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 偉
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互聯網給信息傳播環境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依托于技術的發展,媒體融合也逐漸成為必然趨勢。媒體融合是指不同的媒介形態在內容、傳播渠道和媒介終端等方面的融合。在內容方面,利用數字技術可以對海量信息進行優化。在媒介上,各種平臺、終端匯聚融合,不同媒介優勢互補,發展為新的媒體形態。例如,傳統媒體中的報紙、雜志可以與新媒體融合,從而形成網絡電子報、電子雜志等新的媒介形態。近幾年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各傳統媒體為了增強競爭力不斷加強與網絡媒體終端的融合發展。
在媒體融合技術深度發展的過程中,傳媒行業逐漸呈現出以下幾個方面的新特征。第一,“融合矩陣格局”已經逐步呈現,多數傳統媒體已經構建了集合報紙、網站、客戶端、微博、微信群五大終端的方陣,實現了全媒體轉型。各傳統媒體在“N微N端”的矩陣格局中實現了多重聯動的傳播效應,顯示出融合傳播的優勢。第二,跨界融合不斷深入,資源整合助推了“內容+”的實現。傳媒行業與多行業進行深度融合,有利于雙方資源的整合優化,使優質內容的傳播效果達到最大化。媒體與其他行業的跨界合作不僅能夠促進平臺的轉型發展,而且還能幫助其他行業實現價值增值,拓寬各領域的信息分發渠道。第三,媒體向移動端的融合發展能夠實現媒體與用戶之間交互的升級。近幾年來,各傳統媒體積極利用新媒體,進行移動直播,增強了互動功能,實現了信息傳播者與接收者之間的雙向互動。媒體融合呈現出來的特點反映出我國傳播格局的動態發展,只有準確把握媒體融合的進程和特征,新聞工作者才能找準自己的工作方向。
新聞采編工作者是在新聞媒體行業中負責采訪、寫作、編輯、評論以及發行的工作人員,在新聞生產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傳統媒體行業對新聞采編人員有著多方面的工作要求,例如縝密的思維能力、較強的表達能力、敏銳的新聞發掘能力、對新聞價值的判斷能力等。但在媒體融合時代背景下,各種形態的新媒體逐漸登上新聞生產的舞臺,這就對新聞采編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媒體融合時代背景下的新聞采編人員不僅要達到傳統媒體時代的各項要求,還要掌握融合理念,不斷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新聞采編人員既要提高新聞采編水平,還要加強對新媒體社交網絡中新聞熱點的挖掘以及各種新媒體渠道的信息推廣。只有這樣,新聞媒體發布出來的新聞內容才能引起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在媒體融合轉型的過程中,新聞采編人員要始終堅守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準則,具備社會責任感,真實客觀地反映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贏得社會公眾的信任。另外,在媒體融合發展的大環境下,新聞生產方式也發生很大改變。這就需要采編人員熟練掌握各種新聞編輯軟件的使用方法以及多媒體平臺的運作模式。只有這樣,新聞采編人員才能準確把握不同媒介平臺受眾的閱讀喜好,從而有所側重地挖掘并發布受眾感興趣的新聞,實現新聞傳播效果的最大化。
在媒體融合的過程中,新聞生產的信息化程度不斷加深,這對于新聞采編人員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新聞采編人員在角色轉型的過程中會遇到各方面的困難和瓶頸,需要一一去克服。
1.媒體平臺運營困境。在媒體融合發展的過程中,傳統媒體行業的采編人員需要擺脫原有工作觀念的限制,及時掌握各種新型媒體形態的操作方式和工作理念。與傳統的媒體行業不同,新型媒體平臺更加注重對受眾體驗感和參與感的考慮。這就要求新聞采編人員不斷增強自身的創新能力以及對新興媒體的學習意識,要長期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去挖掘社會中存在的新鮮事物,從而生產出更有價值的新聞。在媒體融合的背景下,全媒體的綜合性應用能力對于新聞采編人員來說十分重要。在融媒體的運營過程中,新聞采編人員需要完成多方面的工作,掌握媒體平臺運營過程中的工作技巧,熟悉新聞生產的每個環節。
