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紅梅
(云陽縣大陽鎮大陽小學,重慶 404505)
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在為學生滲透德育教育時,需要將德育教育滲透于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并且還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聯系,融入生活性的案例來讓學生進行深入的反思以及研究。在班級教學過程,教師需要實現課堂內容的不斷擴展以及引申,明確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實施德育教育的作用和重要性,從而為后續教育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為了使德育教育能夠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發揮其應有的價值和效果,教師需要認識到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開展德育教育的重要價值,為后續的教育工作指明一個正確的方向,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現實意義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小學階段學生由于年齡的限制,在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方面存在較大的不足,很容易會受到外部不良事物的誘惑,嚴重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1]。另外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要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要求和教育標準,及時的解決學生學習和生活中的一些困惑,以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為主來開展相關的教育引導活動,因此在當前小學語文教育課堂中,教師需要加強對德育知識的教育,根據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進行針對性的解決,滲透正確的價值觀念,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形成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在人生道路上不會出現迷失自我的情況,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其次在小學語文教學課當中開展德育教育還有助于優化課堂教學的效率。小學語文課本中蘊含著豐富的中華傳統文化,并且語文也是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在語文教材中許多課文內容是非常豐富的,蘊含著較為有價值的思想元素,因此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需要將語文教學和德育教育進行相互融合以及滲透,從而達到理想化的教育效果,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質量[2]。
綜上所述,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進行德育知識的滲透,不僅有助于實現學生的自我性發展,還有助于優化課堂教學的效果,使得小學語文教學課堂能夠滿足新課程標準所提出來的新要求和新標準。
小學語文教材中所蘊含的德育知識是非常豐富的,所以教師要充分的利用語文學科教育的優勢以及作用,把握好德育教育的契機,從而在潛移默化中起到一個重要的引導和熏陶作用。在課堂開始之前,教師需要對教材中所蘊含的德育內容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提高課堂行為效果和學生學習效率為主進行德育知識內容的融入,從而使學生能夠在學習時對課本中的內容進行深入的分析以及探討,掌握相對應的德育知識[3]。比如在班級中向學生講解《草原》這部分文章內容時,對于文章中:“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這段話要進行德育知識的滲透,教師可以在多媒體課件中向學生展示草原的美景,之后再向學生展示在一些旅游景點遍地都是垃圾的情景,形成鮮明的對比,再之后教師要讓學生從保護環境的角度來認真的分析和思考如何維持好草原的環境,從而使每個同學可以結合教師所展示的內容以及自身的生活經歷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潛移默化中能夠幫助學生環保意識的有效養成,在陶醉于美景的基礎上,認真的保護我國的周邊環境。通過這樣的教育活動,不僅可以讓學生加深對文本知識印象,將還有助于讓學生將文本知識和小學語文德育教育內容進行相互融合以及滲透,從而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在為學生滲透德育知識時,除了要在課本中進行德育知識的滲透,還需要在課外教學中讓學生掌握多樣性的德育知識,從而幫助學生正確價值觀念的全面養成。在班級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閱讀孔子的《論語》、老子的《道德經》,除了要讓學生閱讀經典的文章之外,還可以讓學生閱讀一些優秀人物事跡來進行德育知識的滲透,教師可以將學生所掌握的德育知識讓學生運用到作文寫作中,為學生的學習提供重要的方向,也可以在班級中開展主題班會的形式,讓學生匯報自己所學習到的德育知識,從而讓學生能夠從一個正確的角度來認真的分析生活中的一些事例,表達自己對事物的正確看法。教師也可以在班級中開展辯論會的方式,讓學生抒發自身的見解以及意見,找到正確的方向,提高學生的德育價值觀念。
結束語: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進行德育知識的滲透是非常重要的,教師需要認真的分析文本中的重點實現課內外資源的有效銜接,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德育知識的滲透,并且還要在課外教育中進行有效的引導以及指導,從而使學生能夠認識到小學語文德育教育的價值以及作用,更加高效率和積極的學習相關的德育知識,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