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山妹 趙宏麗 王慧
(南昌工學院,江西 南昌 330108)
少數民族大學生是少數民族青年中的優秀代表,他們承載著少數民族地區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夢想和希望,是少數民族地區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發展的推動者,也是維護國家統一多民族團結的重要橋梁。在少數民族大學生中發展黨員是黨的隊伍建設以及發展的需要,通過少數民族大學生黨員還能夠將黨的新規定和新政策傳遞給少數民族群眾,讓少數民族的人民能夠各了解黨和熱愛黨。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很多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宗教信仰也成為了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少數民族大學生從小受到民族宗教信仰的影響,對宗教有著濃厚的感情,形成了比較濃厚的民族文化意識和民族文化思維,這就導致部分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入黨積極性不高。學生對黨和國家關注度不夠,參加政治理論學習缺乏足夠的動力和興趣[1]。
當前雖然大部分的少數民族大學生都對黨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是了解得不夠深入,影響了學生的入黨積極性。另外還有一部分少數民族大學生雖然想要入黨,但是入黨的動機不純,部分學生單純認為入黨之后對自己以后的成長、發展有所幫助,還有的少數民族大學生認為黨組織是一個先進的組織,覺得入黨是一件光榮的事情,優秀的學子都應該追求入黨。這些都顯示了少數民族大學生對黨組織的認識不足,他們雖然知道黨組織,但是對于黨組織的了解不夠全面和深刻,沒有真正因為認同黨、認可黨而產生入黨的想法和欲望。
能夠入黨的學生都是大學生群眾非常優秀的學子,入黨的條件中對學生的成績有要求。少數民族地區大多地理位置偏僻,自然條件也比較惡劣,在發展過程中受到剝削階級的壓迫、封鎖和統治,導致地區整體發展比較落后,經濟水平不高,教育資源不足,教育水平相對比較落后。少數民族大學生雖然在少數民族群眾脫穎而出,而是和其他漢族學生相比,整體的綜合素質不高,他們進入大學之后雖然也會勤奮學習,但是由于學習基礎參差不齊,所以在成績上并不突出,不符合黨員發展的要求。
少數民族大學生在本民族中都是佼佼者,具有良好的學習態度,自己非常希望能夠成才、成功,在少數民族群眾中具有一定的優越感。但是進入大學之后,學生面對的是其他方面更加優秀的漢族學生,這會使得少數民族大學生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甚至一些學生無法及時調整好心態,會產生自卑的心理[2]。這就導致學生參與校園文化活動的積極性不高,參與專業競賽的參與度不高。
要促進少數民族大學生的黨員發展,就一定要加強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政治理論學習,提高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思想意識,加強學生的黨性認識[3]。高校開展黨建工作的基礎和前提是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加強服務性黨員隊伍的建設。黨的全部任務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高校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高校,一定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將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促進學生成長的科學思想,以此為導向來踐行立德樹人。少數民族大學生對黨組織的了解和認識不足,所以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增強學生對政治理論的知識儲備。
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方法,改變以往直接灌輸的教育方式,直接灌輸缺乏體驗感,學生的理解不夠深入,甚至學生還有可能會抵觸這種直接灌輸的教育方式,所以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教學手段。在對少數民族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時,可以采用討論式教學法、體驗式教學法、參與式教學法和對話式教學法等,注重學生的體驗、參與和討論,凸顯學生的主體性,將思想政治教育踐行到日常的生活和交流中,而不是局限于課堂上。高校要組建專門的隊伍來做好少數民族大學生的黨組織發展工作,讓相關的負責人員和少數民族學生保持良好的溝通交流,經常性地對話,在交流對話中了解少數民族學生的想法和觀點,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和價值取向,知道他們內心對一些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的看法,了解他們在思想上的困惑,及時幫助他們消除思想困惑,糾正一些錯誤的認識。在和少數民族學生交流溝通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將新中國的成立、特色會主義建設相關的內容,讓少數民族的學生知道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增進學生對中國共產黨和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
