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俊蘭
摘 ?要:應用信息技術開展智慧學習已經成為當今網絡時代的發展趨勢。本文主要分析利用各種高科技產品開展小學語文智慧化學習的有效途徑,以激發小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提高他們的語文成績,增強小學語文教學實效。
關鍵詞:智慧學習環境;小學語文閱讀課;生成性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32-0137-02
【Abstract】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carry out smart learning has becom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oday's network age.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effective ways of using various high-tech products to carry out the intelligent learning of Chinese in primary schools,in order to stimulate the enthusiasm of Chinese learning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improve their Chinese performance,and enhance the actual effect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Keywords】Smart learning environment;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class;Generative teaching
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不僅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便利,也給教育領域創新發展提供了契機。應用各種先進的科技產品進行語文閱讀課的生成性教學,可以幫助教師熟練掌握并運用各種多媒體教學設備開展教學,增強教師操作智能化設備的能力,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語文教學質量。新穎生動的智能教學工具,牢牢吸引了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使其投入學習中去,提高了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針對當前小學語文閱讀課生成性教學效果并不理想的實際情況,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進行教學模式創新,構建智慧學習環境,提高學生的閱讀思考和理解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智慧學習環境概述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實現了應用各種先進的網絡技術優化教育教學活動的發展目標,推進了教育領域的信息化建設。人們不斷提升對培養學生生成能力的關注和重視,從而在互聯網大數據信息時代下衍生了智慧學習環境這一新概念。智慧學習環境通過感知學習情境,結合學生的學習和能力發展特點,給教育教學活動提供多樣性的學習資源工具,充分提高了學生學習場所的智能化水平。
智慧學習環境通過利用手機、電腦、iPad等先進的信息技術設備,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間的聯系和轉化關系,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助力。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合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課堂教學情境設計,幫助學生呈現多元化逼真教學場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通過在智慧學習環境中,設計各種教學活動,實現了語文閱讀知識間的靈活轉化,更易于學生接受和消化相關知識。智慧學習環境是現代科技的產物,可以給學生提供智慧型的學習空間和環境,幫助他們建立網絡化社交途徑,拓展他們的知識涉獵范圍。
2.語文閱讀課生成性教學內容概述及特征
(1)閱讀課生成性教學內容概述
生成也就是自然形成的主要表現形式,和假設、預設等行為形成對等但并非完全對立的關系。將生成和教學聯合起來構建成一種新的生成性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方式是對原有“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的顛覆和改進,倡導教師在教學環節中加強和學生的互動,促進學生的發展和生成性,培養學生的個性化成長和生命價值。
教師要充分發揮在教學中對學生的教育引導作用,同時注意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生成性教學通過對傳統教學觀念中師生互動溝通效率不高的弊端,促進課堂教學討論和知識的傳遞,讓學生在熱烈的探討中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拓展課堂教學的多樣性發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發現各種隱藏的生成性信息,讓學生感覺到語文閱讀學習更加鮮活、生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閱讀課生成性教學應具備的基本特征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有效性需要具備以下幾個特征。
第一,語文基礎能力。各種基礎性知識和學習技能,是幫助學生主動生成積極學習態度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必備前提之一。教師需要明確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閱讀學習能力和濃厚學習興趣的基礎階段和最佳時期。教師應在學生具備基礎性淺顯閱讀能力的基礎上,開發學生的閱讀生成性能力,通過生成性教學,培養學生的生成性閱讀習慣和興趣,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他們以后的學習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比如,小學語文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上,使用多媒體信息設備為學生播放各種閱讀作品動畫形式的介紹,激發小學生對作品的好奇心,教師還要適時對學生進行詢問,了解他們的觀感,培養他們閱讀的熱情和積極性。
第二,語文綜合能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僅注重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還培養了小學生的識字、寫字等能力,促進了他們的綜合素質能力發展。小學語文教材是多個知識板塊的匯集,這就需要教師在開展閱讀生成性教學的時候,融合各個板塊的語文知識,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比如,在學到五年級上冊《太陽》這篇課文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摘抄文章中的陌生文字,引導學生學習生字表中的生字、結合生字在文章中的用法,幫助學生加深對生字和文章意思的理解,培養學生的邏輯和抽象思維能力,讓學生形成比較系統的認知發展觀念,在提升他們閱讀理解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促進他們的綜合能力提升。
