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鵬智
新時代的發展,使新聞工作面臨更多的挑戰,在新媒體快速發展的社會環境下,傳統新聞媒體也應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不斷強化新聞創新,深入發掘受眾密切關心及喜聞樂見的新聞,這樣才能使新聞產生更大的影響力,更受人們的歡迎和關注。因此新聞編輯應結合新時代的新形勢和新要求,發掘更具價值的新聞信息,提升新聞節目的質量,為受眾呈現更有意義的新聞內容。
信息采集是新聞編輯流程的第一步,在信息采集過程中要注重保障信息的真實性與合法性,同時還要注重采集受眾密切關注及喜聞樂見的信息。信息采集者要更多地深入到群眾中,及時掌握第一手資料,這樣獲得的信息更具人情味,同時也更接地氣,更容易被受眾接受。信息采集要多從受眾需求出發,采集那些受眾關注和感興趣的內容,避免形式主義與嘩眾取寵,以免導致新聞內容華而不實,影響新聞質量。
完成信息采集后,需要對其進行整合。在新時代背景下,信息傳播渠道更加廣泛,同時信息傳播速度更快。為了保障新聞的及時性,需要在保障新聞信息準確性的基礎上,提升資料信息整合效果。資料信息整合需要對采集的信息進行編輯與規劃,使其符合新聞板塊或節目的風格與特點。
在新聞信息采集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煩瑣的信息,同時也會出現重復性信息等,這些信息資料不能直接用于新聞節目中,需要新聞編輯對其進行重新整合,并融入客觀、科學的評價和說明等內容,幫助受眾更好地了解新聞信息。與此同時,為了提升新聞信息的完整性與邏輯性,在新聞策劃過程中還可以借助影像及圖片等手段,營造出聲情并茂的氛圍,這樣才能引起受眾的強烈共鳴,得到受眾的認可。
新聞影響力較大,因此新聞編輯工作應充分發揮新聞的這方面優勢,加強輿論引導,積極宣傳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同時彰顯社會正能量。在新聞編輯過程中,需要秉持客觀與公正的原則,不摻雜個人情感與主觀意識,確保新聞的客觀性、真實性。新聞要體現人民群眾的意愿,將新聞打造成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傳聲筒,同時也是人民群眾訴求的發聲器。這樣一來,既能提升人民群眾對新聞的參與度,同時也能增強新聞節目的影響力。在提升新聞輿論引導作用的同時,要確保新聞能夠代表人民群眾的立場。
已報道的新聞并不意味著喪失價值,通過深入挖掘和整合編輯,依然能夠提煉出有價值和有意義的信息。這樣一來,既能豐富新聞素材,也能增強新聞報道的深度與廣度。在新聞編輯過程中,新聞編輯要善于整合已報道的新聞,尤其要密切關注那些已報道的熱點話題,對其進行深入挖掘,對熱點事件后續進展進行追蹤,對挖掘到的新聞素材進行再創作,重新編輯和報道,將其打造成為新的熱點。對已報道的新聞進行編輯整合,要注重對其深度加工,要將新聞事件的前因后果徹徹底底挖掘出來,并通過整合報道呈現給受眾。在深度報道過程中,還可以更多地融入人民群眾的觀點與意見,這樣既能充分彰顯新聞報道的意義,也能增強民眾的參與度,同時也能使新聞節目更接地氣。除此之外,編輯整合已報道的新聞,不僅要密切關注熱點話題,還要認識到普通新聞的重要價值,通過追蹤新聞進展等方式對普通新聞進行跟蹤報道,這既能彰顯新聞的社會責任,也能充分發揮出已報道的普通新聞的價值。
在新時代背景下,人們獲取新聞信息的渠道更加廣泛。同一新聞事件,往往新媒體會進行報道,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也會進行報道。但是對于受眾而言,無論通過哪種方式獲取的新聞信息都基本相同,這是因為各種媒體的報道內容大同小異。針對這種情況,新聞編輯可以從其他媒體中發掘新聞素材,并對其進行加工整合,以更加新穎的方式和獨特的角度進行報道,以便更好地滿足受眾的個性化需求。例如,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完成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對這一新聞,各大媒體紛紛進行了報道,新聞編輯可以在報道相關新聞的過程中加入圖解,幫助受眾了解火箭發射細節、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對接的難點等,讓受眾加深對新聞內容的了解。
在新時代背景下,網絡得到了廣泛應用,網絡中存在著大量的新聞素材,因此新聞編輯應將網絡作為發掘新聞素材的主要渠道,善于發掘網絡新聞素材。在網絡環境下,網民不僅僅是新聞信息的接收者,同時也是新聞信息的發布者和傳播者,并且網民所發布和傳播的新聞信息中,不乏大量有價值、有意義的新聞信息。因此新聞編輯應從網絡論壇、微博、貼吧中發掘和整合新聞信息,并對其進行編輯加工,作為新聞素材進行播報。要密切關注網絡熱搜,熱搜內容均是民眾密切關注的內容,對這部分內容進行編輯加工并進行播報,可以使新聞更具吸引力和影響力。
新時代背景下,信息傳播渠道更加多樣化。為保障新聞質量,需要新聞編輯提升自身的新聞發掘能力,廣泛發掘新聞素材,充實新聞內容,提升新聞質量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