2.新聞事件剖析困境。當前社會中,冗余的信息充斥在每一個人周圍。新聞采編人員必須以更加敏銳的目光去挖掘更有新聞價值的事件,并且要更加深入地剖析新聞事件的內涵,從而生產出更加優質的新聞內容。但新型融合媒體平臺所承載的新聞類型與傳統的媒體所生產的新聞類型有所不同,這種文體上的轉型對于新聞采編人員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媒體融合時代下的新聞采編人員應當爭做新聞內容產品方面的專家,熟悉掌握不同平臺在受眾需求方面存在的差異性,提供更有針對性的內容。針對媒體融合過程中出現的同質化問題,新聞采編人員需要不斷強化對新聞事件的剖析能力,從多元化的角度對新聞事件進行解讀,并采用緊跟潮流的媒體技術手段去呈現新聞內容,從而滿足融合媒體環境下受眾的信息獲取需求。
在媒體融合不斷深入的過程中,新聞采編人員面臨的形勢也發生了巨大轉變,僅憑傳統工作理念很難滿足實際工作要求。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新聞報道的影響力,有針對性地滿足受眾的信息獲取需求,新聞采編人員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努力完成角色轉型:
1.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盡管媒體融合給新聞生產帶來了很多新的挑戰,但是傳統的新聞生產理念和方式依然具有一定的價值。新聞采編人員在角色轉型過程中應當充分發揮傳統理念的優勢,在此基礎上展開創新。新聞采編人員在新聞生產的過程中不僅要確保新聞的真實性、客觀性,還要更加注重新聞的新穎性,使新聞內容更加符合受眾的審美需求。除此以外,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碎片化信息充斥在各大媒體平臺上,給受眾帶來了很大的信息焦慮。這就需要新聞采編人員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提高新聞稿件的質量,從而避免虛假新聞、無用信息的泛濫傳播。
2.轉型成為復合型全媒體人才。在傳統媒體中,新聞采編人員只需要完成特定媒體平臺的采寫編評等新聞創作工作即可。但在媒體融合時代背景下,媒介平臺之間的界限被打破,新聞采編人員只有具備全媒體業務能力才能高效地完成新聞創作工作。新聞采編人員要想轉型成為復合型的全媒體人才就需要深入新聞現場,利用多種技術設備進行多維信息的收集,然后使用不同的媒介終端展開多樣化的新聞產品制作。在角色轉變的過程中,新聞采編人員還需要把自己變成信息服務者,即利用先進的數字信息抓取技術,獲知受眾的興趣所在,并根據受眾的信息獲取需求來有針對性地提供信息產品,從而提升用戶黏性。在信息冗余的大數據時代,新聞采編人員更需要在海量信息中抓取出真正有價值的新聞信息,為受眾提供契合其興趣點的新聞。
3.遵守新聞傳播規律。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信息的傳播速度越來越快,人們所接觸到的信息也越來越繁雜瑣碎。在繁雜的信息海洋中存在著各種虛假、夸大的信息,受眾往往難以篩選辨認,這就對新聞采編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聞采編人員在以網絡信息為素材進行新聞創作時需要嚴格把關,盡可能提升自身的事物分辨能力,嚴格遵守新聞傳播規律來制作新聞。新聞采編人員在審查新聞稿件時要擦亮眼睛,以嚴謹的態度從根源上切斷虛假信息在更大范圍內傳播的途徑。
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極大地推動了媒體融合的進程,但也帶來了很多未知因素。新聞采編工作人員在角色轉型的過程中需要不斷思考探索自身該如何在媒體融合時代背景下創作更加優質的新聞。總而言之,新聞采編人員要不斷加強對自身職業素養及責任觀念的鍛煉,在保證新聞真實性的前提下采用新穎的方式來編寫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