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家藝
山東師范大學 體育學院,山東 濟南 250358
當前,通過體育高考是考生進入高校的一個重要途徑。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各省所采取的體育高考考試模式各不相同。到目前為止,山東省一直實施“身體素質+專項”的考試模式。該模式下體育測試內容較多、難度較大,主要以考察考生的身體素質、專項基本素質以及專項基本技能。[1]
山東省體育高考專項考試項目為1項:考生可在田徑(不包含100米)、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體操、武術等項目中選擇。專項考試滿分為40分,占總分的40%。專項考試的設立,促使考生進行長時間的專項訓練,所以在進入大學之前就擁有一定的專業基礎,進入高校后再進行深入學習,便有一技之長。[2]山東省體育高考基本素質考試項目每年將會從100米、800米、原地推鉛球、后拋實心球、立定跳遠、立定三級跳遠、折返跑等7個項目中選取3個項目進行考試。基本素質考試各項目為20分,滿分為60分,占總分的60%。(1)100米為速度素質項目,可以很好的反映學生快速運動的能力、學生運動時加速度能力和最大速度的能力。近十年來,該項目每年必考。(2)800米為耐力素質項目,主要考察學生長時間保持特定強度或動作質量的能力,或在一定時間內承受更高強度的能力。近十年未曾選取過該項目。(3)原地推鉛球、后拋實心球為力量素質項目,主要考察學生的身體上肢力量能力。近十年來主要選取原地推鉛球項目,后拋實心球未曾被選取過。(4)立定跳遠、立定三級跳遠為爆發力素質項目,主要考察的是考生的身體下肢力量能力,是集彈跳、爆發力、身體的協調性和技術等方面的身體素質于一體的考察項目。近十年主要選取立定跳遠為考試項目,立定三級跳遠只被選取為一次作為考試項目。(5)折返跑為靈敏性素質項目,主要考察考生迅速、準確、協調、靈活地完成動作的能力。近十年來,折返跑未曾被選取為考試項目。近年來,山東省體育高考設置考察速度素質的項目為100米,考察上肢力量素質的項目為原地推鉛球,考察下肢力量素質的項目為立定跳遠。設置的項目中,并沒有考察柔韌素質的項目。速度、力量、靈敏、和耐力類身體素質測試項目是我國體育專業招生考試中較為理想的項目,其中,力量、速度和靈敏素質最為重要,是考生學習新體育技能的基礎。[3]
2010年—2020年期間,山東省體育高考基本素質考試項目只在2012年時更改過一次,將常選取的立定跳遠項目改為了立定三級跳遠項目,其余年份的基本素質考試項目均未改動,為100米、立定跳遠和原地推鉛球。體育高考基本素質考試項目不宜經常變來變去,只要能夠面向基礎體育教育教學,能夠真實的客觀的反映出學生的實際水平,那么設置的項目就是科學的。[4]基本素質考試項目設置不穩定,教練員和考生們在備考方面會比較乏力,訓練時比較盲目,需要分散較多的時間與精力,各方面素質也不會提升特別快、特別明顯。但是近十年來,只有2012年改過一次基本素質考試項目,其他年份的基本素質考試項目未曾變動,這代表著現階段山東省體育高考發展比較穩定。但體育高考考試項目并不是永久不變的,而是應不斷的順應社會的發展,表現出很強的時代性。[5]
從圖1中可以看出,山東省體育高考測試考試合格線在2010年到2020年間,總體上是呈現上升趨勢的。其中,2010年-2012年三年期間,合格線一直未變動為60分,在2013年合格線降至近十年來的最低分55分,在2014年有所提升,達到了62分,但是2015年又降到了的60分。從2015年起,至2020年,合格線每年均有所提高,在2020來迎來了近十年最高合格線79分。近十年來,體育高考專業測試合格線從2013年的55分,提至2020年的79分,短短數十年期間,分數線提高了整整24分之多,結合當今時代的體育大背景和考試的政策可以分析出其變化原因。

圖1 近十年山東省體育高考專業測試合規線變化趨勢
