更深層次的數學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結:綜上所述,開展生活化數學授課需要教師不斷進一步探索,進而持續優化生活化教學在數學課堂的應用效率,提升教師的授課水平。教師可以借助生活導入數學教學,并通過為學生創設生活化探究環境、生活課后練習等方式,逐漸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鞏固質量,進而逐步培養其形成一套屬于自己的數學知識體系,促使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