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芳
(庫車市第七小學,新疆 庫車 842000)
在新課程改革進程不斷推進的前提下,素質教育的發展對小學音樂課程的教學有了更為具體的要求。過去的教學模式已經難以滿足不斷發展的社會需求,也難以跟上新課改的發展腳步。目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互動教學法的應用效果逐漸突出,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有效地彌補了傳統音樂教學的不足,強化了師生之間的有效聯系。所以在今后的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要重視互動式教學法的引入,要從教學理念和方法的完善入手強化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在落實教學計劃的同時實現教學效率的深層次發展。
過去的小學音樂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交流相對較少,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具有較為明顯的威信性,很難站在學生的角度與其溝通,這樣會直接阻礙師生之間的感情交流,很難實現課程內容的深層次講解和探究。互動式教學法的引入能夠改變傳統的師生之間的關系模式,使得教師能夠以輔助性的講解來幫助學生掌握課堂知識,通過科學有效的課堂互動來完成相關課程內容的探索。教師在明確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前提下,幫助學生實現對課堂知識引申內容的分析,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在緩解并強化師生關系的同時實現兩者在情感上的溝通,進一步培養合作式的教學關系,也能夠強化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能力。
過去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當中,主要以教師講解、學生聽講為主要的教學模式,學生在課堂上習慣于被動聽講或欣賞音樂曲目,很難有機會表達自身對音樂學科的感悟和認知。互動式教學法的引入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自我意見的表達機會,由此也能夠鍛煉并強化學生的語言能力。在互動式教學氛圍的烘托下,學生之間可以相對自由地進行交流和溝通,可以更加主動地在課堂上和同學以及教師針對所學習的內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認知,進而實現個體表達能力的發展和交際能力的提高。
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是實現課程教學效果發展的關鍵,過去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要完全按照既定的教學計劃來開展教學活動,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缺乏科學有效的創新。互動式教學方式的引入能夠在創新教學方法的前提下,完善并豐富教學手段,鼓勵教師以更加多樣的教學形式來促進教學活動的開展,在豐富師生視野的同時完善教學效果。
在小學音樂課堂上引入互動式教學方法,最關鍵的一點是能夠實現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這種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提升音樂教學內容的深化效果。創新的教學模式,也能夠在強化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讓其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音樂內容的學習和感悟當中,讓其能夠結合所學習的音樂曲目向教師表達自身的看法和內在感受,以此來實現個體音樂素養的提升,進而實現整體課程教學質量的深層次發展。
雖然大部分小學音樂教師都能夠意識到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小學音樂課堂上的重要性,但在具體的落實過程中卻依然存在一些誤區。首先部分教師認為熱鬧的課堂活動就是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我們經常會在小學音樂課堂上發現這樣的情況:一些教師帶著學生做簡單的音樂律動,班級內的部分學生會因此表現得異常興奮,在音樂的烘托下部分學生會出現嬉笑打鬧的情況,還有一部分學生會因為個性羞澀而不愿參與進來,這種所謂的互動式教學缺乏基本的教學原則的引入,失去了教學基本的規則性;其次一些教師認為,單純的師生問答就是教學互動。在教學過程中科學的教學環節是環環相扣且彼此呼應的,在音樂課堂上一些教師通過毫無價值的問答過程來烘托教學氛圍,這種情況不但會影響教學進度,對教學質量的提升也毫無益處;再者,有些教師認為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就是成功的互動,所以在課堂上會通過簡單的提問或者讓學生機械性地模仿,甚至是讓學生進行音樂作品的跟唱和欣賞來完成互動任務;但這些互動行為都不能從根本上實現和學生思想及行為上的雙重互動,對于師生之間的有效交流起不到促進作用,甚至會有一些學生因為不善于交流而失去和教師溝通的機會;還有一些教師認為堆砌性的互聯網技術手段的應用可以展現出現代化的教學互動效果,所以便會出現在小學音樂課堂上引入大量的多媒體教學模式來進行教學,殊不知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雖然可以豐富并完善教學內容,但如果在進行的過程中教師不能依照實際教學內容采取針對性的輔助教學,就會失去現代化教學手段的真正作用,也不能展現出電教手段的互動作用。
