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工商職業學院 廖 然
作為高職院校,培養報關與國際貨運的專業人才是不可推卸的責任,正是因為在當前我國跨境電商業的不斷發展,對于報關與國際貨運方面的專業人才也就有了更大的需求,那么也就要求高職院校要更加注重對這方面人才的培養,培養的觀念也需要與時俱進,要能夠充分滿足國家對于這方面人才的要求。在跨境電商背景下,如何去高質量地培養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人才,是各大高職院校需要深入思考的。
在現如今跨境電商正不斷地發展著的背景下,高職院校在進行報關與國際貨運這方面的專業人才的培養的時候,也需要按照一些基本的要求來進行的,如此,高職院校所培養出來的人才才更能夠符合社會以及行業發展的需要。
第一,為了更好地滿足跨境電商發展的需要,提高這方面人才的培養質量,高職院校要明白當下物流行業對于物流人才的基本需求,圍繞這些需求并且和報關以及國際貨運專業的需要,不僅能夠培養更多適應行業發展需要的專業人才,而且也可以為高職院校打造出鮮明的特色,使得該高職院校在行業內的知名度得到相當程度上的提高,如此,也可以吸納更多高素質的人才。與此同時,高職院校在針對這方面人才的培養的時候要注重對他們的專業核心技能的一個培養,而且要注重對學生在報關能力、管理能力、倉庫管理能力以及英語和計算機水平等方面的培養,使所培養出來的學生能夠更好地投身于跨境電商行業中,為社會發展貢獻專業人才。
第二,高職院校在進行這方面專業人才的培養的時候,不能只是按照傳統的方式進行人才培養,教師所教學的內容也不應拘泥于過去了解的知識,而應該更多地去了解跨境物流專業相關知識,要及時了解跨境電商行業發展的一個情況,當該行業對人才的需求發生變化的時候也要及時地做出一些改變,積極地進行人才培養的創新。另外,高職院校也應該更多地去探究與一些企業之間的交流和合作,促進與企業之間的良好互動,實現校企合作,如此,所培養的人才也更加能夠切合實際需要,而企業也能夠擁有更多的人才儲備,可謂是一舉多得。
經過研究可以發現,有一些高職院校在進行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方面的人才培養的時候,其培養的模式中還是會存在著一些問題的。
第一,部分高職院校在進行人才培養的時候,對于人才與實際崗位的對接方面,還是存在缺陷的,往往側重于對一些證書的報考,而對于真正的實踐方面卻不夠重視,如此,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選擇。如今很多人的關注點都會放在一些專業資格證書的報考上,對于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而言,很多高職院校也會將考取報關員資格證書作為一個重點,而且會有一些高校過分地去強調獲取該這個證書的重要性,導致很多學生為了去獲得這個資格證書,而將自己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考證上,對于重要的實踐卻會比較輕視,例如,去企業進行頂崗實習,會有一些學生認為考證更加重要,而不愿意去進行頂崗學習,這就無法將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的工作崗位進行對接。高職院校采用這種人才培養模式,是很難培養出真正能夠適應實際工作需要的專業人才的。
第二,不少高職院校在進行這個專業的人才培養的時候,在校企合作的形式上缺乏多樣性和創新性,學生能夠到企業進行實踐的機會也不多。高職院校想要更好地培養專業化的人才,進行校企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過校企合作,不僅能夠促進對專業人才的培養,而且可以為學生在今后的就業奠定堅實的基礎。但是在實際情況中可以發現,有較多的高職院校就報關與國際貨運這個專業而言,在校企合作方面還是比較缺乏深度的,從而容易導致學生無法從校企合作的過程中去學習到一些專業技能。而且,正因為其校企合作形式缺乏多樣性和創新性,也很難將進行職業教育的初心展現出來。同時,一般高職院校只是與少數的一些企業有合作,學生所能夠進行實習的企業也會比較少,那么在進行校企合作過程中的一些企業可能與其專業的聯系并不密切,就會導致學生及時能夠去到企業進行實習,但是也很難真正地去了解企業的專業操作,而且因為實習的時間通常會比較短,學生想要獲得更多的專業技能也會很比較困難。
