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志冬
(重慶市巴南區融媒體中心,重慶 400055)
隨著時代的發展,高新技術在不斷地更新,科技的革新深深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新聞的傳播方式與傳播渠道自然也不例外,換而言之,科技的革新為我們帶了新的獲取信息的途徑。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融媒體應運而生。在融媒體時代下,新聞工作者,特別是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只有不斷地適應新形勢、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技能及素養,才能更好地滿足融媒體時代對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職業素養要求。
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推動下,信息的傳播速度遠快于傳統的傳播方式,人們獲取新聞信息的時間成本變得極低。這也就意味著人們獲取到的新聞時效性越強。在這種情況下,新媒體時代對廣播電視新聞編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廣播電視新聞編輯要具備較高的新聞敏感性,能夠在第一時間內準確地挖掘新聞信息的價值以及預測對該報道對新聞事件相關方的利益,能在短時間內完成新聞的編輯與傳播工作,提高新聞的時效性。
新媒體的興起使受眾對新聞信息的互動性提出了要求。在傳統媒體盛行的時代,由于當時科學技術的限制,媒體無法及時有效地與受眾進行互動交流,從而沒能及時獲取受眾的意見。融媒體的出現,改變了這種情況。在融媒體時代,受眾可以在自媒體平臺種對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評論做出質疑或贊同,新聞編輯也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得知受眾的信息訴求,實現了雙向反饋的效果,同時,也加大了對用戶的吸引力。在此背景下,媒體若是不及時地增加新聞的互動性,就會被受眾所淘汰。由此可見,廣播電視新聞編輯要不斷地適應新形勢,利用好互聯網這把雙刃劍,積極搭建與信息受眾的交流渠道,在編輯新聞時,不僅要做好對新聞內容的處理及編寫,還要引導正確的輿論方向,不斷地根據受眾的反饋結果去做調整,盡可能地滿足受眾的新聞需求。
在新媒體興起、自媒體平臺盛行的今天,受眾不再是扮演單一的新聞接收者的角色,也能成為新聞編輯者以及傳播者。在融媒體時代,受眾甚至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全程參與新聞生產過程中去。由于融媒體的種種特點,廣播電視新聞編輯要革新自己的理念,樹立以用戶為中心、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的編輯理念,在進行新聞編輯時,要考慮到受眾的想法,以提高自己新聞作品的吸引力。
廣播電視新聞編輯要想提高自己的新聞作品吸引力,就要對其新聞報道的內容有質量保證以及對新聞的高時效性和高互動性有保障。這就要求廣播電視新聞編輯要要在第一時間內對新聞的價值做出準確的判斷,深入挖掘新聞事件背后的本質,使得評論性語言更有深度并且能引導正確的輿論向導。與此同時,廣播電視新聞編輯要利用好新興的技術改進自己的作品以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如大數據分析、VR 技術等等。新聞編輯可通過對受眾的閱讀喜好以及主流評論觀點進行大數據分析以提升新聞作品的吸引力。新聞編輯也可通過VR 技術帶領受眾體驗原始新聞事件主角的感受,創新新聞作品的形式,提高新聞作品的價值。
廣播電視新聞編輯要想提高自己的職業競爭力,在此職業生涯中有長遠發展,就要在開展新聞編輯工作過程中,革新編輯理念,跟上時代的步伐,加強自身的輿論引導能力。要做好新聞編輯模式的轉變,新聞編輯要了解傳統編輯模式的不足以及新技術的優勢,根據受眾的喜好等特點對自己先前的編輯模式進行優化。如,新聞編輯可以通過學習新媒體,根據對用戶的大數據分析結果,適當運用網絡直播、彈幕、評論區等互聯網技術實現與受眾的實時互動。除此之外,廣播電視新聞編輯還可利用短視頻或VR 改進新聞的呈現方式。如,利用HTML5 以及短視頻制作講新聞事件的原因結果復現,帶領觀眾感同身受新聞事件,充分激發受眾的興趣,增強新聞作品的吸引力。與此同時,廣播電視新聞編輯若想給受眾帶來更好的體驗感,想進一步吸引受眾,就要對視頻的剪輯水平以及文案的編寫能力進一步的提高。
例如,在新聞制作過程中,要合理選擇鏡頭以及控制鏡頭長度,除此之外,還要做好鏡頭連接和同期聲的運用等,注重視頻拼接的邏輯性以及連貫性,進一步提升新聞作品的趣味性。與此同時,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在選擇新聞素材時,應做好對新聞主題的篩選。新聞主題是新聞報道的靈魂,新聞編輯應堅持實事求是、讀者第一的原則,運用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方法來深化新聞主題,保障新聞內容的價值。編輯人員也可通過python 爬蟲等計算機技術對選題進行篩選,或是利用AI 等對自己的新聞稿件進行修改以提高工作質量以及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