1995年《全民健身計劃綱要》指出,全國人民是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對象,青少年和兒童是計劃實施的重點。學校要努力做好學校體育工作,奠定學生終身體育的基礎,提高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搞好升學考試體育的試點,使其更加完善。[6]2011年國務院發布了全民健身計劃(2011-2015)的通知,其主要目標任務是,到2015為提高謀劃新時期的全民健身發展規劃,更好貫徹落實國家體育發展戰略。學校應積極落實計劃要求,使資源得到有效利用,開展多式多樣的體育活動,為學生的體育發展提供幫助。2016年國務院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其明確指出到2020年,普遍增強群眾的體育健身意識,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明顯增加。《計劃》為了使目標任務順利實現,從資金投入、人才隊伍培養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實現國民體育的基礎在于學校體育教學活動,而要想實現全面健身計劃,首先要加強的就是學校體育。[7]全民健身計劃日益完善,95年和11年的兩個計劃取得初步成效后,16年的計劃顯得成熟完善了很多。在全民健身計劃下,不管是政策、學校體育地位、社會體育氣氛、學校領導重視和接受程度、學校的基礎設施、資金投入等方面均有所提升,學校也提高了對體育人才的培養意識,在如此優越的外界環境下,體育生們的身體素質也有所提升。學校體育與大眾體育相互促進,隨著計劃的深入實施,學校體育迅速發展,學生們的身體素質提升明顯,夯實了體育高考考生們的身體素質基礎,這就不難看出專業測試合格線在16年-20年間為何升高如此之快。
2.2.1 重視程度的改變
體育教師認為文化課學習和體育訓練是同樣重要的,而考生們認為體育訓練是要比文化課學習更重要。[8]而山東省普通高校體育專業考試政策在2018年改革后,專業成績和文化成績只要達到了最低分數線,就可以填報志愿,且錄取時只看最后的綜合分,這就增加了體育專業考試成績的比重,似乎文化成績已經拉不開考生們之間的差距,專業成績每提高1分相當于文化成績提高17.5分。專業成績的重要程度不言而明,所以教練與考生們都把重點放在了體育訓練上,而忽視了文化課的學習。訓練效果直接取決于訓練負荷和強度,由于對體育專業考試成績的重視程度提高,教練員安排體育生們進行訓練的時間增多,訓練負荷和強度增大,體育生們的訓練也就更系統更全面,身體素質和專項能力提升也越快,上限也越高。而在2020年山東省實施新高考以后,取消了文理分科,學生們可以自由組合科目參加高考。這一年體育專業更是不設置文化成績最低分數線,只要達到體育專業合格線,就可以填報志愿,且最后錄取只看綜合分排名。文化成績跟體育專業考試成績相比顯得越來越不重要,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是體育專業考試成績的高低。
2.2.2 合格人數比例的改變
在2018年以前,根據考生的體育專業考試成績,按合格人數不超過招生計劃2.5倍的比例確定專業合格分數線,而在2018年-2020年,則是根據考生的體育專業考試成績,按合格人數不超過招生計劃2倍的比例確定專業合格分數線。合格人數由原來招生計劃的2.5倍縮減為2倍也是體育高考專業考試合格分數線提高的重要原因。
以2016-2020年的體育高考人數變化可以推測出近十年體育高考人數變化整體上是呈上升趨勢的。從圖2可看出,體育高考專業測試合格線與體育高考人數呈正相關,一般來講,人數增多,合格線會隨之上升;反之,人數減少,合格線會隨之下降。

圖2 近五年體育高考人數變化趨勢
目前山東省、遼寧省和河南省等13個省份采用“身體素質+專項”的體育高考術科模式。表1可見,將山東省、遼寧省和河南省三個省份的男子100米和原地推鉛球項目評分標準進行對比,同樣的滿分值情況下,男子100米項目滿分標準要求最高的是河南省的11秒54,其次是遼寧省的11秒74,標準最低是的山東省的12秒04。男子原地推鉛球項目,遼寧省和河南省都是12米為滿分標準,而山東省滿分標準為11米7。

表1 評分標準比較表
通過對比可見,山東省的基本素質評分標準低于其他省份,較其他省份考生而言,相同的成績下,山東考生較更容易就可以拿到分數,這也是山東省體育高考專業測試合格線越來越高的重要原因之一。體育專業學生質量的高低取決于評價生源質量測試項目的評分標準,對測試項目的評分標準進行系統、科學的研究與探討,使評分標準進一步完善,提高中學體育訓練規范化,從而深化教育改革。[9]