第三,在當前,有很多高職院校的課程體系都是不夠健全的,就關于國際貨運專業而言,其課程的設置還是存在一定的不科學性的。高職院校在進行課程體系的構建時,往往會不夠重視對于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側重于考證類課程的設置,對于一些有利于提高學生技能的實踐課程設置較少。另外,從課程體系的結構設計方面來看,其結構還是比較缺乏科學性的,存在部分的課程的先后順序沒有能夠科學安排,就容易導致學生難以形成一個系統的知識結構,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鞏固。同時,專門負責這項專業的課程設計的人員未能夠及時地去了解該行業和專業的發展情況,從而導致在進行課程設置的時候,所設置的課程不能夠符合現實的職業需求,也會影響專業人才的培養。
正是因為在跨境電商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人才也變得尤為重要,而針對高職院校對人才培養模式中的一些不足,高職院校應該積極地去采取合適的人才培養模式,探究其人才培養模式也具有重要意義。
雖然,如今我國跨境電商有了較大的發展,但是想要促使其能夠持續健康發展,是需要大量的專業型人才為之努力的,而這些專業人才的培養的重任很大部分都落在了職業院校身上,因此,高職院校在進行人才培養的時候,是需要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的,尤其是對于學生的專業技能的培養。高職院校在進行專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注重提高教師的教資,確保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理論知識,而且還應該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多地去聘請一些從事物流相關專業的專業管理人員給學生進行專業技能的教導,帶動學生積極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去。同時,要改變以往偏重于學生的考證,而輕視實踐的人才培養模式。學校應該更多地去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盡可能多地給予學生參與實踐的機會,并且鼓勵學生多到企業頂崗實習,幫助學生提高他們自身的實踐能力,更深入地掌握相關的專業技能。另外,高職院校也應該加強與企業之間的交流與協作,二者之間建立起互幫互助的友好關系,從而更好地為學生提供實訓的機會,學生也可以通過去企業實習更深刻地感悟到不同物流崗位對于人才的不同需求,更自覺且有針對性地去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知識儲備。
現如今跨境電商的發展,也為勞動者提供了比較多的崗位,而高職院校想要更好地培養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人才,需要深入地了解該行業的各個崗位,清除這些崗位對于人才的基本需求,在了解需求之后,結合院校自身的教學發展情況和目標,制定出合適的人才培養計劃。當然,在制定專業人才的培養計劃的時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其具體的制定過程中,是需要根據實際的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的。因為對于跨境物流這個行業而言,其中所涉及的崗位也是非常多的,不同的崗位對人才需要掌握的具體的技能需求也是不同的,因此,高職院校才更加需要有針對性地去了解這些崗位對于人才的一些要求,而且要深入地剖析其要求背后的內涵,從而根據這些需求去制定出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適當地調整一些課程的設置。
為滿足跨境電商發展需要,培養專業型人才,必須重視對課程體系的建立工作,課程體系的建立與人才培養目標是息息相關,建立怎樣的體系就會相應的需要學生接受相應的課程教學,因此,高職院校在建立課程體系的時候,是很有必要不斷優化課程體系,提高課程體系的專業性的。建立和優化課程體系,有利于在課程設計前提下,將課程和報關、國際貨運等知識進行更深層次的融合,從而能夠在滿足行業對于人才的基本的要求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去設置符合實際需求的課程結構,加強人才培養體系的建設,加快專業人才培養的步伐。
根據當前的跨境電商發展形勢,可以推測該行業今后還是有著比較好的發展前景的,而想要促進跨境電商行業的持續的長久的發展,則不僅僅是依靠經濟和科技就可以了的,專業型人才也是尤為重要的。因此,高職院校也需要肩負重任,緊隨著時代發展的潮流,根據行業切實需求,采取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模式,做好對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人才的培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