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蕾
(遼寧省盤錦市大洼區高級中學,遼寧 盤錦 124200)
作為一位高中數學教師的教學水平,不僅應只表現在他對知識的傳授,更表現在他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師要善于運用各種教學手段,采用多種啟發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和途徑。高中數學里有許多分散的知識,但是不少知識在做“橫向聯合”時往往就能找到一些規律。找規律不僅是學會知識的好方法,而且是由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是培養自己分析、綜合等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探討規律要用科學的方法,最常用的是由很多事實總結出規律的歸納法,以及由此及彼地推導,即演繹法。學習高中數學時,這些方法像“鑰匙”,能教會學生如何學好這門功課。
教師對業務的鉆研具有精益求精,嚴謹的工作作風,給學生施以潛移默化的影響,使他們對高中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形成堅強的意志和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毅力,這樣才能讓學生信服你。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老師是學生的一個活生生的學習榜樣,老師的品行也是至關重要的,教師良好的人格是學生敬佩的基石,因為教師與學生直接接觸,教師高尚的品行對學生今后的人生觀、行為觀有極其深遠的影響。所以老師不但要學習各方面的知識完善自我,更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養。課堂上語言要生動、形象,并將死板的數學知識具體化、生動化,甚至幽默化,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理解并接受新的知識。課堂上語言要生動,而且還應配合和諧的形體語言,形體語言是一種最原始的語言,也是一種最為生動吸引人的語言,它能將許多抽象的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情感表達出來,并且收到十分好的效果。教師可以運用形象生動、貼近學生、幽默風趣的語言來感染學生,教師還可以安排既嚴謹又活潑的教學結構,形成熱烈和諧的氛圍,使學生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學習,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堂上教師要充滿激情,并使學生與你一起參與進來,達到一種共鳴,而激情來自于教師自身對本職工作的熱愛。如果教師不熱愛本職工作,而把它作為一種謀生的職業而已,那么,又怎么去打動學生熱愛你所教的這門功課呢?老師是學生心中的榜樣,教師應樂于獻身教育事業,把培養人才作為神圣的職責并把愛護學生的真摯情感融入其中。
對學生充滿愛心、無私心,既不偏重優生,也不歧視差生,而是多鼓勵關心后進生。教師應從點滴做起,關心愛護學生,使師生之間形成真正的情感融合,使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反應,在言行上去效仿這位老師并樂于向教師談論自己的思想,進而主動接受教育和指導,即產生“樂其師,信其道的效果”,常言道,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情感總是相互的,我們只有去熱愛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的人格,從心理學角度感召學生學數學的淺層傾向,贏得學生的熱愛和尊重,進而熱愛數學這一學科,這對后進生而言,尤為重要。課堂要充滿活躍、民主激勵的氣氛。在講解數學問題時允許別人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自己的不同解法并讓他們在課堂上表現出來。如果學生的方法較好,則一定要給予充分肯定,并加以表揚和鼓勵。課后多進行師生交流,增進師生間的信任度。一個學生如果感到課堂心理氣氛是自由和安全的,他便會心情舒暢,而不必花時間來保護自己,也不怕別人的非難,始終能按自己選定的目標不斷進取,事實上,那些上課不太愛發言的學生,大多是怕說錯話了挨老師批評或擔心受到同學譏諷,心理沒有安全感,信任度,久而久之,這部分學生就干脆不嘗試探索,不問也不答,思維的隋性漸漸形成。創設心理自由的課堂教學空間,消除創造 性思維的抑制因素,使學生敢于提出疑惑,發表意見,挑戰權威,只有在良好的心理狀態下,學生思路開闊,思維更敏捷,想象更豐富,才能更好地接受新知識,并逐步養成主動學習,獨立思考的創造性學習習慣。
那些后進生,普遍存在著壓抑感,深感前途渺茫,具有厭學情緒,部分學生還緊鎖心扉,不善言談,不愿交流。針對這一情況,作為教師應當主動地關愛他們,了解他們,做他們的知心朋友。課堂上要飽含真情,多對學生進行鼓勵,比如:用“回答得很好”、“考慮得周到”、“問得好”、“現在會了嗎”等激勵、喚醒、鼓舞、親切的話語使學生在一種溫暖、祥和的氣氛中愉快地接受老師下達的知識目標指令,心情舒暢地探求知識,感受著學習的快樂,感受著慈愛的溫馨。特別是針對后進生,由于他們基礎差而導致自卑,當老師提出問題時,而他們又不會的情況下,教學中最常見的場面就是要么“默默無聞”,要么回答“不會”,面對這種情況教師一定要多加鼓勵,解除他們心中的緊張感。對他們講:“沒關系,知道多少,就講多少”并給予適應的表揚,盡量使后進生重新參與到課堂中來和教師的思維發生共鳴,使師生之間形成良性互動。切忌采取不理不睬,或者動不動就大發雷霆,這樣一來容易削弱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又加重了學生失敗的歸因感,學生厭學便 自然而然產生了。當然提問要有針對性,不能太難的留給后進生,太簡單的留給優生。優生應適當適時地提一些難"啃"的問題,以免讓他們覺得太過于簡單了而產生驕傲不屑一顧的情緒。總之,課堂氣氛輕松、心情愉快,使差生從失敗的"愧疚"中掙脫出來,優生知難而進,使他們和老師的思維發生共鳴,使師生之間的交流形成良性的循環。
總之,結合高中數學課的特點,精心設計每一節課,以情趣導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數學教學心理學認為:教師應該設法使學生在數學學習前處于對知識的“饑餓狀態”,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動機和熱情。絕大多數學生對新鮮事物都有敏感性、好奇心,具有強烈的自我表現和好勝心理。所以在數學教學中,要改變傳統的講授方法,運用幽默的語言、生動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別開生面的課堂情境,把枯燥的數學知識轉化為激發學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從而引發其產生進取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達到提高數學教學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