少數民族大學生受到民族信仰的影響,入黨的積極性不高,基于此,高校就要加強對少數民族學生關于黨的民族信仰政策的教育,堅定學生對中國共產黨的信任。馬克思主義理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其中馬克思主義的民族理論和信仰觀揭示了對待信仰以及信仰問題的基本觀點和總的看法,可以從中得到處理民族關系和解決民族問題的科學理論,對于少數民族學生也可以加強黨的民族信仰政策教育,以此來讓學生理性看待信仰以及信仰問題。唯物主義無神論的信仰觀是馬克思主義信仰觀,這也是目前最科學的世界觀,中國共產黨在對中國的信仰以及民族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堅持馬克思主義以及毛澤東思想,加強馬克思主義信仰觀教育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信仰觀和民族觀,深刻理解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以此來對中國共產黨產生深厚的情感,激發學生熱愛黨、熱愛國家的情懷,堅定少數民族學生的共產主義信仰,這對于少數民族學生的黨員發展至關重要。
專業學習至關重要,少數民族大學生在專業學習上存在著較大的困難,這也是阻礙少數民族大學生黨員發展的重大因素[4]。很多少數民族大學生在學習上都存在著心理焦慮、自信心不足的情況,要促進少數民族大學生的黨員發展,就一定要加強對他們專業學習的幫扶,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幫助少數民族的大學生解決學習上的困難和問題。對于剛進入大學的少數民族大學生,一定要做好心理輔導工作,讓他們正確認識到自己和其他漢族學生之間的差異,能夠客觀、理性看待這一差異,知道這種差異并不是自身的問題導致的,而是環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導致的,避免學生產生自卑的心理。另外還要做好學業輔導工作,可以從專業學科出發來建立少數民族學生的幫扶小組,由學習成績優秀的黨員、團員干部負責對少數民族學生的學業幫扶工作,可以采用一對一的幫扶手段,也可以采取多對一的幫扶,及時了解少數民族學生在專業學科上的學習困難,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上的疑惑和問題,并交給他們一些高效的學習方法,從他們的職業生涯規劃、學習目標出發來制定科學的學習計劃,以此來確保少數民族學生也能夠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在幫扶過程中,要對少數民族學生制定個性化的培養方案,從他們的學習基礎和能力出發制定適合的培養方案,讓少數民族學生能夠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從而培養他們的學習自信心。
習總書記在多次會議上強調要將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平時的校園活動中,踐行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校園文化活動以及校園環境有著重要的育人價值,思想政治教育也強調要將理論教育和實踐有效結合,因此高校要積極組織各種校園文化活動,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滲透到校園文化活動中,發揮出文化活動的育人作用。少數民族的大學生多才多藝、能歌善舞,在校園文化活動中具有獨特的優勢。要鼓勵少數民族學生積極參與校園文化活動,為少數民族的學生搭建更多的舞蹈,給他們展示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平臺,通過這種方式來體現漢民族對少數民族的重視和熱愛,也體現黨和國家對少數民族文化的重視和尊重。通過搭建少數民族文化的展示平臺,還能夠幫助少數民族學生重新樹立信心,調動少數民族學生參與校園文化活動的熱情和積極性,從而促進少數民族學生和漢民族學生的和諧相處。校園文化活動的策劃者和組織者要做好校園文化活動的頂層設計,從思想性、教育性、趣味性和娛樂性的角度來開展相關的活動,發揮出校園文化活動的育人價值。
高校要重視少數民族大學生的黨員發展問題,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加強對少數民族學生的人文關懷,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視和關注的,以“感動”促“行動”,促使少數民族學生加強自我教育,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日常生活中要幫助少數民族的學生解決生活上的困難,不僅在學業上給予扶持,還要加強生活上的關懷,關心學生的交友、生活,尊重少數民族學生的生活習慣和民族習俗,規范學生管理的同時可以精力滿足少數民族學生的一些特殊需求,了解他們的合理需求,為他們解決成長和發展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和困惑。在對待少數民族學生的問題上,要堅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結合的原則,將對少數民族的人文關懷滲透到各個方面。高校還可以舉辦少數民族學生就業指導和考研輔導的專場報告會,結合他們在考研、就業方面的困難來進行個性化幫扶,讓少數民族學生感受到關懷,增加工作的溫度。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人文關懷可以真正讓少數民族的學生也能夠融合到社會各方面的活動中,拉近少數民族學生和漢民族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少數民族的學生更有信心也更有決心加入黨組織,促進少數民族的黨員發展工作。
少數民族黨員發展也要嚴格考核,給優秀少數民族學生進入黨組織的機會,為不同少數民族地區培養優秀的黨員[5]。高校要重視少數民族大學生黨員的數量培養,但是同時也要嚴格把關,讓黨員起到模范帶頭作用,讓少數民族大學生黨員的建設更加完善和規范。在培養少數民族的優秀黨員時,要創新服務機制,可以搭建爭先創優的平臺,選擇一些表現非常好的少數民族學生黨員,挖掘優秀少數民族學生黨員的先進事跡,為其他的少數民族大學生樹立先進的典型和榜樣,從而激發少數民族大學生入黨的積極性,讓他們的行動和思想都能夠讓黨組織靠攏。
少數民族大學生的黨員發展工作關系到多民族之間的和諧發展,是高校黨務工作的重要工作,面對當前少數民族大學生黨員發展工作存在的問題,相關的組織和工作人員一定要給予高度重視,要不斷優化少數民族大學生黨員發展工作的路徑和手段,要在政治思想上加強教育引領,加強黨的民族信仰政策教育,堅定對中國共產黨的信任,專業學習上要加大幫扶力度,日常生活中加強人文關懷,嚴把關,為少數民族地區培養優秀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