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學娥 王馨馥
(1.吉利學院 四川成都 610000;2.四川國際標榜職業學院 四川成都 610100)
2019 年 2 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提出發展中國特色世界先進水平的優質教育需深度融合現代信息技術,在此基礎上豐富課程形式、創新人才培養方式,推行多樣化的教學組織模式,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2020 年 12 月 18 日,中宣部、教育部頒布《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創新教學方法,推動思政課在改進中加強、在創新中提高”。由此可見,信息時代課堂教學變革的根本目標是利用信息技術構建的教與學環境,打造智慧教室環境下,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改變傳統的線下的教學,實行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是思政課改革的必然趨勢。
“所謂混合式教學模式,主要指信息時代通過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完成網絡教學空間的構建,將現代信息化技術與傳統課堂教學進行有機結合,根據不同類型學習者的需求對教學功能和環節重新劃分,同步開展線上線下教學”。單一的線上或線下的課程改革都有一定的局限,而這種教學方式可以使線上與線下兩種教學方式的優點得以充分發揮和應用,進一步拓展教學功能,使教學模式更加靈活,有利于教學個性化水平的提升,對改善教學效果具有重要意義。智慧教室環境下思政課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研究,我們選著利用學習平臺:QQ,微信,有課平臺,學習通等軟件,通過教師線上、線下學習任務布置,引導和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課前———課中———課后”三段模式開展混合式教學。
思政課線上與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無論是課前,課中,課后,都有明確的目標邏輯,首先一定要考慮以學習成果為導向,教學明確目標和學習目標。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五門課程具有清晰明確的知識達成目標、能力建設目標和情感認同目標。因此在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構建上以OBE 理念,結合學生學習能力和認知能力,圍繞學生學習效果的達成度,混合式教學方法通過線上理論學習,線下學生課堂參與,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過程中達成學生學習效果。
思政課混合式教學的組織實施過程,教師在“課前”針對教學內容布置在線視頻學習任務,學生課前觀看在線視頻,完成了思政課課程知識點的預習。根據教學進度,布置在線學習內容;根據教學內容發布話題討論,教師課前關注學生預習情況,通過在線督促學生學習。線下課堂根據視頻內容設置問題,檢測學生學習效果。《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門課程以第二章:“新民主主義革命”為例,本章課前預習要完成對近代史新民主主義革命經過的回顧,因此課前預習我會在學習同系統里放入視頻:復興之路第二集,要求同學們提前觀看,并發表觀后感。思考:回顧了近代中國的血淚史后,你有什么樣的感想,對與新時代的大學生在學習和工作有什么樣的啟發?
教師在“課中”引導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認識和理解鮮活的“中國故事”,讓學生感受到理論的魅力和價值,使抽象理論回歸生活世界,幫助學生理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成果。師生在互動中產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情感共鳴,增強學生對思政課的認同感。混合式教學賦予學生“說”的空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線上教學內容的預習與作業完成,線下研討發言的壓力,促使學生能夠在課余時間主動學習在線平臺的思政課視頻。在完成線上話題討論以及準備線下課堂的辯論發言提綱過程中,學生為了說得出、說得好,必然主動學習,養成自主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混”的過程中,教師的功能定位是設計與引導。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以對分課堂的形式給到學習獨學和思考的空間,引發學生思考與發言。《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以第二章為例設計一個課內線下對分課堂:(1)課程導入-5分鐘,以問題的方式檢驗課前線上預習內容:近代中國遭受了哪些屈辱?(2)講師精講-20分鐘,近代中國的國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怎樣一步步形成的。(3)獨學思考-10分鐘,中國革命的時代特征。(4)交流互學-10分鐘,填“亮考幫”表(搜集日本對中國殖民統治相關資料、國家公祭日設立的目的)。
混合式教學“課后”,在互聯網學生學習平臺發布話題討論,鞏固和檢測在線視頻知識點學習效果,引發學生自主思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同樣以近現代史綱要課第六章為例,在課中授課結束后,教師會提前在有課平臺上發布10個練習題,學生利用課下時間完成練習題,有不懂的題,通過看書查找解決問題,完成對本章知識的鞏固,吸收,消化。
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具體實踐中,教師一定要注意以下問題:(1)對學生線上學習的督促與考查,同時注意一定要有與學生的互動。學生在線學習不是放任的,不能可學可不學,教師要在線下上課時檢查線上學習效果。教師通過投屏彈幕,發布題目,自由發言做好線上與線下教學任務的分工。如果把線上教學視頻資源比作珍珠,那么線下教學是就是串起珍珠的“線”。教師要充分發揮“線”的功能,串起思政課教學質量的精美“項鏈”。(2)線下課堂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度,教師要做充分設計,善于組織,同時要給到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筆者認為思政課線下課堂的教學,可以采用對分課堂結合體驗式教學的教學形式,對分簡單理解就是把時間和權力給一部分給學生;教師在精講的基礎上,注意留白,引發學生的學生的獨學與思考,討論探究,最后在個人組內班內逐步解決問題,內化知識。線下課堂的體驗式教學:例如辯論賽,知識競賽,微視頻的拍攝的,新聞主播,甚至是情景教學等都可以帶到線下課堂。盡量讓每個學生參與發言。線下拓展課程的寬度和深度。在線視頻已經傳授了思政課的基礎知識點,線下教師應該精講重點問題,解決難點問題,增加思政理論的原著內容,“深”在原著中挖掘馬克思主義理論內涵和時代價值;“寬”在旁征博引,用以解釋理論和用理論解釋現實問題。最后,課后鞏固一定要及時,當堂課程血絲內容的相關補充視頻放到有課平臺上,課后練習題可以課上或者課下做,但一定要及時評講,查漏補缺。
最后在思政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下應注重課程考核和教學評價: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程考核應把線上學習納入到考核中,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同時兼顧里路知識的考核。提高評價體系的科學合理性,實現全過程評價。評價中主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線上學習評價,學生的線上學習老師要隨時督促,要分析和評價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性。鼓勵和肯定參與度高的學生。(2)學生課堂表現評價,可以評價學生在對分課堂討論環節的參與度,或者體驗式合作項目整合合作意識。教師應通過小組合作、競爭等方式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重點分析學生在混合模式下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要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3)期末理論考核評價,重在考核學生對理論知識點的掌握和應用。
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背景下思政課運用過程考核+期末考試的方式科學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例如《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這門課過程性考核占50%,期末考試占50%。其中過程性考核由課堂表現和課前線上預習,課后線上答題組成。把線上教學部分納入考核。
綜上新時代民辦高校思政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研究,作為一種新型現代化教學模式研究,充分結合線上線下的教學優勢,綜合解決教育教學過程當中遇到的問題,促進師生間的互動能力,增強了思政課的親和力。對于教師而言,這種教學方式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有助于高等院校思政課教師提升思政課程的教學質量,還可以促進教師提升自我教學能力和儲備專業知識,通過構建完善的教學評價促進課程體系的優化。對于學生而言,這種教學方式靈活,線下學習在時間和空間上學生易把握,學習變得簡單,有利于提高學習興趣,課中線下的對分互動教學,學生能充分的發揮自主性,有利于提高思政課的實效性,增強了學生的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