第三,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生成性的培養。創新能力是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能力之一。教師根據學生在課堂中的對話和生成性效果,應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在對話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實現動態化教學。對話是閱讀教學的主要形式,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平等對話,努力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比如,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對話情境,并結合學生的投入點引導學生開展與文本的對話,讓他們表達出自己的閱讀體會和感想,并就閱讀對話進行深入思考,教師要思考在閱讀對話過程中,是否有新的生成性對話教學內容,如何利用對話提升生成性教學的質量和效果,促進學生創新性思維能力的發展。
3.小學語文閱讀課生成性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概念不清晰
在開展閱讀生成性教學時,小學語文教師要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和多樣性的教學內容,增加閱讀教學課堂的趣味性、智慧性和創新性。教師、學生和教學文本間的關聯關系是生產性教學需要嚴格關注的。但當前小學語文課程教學和生成性教學模式融合還存在一定問題,很多語文教師和相關教學工作者認為,學生的個體思維和外部課堂的各種突發情況是影響生成性教學的主要因素。因此,他們把教學活動的側重點放在課堂形式的組織和教學互動,從而使閱讀課的教學質量得不到有效保障。
(2)教學形式僵化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培養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和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教學模式。但當前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程并沒有充分發揮出對學生各種素質能力的培養作用,往往成為了小學語文教師發揮的主場,采用固有的形式化的教學內容,不僅對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無益,而且還阻礙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如果沒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思路和想法,只是機械化地開展僵化的生成性教學,導致最終的語文閱讀教學和實際教學目標發生偏離,無法發揮出閱讀教學的精髓。
(3)不重視課堂教學方式的優化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注重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意識和獨立思考能力,就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當前我國小學語文教師往往把小組合作閱讀討論形式作為一種重要的閱讀教學方式之一。這種教學形式需要教師發揮出自己在閱讀討論中的教育和引導作用,需要教師提前優化教案,以便在課堂討論中適時引導學生拓展發散思維,提升他們的語言表達和交際能力。
4.智慧學習環境下小學語文閱讀課生成性教學的具體策略
(1)利用多媒體設備資源加強小學生的預習導讀
在開展閱讀課程之前,語文教師通常都會給學生布置課前預習導讀任務,讓學生對即將開始的閱讀課程有個基本了解,借以提高語文閱讀課堂教學的效率,為教師的生成性教學奠定良好的預習基礎。
比如,在學到部編版二年級下冊的《一匹出色的馬》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課前錄制配音漫畫或視頻,并在配音中對需要注意的知識點進行著重解讀,然后以電子輔助教材的形式推送給學生,方便學生自主安排課文導讀預習時間。教師應用生動有趣的多媒體形式對教材內容進行生成性教學講解,合理利用學生對信息媒質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為后續的課堂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并拓寬學生的知識范圍和思維能力。
(2)利用互聯網資源豐富語文閱讀教學內容
在當前的智慧學習環境中,網絡共享資源相當豐富,可以在學習平臺上便捷地查詢到需要的知識內容,教師就可以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充分應用智慧平臺的資源優勢,合理選擇網絡素材豐富和拓展語文教材內容,增加學生的知識和見聞,拓展他們的思維領域。并不斷優化教學方式方法,為學生展示新穎的教學素材和教學模式,牢牢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和探索欲望,引導學生進行學習交流。教師通過建立的智慧學習環境平臺,清楚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態和情況,便于在后期的教學中根據學生情況進行智能化管理,從而不斷探索更加高效的語文閱讀教學模式,促進班級整體閱讀水平的逐步提高。
比如,在學到部編版五年級課文《圓明園的毀滅》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講解清末我國的社會和軍事發展狀況,讓學生對八國聯軍搶奪圓明園文物瑰寶,破壞這一歷史珍貴文物建筑罪行發生的歷史背景,并了解圓明園對中國乃至世界歷史文化發展的瑰寶意義。教師通過對圓明園相關知識的拓展延伸講解,幫助學生了解圓明園被毀壞的歷史背景,明白清政府的腐敗和軟弱給國家、人民帶來的屈辱和經濟、文化損失。讓學生樹立學好文化知識,報效祖國,促進祖國的強盛、繁榮發展的決心和使命意識。
(3)應用電子教具強化閱讀綜合分析能力
在智慧學習環境下,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發揮多媒體電子教具對閱讀課程的輔助作用,提升閱讀教學的效率。在實際教學中,要求全體學生進行可視化閱讀,并合理評價他們的閱讀狀態。并據此開展后續教學。比如,在進行圓明園的毀滅時,教師提前設置好問題,讓學生探討總結答案,如圓明園對世界文化發展的意義,它有哪些珍貴的文物價值,八國聯軍是怎樣對待圓明園中的奇珍異寶和建筑的?教師根據學生可視性閱讀情況,有效地利用電子教材開展探究分析,在分析總結中幫助學生提高綜合分析能力。
(4)構建活躍融洽的教學氛圍
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和性格發展特點,結合他們對電子產品的興趣,創設智慧學習模式,構建活躍融洽的語文閱讀教學氛圍。因此,要求教師必須找準學生對閱讀學習的興趣點,用學生易于接受的智慧學習模式開展教學活動。比如,以小組協作或多媒體軟件作為教學的輔助教具,構建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提高他們的語文閱讀成績和語文知識水平,借以完成語文教學任務,提升語文教學成效。
5.結語
總而言之,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給教育領域的創新改革帶來了便利。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好電子智能產品,創建良好的智慧學習環境,并有效利用智慧學習模式開展語文閱讀課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對語文閱讀學習的自主性,應用電子教材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導讀,增加和拓展課文知識范疇,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他們各種綜合素質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升語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漆茂喜.智慧學習環境下小學語文閱讀課生成性教學路徑的探究[J].學周刊,2021(07):56-57.
[2]徐林敏.淺析智慧學習環境下的小學語文閱讀課生成性教學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