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程光
在電視媒體的發展過程中,電視專題節目一直以來受到大眾的喜愛,而且電視專題節目種類多樣,受眾群體廣泛,不同種類的電視專題節目可以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雖然在不斷的發展中電視專題節目也在不斷完善與創新,但是就目前我國電視專題節目的情況來看,已經無法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不能很好地滿足群眾挑剔的胃口。
為此,作為電視專題節目的策劃人員,需要對電視專題節目進行合理創新,充分了解電視專題節目的受眾需求,結合受眾的特點對選題及節目形式等進行創新。
電視專題節目是電視節目中一種比較受歡迎的節目,而且在不斷的發展中積累了非常龐大的受眾群體。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電視專題節目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為此,需要對電視專題節目的現狀進行了解,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并對其進行優化和創新,保障電視專題節目在新時代下的健康發展。
其一,電視專題節目在策劃及編排的過程中,并未充分結合受眾人群的特點和需求,導致無法充分滿足受眾人群的需求,嚴重影響了電視專題節目的收視率。為此,在進行電視專題節目策劃和創新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對受眾人群的深入了解,在節目策劃過程中知己知彼,提高電視專題節目的質量和收視效果。
其二,電視專題節目選題不夠新穎。現階段,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穩定提升,逐漸加強了對精神生活的追求,對電視專題節目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從目前電視專題節目實際情況來看,其結構和選題千篇一律,缺乏新穎性,這樣久而久之會導致觀眾產生視覺疲勞,進而逐漸會對電視專題節目失去觀看的興趣。
其三,現階段的電視專題節目內容相對膚淺,缺乏文化韻味,這樣不利于我國優秀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為此,在進行電視專題節目策劃和創新的過程中,需要對內容進行創新,注意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在進行電視專題節目的創新之前,作為電視專題節目的策劃人員,需要對該類專題節目的受眾人群有充分的了解,應該意識到電視專題節目的創新目的是為了給受眾人群提供更好的服務,滿足受眾人群的多元化需求。因此,只有全面了解受眾人群,才能為接下來的節目創新指明方向。對受眾人群的了解包括性別、年齡及文化程度、觀看需求等,主要是通過節目交流互動平臺中觀眾所留信息來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電視專題節目策劃人員可以開展有針對性的創新。例如,《每日農經》是一檔比較成功的電視專題節目,它的受眾主要就是農民,節目組了解了農民需求后,在節目中進行農業技術的推廣以及相關知識的普及,從而提高農民的綜合素養。因為針對性強,所以得到目標受眾人群的認可。
一方面,在電視專題節目創新的過程中要注重對結構的合理安排,因為電視專題節目的結構對其最終的播出效果也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為電視專題節目的策劃人員,要結合受眾的邏輯思維來合理安排節目結構,確保節目更具邏輯性。
另一方面,對節目選題也要進行有效優化和創新。千篇一律的選題難免會讓觀眾產生觀看疲勞,久而久之會讓觀眾對電視專題節目失去觀看的興趣。為此,需要電視專題節目策劃人員能夠實時掌握當下社會熱點話題及受眾人群高度關注的話題,對話題進行深度挖掘,不斷提升電視專題節目選題的新穎性,更好地吸引觀眾,提高觀眾觀看的興趣。
目前,一些電視專題節目內容較為膚淺,很多電視專題節目的策劃人一味模仿國外的專題節目,缺乏自己的文化特色,這樣就失去了電視專題節目策劃的意義,不能通過節目的播出來促進我國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為此,在電視專題節目創新過程中,需要提升文化品位,在滿足觀眾基本需求的同時,把優秀的傳統文化融入其中,逐漸提升觀眾的文化素養。同時,要確保文化元素與現代元素的有效融合,使優秀文化與電視專題節目更好地結合。
樣態的創新是節目脫穎而出的重要方式。《中國詩詞大會》雖然也采用了文化類節目習慣使用的競賽方式,但沒有沿用原有的套路和程式,而是在賽事規則上做了創新。一般競賽類節目大多采用一對一的對決方式,《中國詩詞大會》則把規則演變成為一對多,這種“以一敵百”的賽制把原來單線程的競賽升級為多維度,一個簡單的改變使得節目在畫面上更有沖擊力,形式上更有沖突感,也彌補了一百多名選手同時在現場而互動不足的缺陷。同時,這樣的競賽機制可以讓觀眾隨時切入收看,符合現代觀眾“瞬間收視、短暫停留”的收看習慣。
綜上所述,在我國電視媒體的發展中,電視專題節目得到了社會群眾的高度認可。在新時代,為了實現電視專題節目健康穩定發展,需要對其進行科學的策劃和有效的創新,一方面要充分了解受眾人群的特點和需求,另一方面要創新節目結構、選題和節目樣態,注重提升節目文化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