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敬民
(新和縣桑塔木農場小學,新疆 新和 842100)
數學是眾多學科應用學習的基礎,在教育體系中有著無法取代的重要作用。眾所周知,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的本質體現、是數學的精髓所在,因此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對數學教學尤為關鍵。另一方面,深度學習是當下各界非常關注的一種高水平學習方式,具有理解性、批判性、遷移性等特點。正確看待小學數學思想方法教學,有利于數學知識的深度挖掘與探索,進行有效的深度教學,有助于學生發展數學思維、提高數學素養、培養數學綜合能力。青少年作為祖國的花朵,是國家進步時代發展的關鍵,小學的學習是人生中的重要階段,是學生思想發展的啟蒙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學生的思維由形象思維發展到抽象思維。在眾多的學習科目中,數學是鍛煉思維邏輯能力和日常處理事務的能力的重要科目。數學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用正確的方法和思想進行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日常處事能力,因此,教師應積極提高和完善自身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進一步發展邏輯思維,這對教育事業的發展能夠起到助推劑的作用。正確改進和提高數學教學思想及方法對小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發展至關重要。
當前各級教育部門把數學思想方法列為四基范疇之中,對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當前的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方式還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沒有實現以學生為本的教改意義。主要原因如下:
目前部分小學數學老師不了解正確提高數學思想或方法的內涵,雖然有不少小學數學老師了解數學思想方法,卻也認識不到其中數學思想方法的重要意義,偏重講解數學基礎和講題技巧,單以學生的分數多少來判斷學生對所學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對數學思想方法不夠重視,甚至于輕視或忽視。故而,相當一部分小學數學教師對數學思想方法掌握過少,以至于在教學中不能熟練運用。
1.我國的小學數學教材與小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發展特點有相適應的特性,是根據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程度編寫的,這使得數學思想方法在數學教材中不是系統性分布,并且當前小學數學教師尤其是教學經驗相對缺少的教師還對教材未能熟練掌握,因而不能舉一反三將已有知識形成知識框架,所以運用數學思維較為生疏。
2.由于數學思想方法在小學數學教材中沒有明顯體現,需要小學數學教師提升自我能力并能夠對該方法進行深入學習,融會貫通。學習和討論過程中只流于表面,走馬觀花,如此一來使得數學教學思想方法得不到提高,與正確的教育改革及數學教育的發展相違背。
大家都知道,小學生因為自身年齡較小,對事物處理和知識的認知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不如成年人,因此我們在進行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小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和成長過程中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數學的學習方法本質是對于數學的認識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而數學知識具有相對的抽象性,這就需要我們教師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進行教學,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實現對于數學知識的不斷深入學習和完善。然而,當前教學過程中部分數學教師對數學思想方法的認知不夠深入,理解不夠透徹,也不能結合學情合理把握,從而脫離現階段教學,由此引發了教學過程中方式方法不當,使提高教學思想和方法的效果不明顯.
在現階段義務教育中,數學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其抽象和注重理解的特點也使得小學生較難理解和學習數學知識,這也使數學的學習得到了家長和教師的關注。在過去的教學中,教育教學內容以理論知識和方式方法教學為主,使得學生只能記住相應的知識點,而不會運用知識點解決相應的數學問題,并沒有把正確的數學學習思想方法貫穿到小學生的教學過程中,當期考試方式也多以知識點為基礎進行考查,考試重點基本為理論知識,大部分為對基本概念的考核和解題能力的考查,因此教師只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和知識的講解技巧,其結果也使得部分數學老師對提高數學思想和方法不重視,忽視了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培養,導致學生缺乏自主學習能力,產生學習數學知識和方式只是為了考試成績的思想,使正確的數學思想教學方法形同虛設。
教師要不斷改變和提高自我認識,逐漸養成對數學思想方法的重要認識,同時積極提高自我在數學方面的職業能力,以貫徹執行國家深化教育改革為根本目標,更好地在小學教育教學過程中提高數學思想方法。為此,應從下面幾點做出改進:首先,由教育主管部門聘請相關優秀教育工作者和優秀教師開展講座和經驗交流會,并引導教師積極參加交流學習,以此改變教學觀念,提高教學能力;其次,在教師隊伍的擴充和招聘中,增加對數學教學思想和方式方法的考察,改變對理論知識和變通能力的注重比例程度:最后,對于現有師范類院校學生開設相關課程,培養和提高其作為準教師的思想和能力。
針對小學數學教師的數學思想及方法的知識儲備少,運用不熟練與理解不夠透徹,要增加其知識儲備,拓寬知識面,學習書本上的內容,不斷打磨,保證書本中隱形和顯形的知識都可以全面、系統地表達出來,使小學生能夠充分學習數學知識并加以運用。要做到:設定固定時間進行教學方法和備課比拼。如:組織研討會,與其他學校進行聯通,共同討論現階段教材中隱性知識點,交流彼此優秀的教學方法,同時對這些數學思想方法在小學生數學思想教學中加以實踐;學校要組織相應的教學思想和方法的講演和辯論比賽,引導廣大師生共同參與,形成學術氛圍,使小學數學教師形成自覺學習數學教學思想和方法,以此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和理解能力。
數學思想方法不單單是以教師能力為標準,更應注重學生的吸收情況,只有良好的數學思想和方法才能使學生掌握和運用數學要義。鑒于此,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
首先,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可以設置情景模式,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此實現數學思想和方法活學活用。比如,在講解《火車過橋耗時問題》時,這類貼近生活問題的知識,可以通過播放幻燈的形式,讓學生了解到火車的長度,使其理解計算耗時問題時需要加上火車自身的長度這一重要元素,這樣才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總結能力。
其次,要注重復習和理解的引導,使學生形成自主的思維邏輯框架,總結出自己的理解方式和思想。
再次,小學數學教師要注重教學的總結和反思能力,養成做教案和教學筆記的習慣,認識到自身教學的不足之處,并在日后教學過程中不斷完善。
針對現有的教育考評機制,學生家長和老師都只是對于成績的重視,以成績論好壞的錯誤教育觀,導致學生學習只為了應付考試,而忽略了學習的根本目的,違背了數學思想的初衷。因此必須改變現有評價體系,可以采取以下做法完善和改變考評機制:
首先,完善教師隊伍考核,對教師的教案和教學方式方法進行檢驗,采取老師互相聽取對方建議的方式發現教學中的不足;其次,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觀念,不單獨以孩子的成績評價孩子的在校情況,而是進行綜合考量,幫助學生形成獨立自主的學習體系;再次,傾聽同學心聲,與學生進行良性互動,針對問題進行針對性地改進。
小學數學教育的本質應該是教給學生數學化的思想和解決數學問題的數學方法,建立學科素養,因此進行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是最重要的教學內容。提高數學思想及改進方法在教改的過程中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廣大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持之以恒地堅持,默默無聞地付出,這樣才能提高數學思想及方法,才能實現教學目標,幫助學生對數學思想更好地使用,培養小學生用數學的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助于教育的改革,順應課改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