想要實現小學音樂課堂上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有效運用,就要在掌握學生個體能力的前提下,結合實際教學內容采取科學的教學原則來落實教學活動。首先教師要從自身做起,堅持能動性的原則來發揮自身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導作用。教師要明確自身在音樂課堂上是以組織和指導者的角色來參與教學活動的,確保在實際互動式教學活動的應用過程當中,充分發揮自身的協調和指導作用。要通過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來引入互動式的教學行為,為學生構建輕松多樣的教學環境,進而提升音樂課堂的教學效果。其次,要引導學生遵循主動性的原則來參與小學音樂的課程學習。作為教學的主體,學生要強化自身的學習自主性和主動性,教師切忌以現有教學知識和理論的刻板傳輸向學生進行知識的傳遞,而是要重視學生的音樂學習體驗,讓學生能夠帶著興趣主動參與到音樂課程內容的交流當中。只有其從思想上熱愛音樂課程,并從行為上主動參與課堂活動,才能夠切實地加強互動式教學活動的教學效果。另外還要重視師生之間合作性教學原則的發展。新的課程改革環境下,對于學科教學的基本發展要求是實現良好的合作性學習,讓學生能夠在有效的互動合作當中完成基本的學習任務。所以在小學音樂課程的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應用進程中,教師要全面地啟動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要組織學生通過小組配合來完成音樂知識的學習和交流。在民主式教學活動的進行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并形成自身對知識的認知和創新型理論,由此來構建平等寬松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能夠在彼此的合作中形成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的學習氛圍,構建良性的競爭環境,實現互動式教學的高水平發展。
小學生受年齡影響天性活潑好動,在枯燥的教學課堂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難發揮出來。所以小學音樂課堂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重視在新課改的環境下強化輕松的教學氛圍的構建,并以此來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在小學音樂課堂上應用互動教學法的過程當中,教師要從構建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入手,讓學生能夠從心理上更加認可這種教學模式,并且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音樂課堂的教學活動當中。在激發其學習主動性的同時,減輕學生和教師的交流壓力。讓其能夠站在與教師平等的角度來主動和老師溝通,能夠投入更多的注意力在學習當中,進而實現音樂課程教學效率的提升。所以教師要從構建輕松的教學課堂氛圍入手,貫徹互動式教學方法的應用理念,最大程度地發揮互動式教學法的效應。例如在進行《機器貓》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預先在網上搜集和這首歌有關的動畫片,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來播放這個動畫片的片段,構建相對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跟著視頻當中的音樂輕松哼唱。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強化師生之間的交流,老師也能夠在學生哼唱的過程當中發現其在發音上存在的不足,幫助學生進行糾正和調整,實現教學的根本目的。
想要有效提升小學音樂的課堂教學質量,要采取更加豐富多彩的手段來進行教學。如今科技手段在學校教學當中的應用是越來越廣泛的,因此老師在進行音樂教學的時候,借助于多媒體文字、聲音和視頻等的形式,可以將教學內容更生動地展現給學生。就拿人教版小學四年級《甘灑熱血寫春秋》的教學來說,老師可以在課堂上借助于多媒體來給學生播放樣板戲,以更加直觀的視頻形式激發出學生進行學習的興趣,將教材當中枯燥的音符學習內容與視頻中的樣板戲內容進行有機結合,讓學生在觀看的過程當中學習樣板戲中的唱腔,更好地激發出小學生對于傳統戲曲的熱愛,繼而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
多樣的交流平臺的構建是實現師生之間有效溝通的關鍵,科學有效的互動溝通能夠促進小學音樂課程實現新的發展。在小學音樂課堂上引入互動式教學法的時候,教師要以和學生實現良好有效的溝通作為教學前提,所以在課程教學內容的進行過程當中,教師要重視和學生之間的語言和思想上的交流。通過多樣的交流平臺的構建為彼此之間的深層次交流提供更多的機會,教師能夠通過平臺的有效交流來掌握學生對音樂內容的學習狀況并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在此基礎上對后續的教學方法進行對應的調整和完善,以此來實現教學計劃的順利進行。新的教學發展環境下,教師可以通過微信、微博、QQ 等社交軟件來完成和學生的溝通交流,以互動式平臺為載體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認識,在豐富教學內容的前提下實現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
音樂課程作為能夠對學生身心發展起到重要影響的一門學科,教師除了要重視對學生課程教學計劃內容掌握情況的考查之外,還要重視對學生個體能力的養成和提高。在音樂教學課堂上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提問,讓其能夠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敢于質疑并能夠主動質疑。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水平,也能夠幫助學生構建良好的問題意識,使其在其他科目的學習過程中也能夠積極主動地提出自己對學習內容的不同理解和認知,敢于提問并善于提問,真正實現問題教學的有效發展。
總而言之,結合目前教育領域的發展情況可知,互動式教學法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過程當中的應用水平逐步提升。這一教學方式的應用可以在強化教學效果的同時提升教學質量,可以說科學有效的互動式教學能夠在活躍課堂氛圍的同時實現新課程內容教學的高水平發展,也能夠幫助學生形成合作式學習思維,鍛煉其問題意識,強化其溝通能力,真正實現小學音樂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