考生的高考成績必須要達到本省體育專業文化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以上。考生填報完志愿以后,先根據考生所填報的專業志愿以及其文化成績,按專業招生計劃1:1.5的比例向學校進行投檔,然后學校按這些所投檔過來的考生的專業成績進行錄取。
2018年開始,改變了傳統的錄取方法。首先,考生的文化成績、專業成績均需要達到錄取最低分數線(2020年則是綜合成績、專業成績均達到要求)。然后,根據考生所填報的志愿和平行志愿投檔的原則,按照學校該專業招生計劃數1:1的比例和考生的文化成績與專業成績折合出來的綜合分從高到低的順序進行投檔。其中,綜合分的專業成績占比重70%,文化成績占比重30%。計算公式為:綜合分=專業成績x750/100x70%+文化成績x30%。
在改革之前,阻礙體育生們進入高校繼續深入學習的絕大部分因素就是文化課。很大部分體育生體育成績不錯,但是文化成績卻達不到最低文化分數線。因為他們本身就對體育訓練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對文化課并不重視。還有很大一部分報考體育專業的學生是上了高二或高三以后才進行體育訓練的,訓練周期相對較短,體育基本素質較差。[10]這類學生只是通過體育上一所大學,并不一定是真的喜歡體育熱愛體育,而是因為如果只憑自己的文化成績不夠上一所好的大學,通過體育高考的話,就很容易步入理想的大學,其畢業后很大機率不會進入體育行業。
改革后,加大了對體育技能的要求,也提高了學生們對體育訓練周期的重視,打消了學生們“半路出家練體育”的念頭,使學生們從高一階段甚至是更早時期就認定體育之路,樹立良好的體育意識,從而具有良好的體育基礎。但是提高了體育訓練在考生們心中的重量,同時降低了文化課在考生們心中的比重。教練員是體育生的直接管理者,對體育生的全面發展起著重要作用,教練員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采用合理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體育訓練和學習文化課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活動中學到知識。在體育成績提高的同時,也要使文化成績同步提高,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
(1)近年來,山東省的體育高考在基本素質項目設置方面趨于穩定,考生們在備考時有非常明確的方面與目標。(2)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體育高考政策的改變、報名人數的增加以及項目評分標準偏低導致專業測試合格線逐年提高。(3)山東省最新的體育專業投檔方法更加傾向于選拔專項技能和身體素質優秀的學生,對于文化成績不做過多要求。
(1)鼓勵學生高中階段選擇文科類科目,合理控制文化成績分數線。高校體育專業學生中選擇繼續攻讀研究生的學生居多,所以,就體育專業學生的學業發展而言,建議高校對體育專業學生高中階段的選科做出要求,以選擇文科類科目為主。并適當提高體育類文化成績分數線,培養高素質高技能型體育人才。(2)提高項目評分標準,鑄造過硬身體素質。測試項目評分標準偏低,導致合格線的提高和滿分考生頻頻出現的現象。適當提高測試項目的評分標準,給予學生一定的壓力和動機,使學生們在訓練時加大訓練負荷和訓練強度,為今后生活和工作中體育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3)基本素質測試在穩定中尋求發展,力求體育高考政策更加完善。基本素質考試項目穩定,教練員和考生們在進行體育訓練時有很強的目標性與針對性,也早就形成一套完整的訓練體系,使考生們更好的發揮出自己的真實水平。在穩定的同時,也要使測試內容更為全面,進一步提高考生整體素質水平,使選拔更為合理有意義,從而進一步完善體育高考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