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有色冶金職業技術學院 張力文
我國的新能源行業發展晚,和西方國家比較,技術過于落后。政府為了推動新能源行業的發展,加大扶持力度,給予資金和政策支持,使新能源行業有著更好的發展。
按照會計準則體系可知,政府補助的范圍一般情況下是按照無償性來判斷資金是否屬于政府補助范圍。無償性指的是政府成為投資者,無其他原因向企業投入一定財政資金,企業也無需將財政資金歸還給政府。如果政府對企業的資金投入屬于資本性質,能夠享有企業分配利潤的權益,此種行為屬于有償交易,不作為政府補助內容。政府補助在給予過程中也會有額外條件出現,企業只有符合條件,才能夠通過間接和直接取得兩種方式獲得政府補助。直接取得資產通常分為兩種,即貨幣性和非貨幣性資產,間接取決資產大多數是減征稅收或者免征稅收,返還稅收優惠。在我國的科技項目中,新能源汽車屬于重點項目。從新時代初期,我國相繼出臺了多種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補助方案,通過相關政策幫助新能源汽車企業快速發展。而補助政策大約分為補助萌芽期、補助發展期和補助退坡期。
我國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高度重視,號召新能源汽車和節能戰略結合的理念,加大扶持新能源汽車的力度,從而增加新能源汽車的產量。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兒通常分為三部分,即上游、下游和中游。上游產業鏈包含著原材料,有銅礦、鋁礦和鋰礦等,中游零部件包含了傳動器、減震器、電機和電池等,而下游包括了乘務車、專用車、換電設施和充電設施等。我國陸續出臺了和新能源有關的扶持政策,此些扶持政策的目的是能夠讓企業得到更好發展。因此主要表現為,加大扶持先進企業力度,增加企業核心競爭力。新能源產業也進入了產品新階段,在此階段中,將動力電池的需求量釋放,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重要組成。
我國目前對于技術研發和創新越發重視,因此企業開發和創新研究活動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我國缺少專利保護意識,經常會有搭便車的現象存在。競爭者通過付出一小部分的成本便能夠獲取具有專利技術企業的效益,打消企業研發專利技術的積極性。在此過程出現的政府補助,能夠調動企業開展研發工作的積極性。據調查可知,政府補助雖然未給企業研發帶來幫助,但卻改善了企業的暫時業績,只有企業業績得到提升,才能夠加大研發的力度,進而獲取更多的政府補助資金,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據調查可知,不同行業得到政府的補助情況也不同,新能源汽車產業得到的政府補助概率較高。通常情況下,社會服務業、農林牧漁業等更容易得到政府的幫助,企業也會由于產權性質、規模等差異獲得不同的政府補助資金,但獲得補助概率無法保證,需要按照自身經營規模和產權性質決定。由此可證明,在政府補助中,企業特征也是主要的影響因素。
政府補助對新能源汽車企業的創新能力、財務業績和非財務業績有著重要的影響,能夠更好地提高新能源汽車企業價值。
新能源汽車企業能力和企業的核心竟爭力有著直接關系,因此,新能源汽車盈利能力備受關注。通過新能源汽車企業的銷售毛利率和凈利率以及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來反映公司獲得利潤的情況。當新能源企業受到政府的補貼政策影響時,便會減小由動力電池產生的壓力,從而增加動力電池的銷量以及毛利率,這也代表了新能源汽車對于成本費用的管控。政府補助政策影響著新能源汽車價格的變動,由此可證明,新能源汽車企業對于國家政策比較依賴。目前新能源汽車行業仍舊需要接受國家的補貼,也由此能夠證明企業雖然營業額在不斷提高,但由于核心競中位力未得到加強,在今后可能會有盈利風險存在。
