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寧
編輯處理是電視節目走向觀眾最為關鍵的一環,它直接影響電視節目的最終呈現效果,關系到電視節目的收視率、用戶滿意度。常規的編輯處理是各種素材元素的有機整合,并在整合的基礎上進行二次創作,從而推出內容精練、畫面聲效配合到位的作品。隨著受眾觀看要求的提升,電視節目后期編輯制作需要推陳出新,不斷提升技術水平。
1.視聽連貫性強。電視節目后期編輯制作時必須考慮受眾的感受,特別是其視聽感受。在劇本題材的素材整理、剪輯處理上,要確保鏡頭有連貫性,避免給受眾造成錯亂感,使受眾保持持續觀看的熱情。在后期編輯中必須換位思考,考慮受眾的感受,去了解受眾喜歡的內容、畫面,有針對性地編輯。
2.科學選擇劇本題材。電視節目后期編輯制作中,編輯人員必須把好劇本題材選擇關。電視節目必須帶給受眾良好的收視體驗。只有準備好劇本題材,且保證內容全面豐富,才能滿足受眾的要求。
3.保持鏡頭的完整性。每個鏡頭都有對應的主題內容,在電視節目制作后期編輯中,既要保證鏡頭主題突出,又要確保鏡頭之間的連貫,確保鏡頭的完整,避免兩個鏡頭之間出現銜接不當的情況。在呈現電視畫面時,要盡可能地一組一組地呈現,如果要特別突出主要情節,在鏡頭剪輯處理時也應合理控制鏡頭重復出現的次數,以保證電視節目的整體美感。
4.確保背景音樂與內容的一致。在電視節目后期編輯制作中,也要考慮背景音樂問題,讓其與電視節目保持協調一致。電視節目后期編輯制作人員要結合節目內容特點去選擇合適的背景音樂。編輯人員應盡可能地融入現場情境,找到能表達節目主題并與畫面相對應的背景音樂。
1.非線性編輯技術。在開展電視節目編輯制作時,要考慮母帶磨損問題,采用非線性編輯技術能讓問題迎刃而解。電視節目后期制作有著固定的流程,它是先將原素材復制到磁帶中,采用非線性編輯技術能有效減少外界不利因素對制作的干擾,使素材完整有效地保存于磁帶中,增強后期視頻編輯制作的靈活性。目前,非線性編輯技術的應用也較為靈活與成熟,其往往與影音特技、字幕技術相結合,帶來節目后期制作的高效高質。電視節目編輯制作中使用非線性編輯技術,也方便剪輯操作,畫面能進行多層重疊,支持高效轉化,確保各環節的有效銜接。非線性編輯技術作為一種先進的編輯技術,實現了視頻與音頻的有效鏈接,給受眾更多的觀感體驗,促進電視節目編輯質量的穩步提升。正是因為非線性編輯技術的應用優勢,所以必須做好該技術的靈活運用。
2.電子模擬特技方式。現階段,電視節目編輯后期制作中應用比較靈活的是電子模擬技術,其屬于高科技產物,主要包括幾個作業環節,比如對節目的藝術加工,使用視頻切換器進行畫面優化處理,并實現不同畫面的連接切換,完成字幕疊加,也支持既定任務的摳像處理。當前,電視節目制作的整體水平不斷提升,多類型的編輯設備也得到了更廣泛的應用。使用電子特技方式去提升節目的整體質量,重點是進行畫面的技術性處理。在電子手段支持下,在視頻切換中實現對視頻圖像的自動化處理,并支持掃畫集、摳像處理。單元處理技術不同,處理效果也不一樣。在電視節目后期制作過程中,借助高質量的錄像設備,使用電子模擬的特技方式,有助于提升編輯制作的整體水平。
3.音樂的選擇。對電視節目后期編輯制作來說,音樂的選擇尤為重要。只有契合電視節目內容的音效和背景音樂,才能增強電視節目的感染力、吸引力,引發受眾的情感共鳴,保證收視率。在音效處理方面應重點關注其與畫面統一的問題,不僅如此,音效還要給予畫面更多的延伸意義,讓音效發揮情感烘托作用。例如,在綜藝節目《厲害了!我的歌》中就綜合運用了各種音效元素,既有現代流行音樂元素,也有傳統的國粹京劇元素。這些元素之間可以靈活組合切換,現代與傳統融合帶給人們不同的音效混搭體驗,增強了節目的效果,最終節目得到良好的收視率。
1.要提升電視節目畫面質感。若電視節目畫面質感比較差,會影響節目的整體觀感和體驗度。編輯人員要具有良好的審美能力,讓畫面編輯與視覺美感高度一致,特別是連續鏡頭跳躍時,可以增加全景鏡頭,以順利實現銜接過渡。編輯人員也應嚴格控制電視節目畫面的停留時間,從而更好地把控節目節奏。
2.要關注電視節目鏡頭處理。把控好電視節目視頻播放節奏,可以增強節目鏡頭的美觀度。編輯人員應從受眾角度分析,根據節目主題突出亮點,讓電視節目形式與內容達到完美契合。
3.要重視電視節目字幕處理。電視節目后期編輯制作的字幕處理,常常是為了彌補視聽信息的缺陷。當前,字幕處理技術越來越先進、越來越高效,字幕處理既可以彌補原有的信息表達缺陷,也可以起到良好的裝飾效果。編輯人員應結合節目的具體內容,增加字幕,使電視節目主題得以全面呈現。
目前,我國電視節目編輯制作已運用了諸多新技術、新設備,使電視節目后期制作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時編輯人員也應該拓展思維、推陳出新,嘗試運用新技術新設備,做好電視節目編輯制作及處理,推出深受觀眾喜愛的高質量的電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