償債能力一般情況分為兩種,即長期償債和短期償債能力。短期償債能力體現的是企業在短期內具有償還債務的能力,大多數是以流動資產償還負債的能力,一般是通過評價速度和流動比率的財務指標作出判斷。長期還債能體現的是企業長期償還債務的能力,主要是通過評價利息、保障倍數和資產負債率等財務指標進行判斷。政府補助的形式大多數情況是直接注入資金,從而增加企業償還債務的能力。但新能源汽車無論政府是否提供補助資金,通常均有著較好的盈利能力和應對債務能力,但政府補助的出現可為企業規避某部分產生的財務風險,從而提高企業償債能力。
運營能力是企業在經營過程獲取效益的一種能力體現,通過財務指標分析可知,在財務指標中營運能力屬于核心項目,可以反映出企業的償債情況和盈利情況,營運能力是通過存貨周轉率和收款賬周轉率指標開展評價。當政府資金尚未投入企業新能源汽車產業中時,應收款周轉率下降,延緩資金流動的速度和變現能力,使壞賬風險增加。當政府補助金注入新能源汽車企業后,適當擴大企業經營費用,提高企業資產的流動性和周轉率。雖然企業資產利用率加快,但卻未真正提高企業運營能力。政府補助雖然未直接提高企業的營運效率,但卻能夠扶持企業的正常運轉。
在新能源汽車企業發展過程中,持續性的投入研究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同時也是處于領先地位的主要要素。如果新能源企業想要在市場中占據核心地位,則需要把控經濟策略,明確投資方向,穩固市場營銷,提高新能源汽車企業的創新能力,進而帶動企業的非財務業績發展。
首先,政府補助影響著新能源企業的市場份額。新能源汽車企業為提高市場份額始終跟隨國家的政策,在全國構建銷售點,從而打開銷售市場與客戶加強合作,通過組建合資子公司的方式變為戰略合作伙伴。政府補助激勵著新能源汽車企業研發的積極性,使新能源企業在研發中招聘高素質的研發團隊成員,并實施持續性的投入研發。新能源企業只有擁有強大的專利技術,才能夠提高研發水平以及技術價值。新能源汽車企業當具備研發能力后,才能夠為技術許可提供的保證。新能源汽車企業需要緊抓機遇,占據市場份額,通過打響品牌號召力擴大海外市場。也由此看出,在企業市場中,政府補助發揮的重要作用;其次政府補助影響著新能源企業投資方向。我國自推廣新能源汽車后便出臺了補助政策,比如政府發放補助,實施公交電動化。新能源汽車投資應朝著擴張電動公交車方向努力。新能源汽車企業也需要順應時代發展,緊抓投資潮流,實施橫向和縱向同時投資。比如新能源汽車企業可通過投資主營動力電池來滿足政府補助退坡的情況。在投資主營動力電池上,企業可通過募集資金用于研發儲能電池,從而滿足政府減少補助資金的情況,積極推廣儲能行業實施的優惠政策。截至目前,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投資的多個項目,投資費用高達上百億元,形成了產業鏈的上下游合作模式,提高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因此,政府的專項補助資金能夠幫助企業轉變投資方向,使企業有著更好的發展;最后影響企業經營策略。我國越來越重視研發儲能系統,并相繼出臺了一些文件,以便于推動儲能電池技術得到更好的發展。同時,儲能技術也是平衡新能源汽車和微網應用的關鍵流程,是能源互聯網的核心節點,由此可看出,儲能技術有著重要的作用。新能源汽車企業需要緊跟國家儲能產業的步伐,加大研發儲能電池力度。公司的經營活動按照補助政策的調整而變化,進而提高企業在電池領域的實力。新能源汽車企業在整個產業鏈中需要按照國家政策調整工作流程,若是政府補貼項目是維修和掌握電池流程,則企業需要研發電池材料,并和其他企業實施深入合作,形成產業鏈閉環,不斷調整政府補助資金,及時轉變經營方向。由此可見,新能源汽車產業需要按照國家發展政策把經營目標轉移到回收電池和研發電池上,相繼研發和投資回收電池和儲能電池項目,以便于加強核心競爭力,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
綜上所述,新能源汽車企業屬于新興行業,雖然在我國發展晚,但國際市場競爭激烈,因此新能源汽車企業要按照我國動態化政策調整產業發展方向,制定出符合自身發展的經營戰略。我國政府也需要實施補助政策,以便于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從實質上改善企業的不足,使新能源汽車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加強核心競爭力,有著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