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財務處 甄 超
在完善高校資源配置的問題上,如果能夠有效地采用高校預算績效評價體系,那么既可以為高校的良好發展提供強而有力的保障,又能夠很好地迎合當下我們國家宏觀財政預算管理改革發展的相關要求,但是在構建高校預算績效評價體系的過程當中還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必須要做全面而到位的分析,才能夠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深入地研究高校預算評價的相關內容,才能夠篩選出更加準確的實施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夠為高效持續穩定發展保駕護航。
高校預算績效評價體系簡單來講主要是以績效為關鍵點聯合預算管理,共同實現完善高校資源配置問題的一種評價體系,但是想要建立一個科學有效的評價體系,并沒有我們想象中那么簡單,它必須滿足一定的標準,首先我們必須保證它可以實現系統目標,還有評價指標以及評價目的的統一性,也就是說,評價指標所規劃的相關內容,必須能夠準確地反映出評價體系的最終目的,因此我們可以看出評價指標的內容,可以直接地推動高校很好地實現相關的目標。除此之外,評價指標必須全面真實地反映出目標的方方面面,必須做到盡可能的詳細化和具體化。除此之外,我們需要讓評價的指標和評價的目的相一致,只有這樣才能夠建立一個比較基礎的高校預算績效評價體系。評價指標是整個評價系統當中非常重要的考核因子,它可以很好地反映出具體衡量系統當中發生變化的變量情況。評價目的,如果發生變動,隨之而然評價指標也會因此而發生變動,這樣才能夠更加準確的去判斷系統的相關要求和目的。最后一點就是目的和目標的一致性,其實就是說我們必須將系統的目標和評價的目的達到某一個點的統一,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績效評價工作處于一個理想的效果。根據一致性的原則,我們可以判斷出所有活動都是圍繞著系統的目標而開展的,評價的目的也是圍繞系統目標開展的,評價指標可以非常準確地反映出系統的目標,進而很好地實現了整個高校預算評價地理想效果,高校資源的優化配置就可以很好地落實到位。
在高校預算績效評價體系當中,各個高校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參考預算管理的目標,有針對性地執行科學的活動,以后系統化對各個部門的預算完成情況以及完成的實際效果如何進行一個全方位的考核工作,在考核的過程當中,高校負責人不僅僅是投入一定的時間和精力用于觀察預算目標的完成情況,還需要時刻注意高效,在預算執行完畢后,部門的整體發展情況如何,我們繼續要注意,不可以只追求高效的快速發展而忽略了對資源的利用率,也不能為了完成預算目標而放慢了各個部門發展的相關腳步,所以在高校預算績效評價過程當中,我們必須遵守以下兩個原則。第一個原則就是我們所說的可持續化發展原則,要設置財務績效評價體系它和其他的體系不一樣,它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有非常強烈的引導作用,很多被評價部門或者是被評價的人員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追求短暫的評價效果而忘記長遠發展的目標,所以我們為了避免陷入這樣的一個困境,評價體系制定的工作人員需要站在長遠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不斷地創新和優化當下的評價體系,讓他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指導作用,只有這樣的話,高校才能在時代腳步如此迅速的社會潮流中持續穩定地發展下去。第二個原則就是我們所說的可比性與可操作性原則,它主要是指評價體系當中的相關指標,在設計的過程當中要具有一定的動態可比性的特點,不管是在橫向發展過程當中,還是在縱向發展過程當中指標,都必須具有一定的動態可觀性,所以站在空間范圍的角度來看,同一個指標在不同的發展時期或者是在同一個發展時期,不一樣的預算主體中都可以發揮自己的作用,都可以進行一個全方位的衡量和評價,進而讓整個體系擁有全角度全層次的評價效果。可操作性主要是指我們充分地考慮整個系統當中的客觀條件,以及預算管理的最終目的,這樣的話,可以讓工作人員在具體操作過程當中快速地獲取一些比較準確的數據,工作人員在獲取數據以后進行全方位地分析,進而得出更加科學正確的結論。
構建一個科學有效的高校預算評價體系其實是有章可循的,我們可以按照相應的構建方法一四開展工作,一般情況下,高校預算評價體系的方法,要可以分為兩大類型,第一就是主觀方法,第二類就是客觀方法。主觀分法是指將人為因素作為主要的衡量重點,之后再結合長期經營最終才確定的指標結構以及指標的過程。但是客觀方法依靠的是具體的數據,工作人員通過不斷的分析和比較,最終得出一個比較客觀的結論。這兩種方法都有自己非常獨特的地方,在構架評價體系的時候可以充分地將二者進行有機地結合,充分地展現出兩者的優點,有選擇性地選擇一些內容,這樣可以很好的做到科學有效地評價效果。
平衡計分卡評價體系它是指用整體的戰略目標作為切入點,將組織的最終目標有順序的分割為具有內部邏輯聯系的相關層次,這樣就可以很好地將組織的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進行統一和整合,最終高校不僅可以快速發展,而且還能夠穩定的發展。高校和企業其實還是有一定差別的,企業是一種盈利性的組織,但是高校并不是這樣。高效所產出的多樣性和特殊性和企業生產的商品是不一樣的,商品可以很好地找到衡量的標準,但是高校的人才培養或者是科研成果以及某些學科的發展都在無形當中給整個評價體系的構建增添了更大的挑戰,平衡計分卡體系就可以從多個角度多個層次衡量,這樣一來正好可以攻克這樣的一個挑戰和難題。從整體角度來看,平衡計分卡評價體系,它是將組織戰略目標作為主要點,進而逐步形成的一種網狀體系,它可以很好地克服局部以財務評價指標衡量整個企業管理水平的缺陷,從四個不一樣的角度展開評價,它包括了客戶,還有內部的流程,以及學習和成長,還有財務指標,這幾個主要方面進而全面科學的評價整個預算管理的整體情況如何,這樣就可以很好地為高校的長期穩定發展提供強而有力的保障。
關鍵指標評價體系和平衡計分卡體系有所不一樣,關鍵績效指標評價體系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它強調了可以驅使相關組織快速發展起來的績效驅動因素,將績效體系集中起來,成為一個有一定深度的立體評價體系。它將整個評價的重點主要集中在組織績效的關鍵點上,績效的指標通常有五大特點,第一個特點就是有明確性,明確性是說他著重強調了指標的重要性和獨立性,而且在具體操作的過程當中有一定的實踐作用,可以很好地對被評價的組織做出一個非常準確而且比較合理的評估結果和判斷結果。第二個特點就是可度量性,第三個特點就是可行性,第四個特點就是時效性,第五個特點就是現實性。
鑒于如此,我們能夠明顯地感覺到關鍵績效指標評價體系的多樣性和有效性,在整個過程當中,我們可以將客觀評價與主觀評價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將平衡計分卡體系和關鍵績效指標體系進行有效結合,這樣就可以從大角度出發,嗯,從全面的網狀結構,具體落實到關鍵的推動因素上,我們在每一個層次上都要做好重點規劃,牢固地抓住關鍵點,只有這樣才能夠清晰準確地做出績效評價,參考客觀的數據和過去的相關經驗,很好地完成高效預算的最終管理目標。
高校預算績效評價體系從本質上來講是屬于公共財政體系下面的評價機制,如果有一個相對而言比較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可以很好地推動預算管理體制的建設質量和速度,除此之外,高效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在無形當中也會有所加強。健全的社會制度體系,主要是指我們可以從國家的角度上運用法律作為促使高校預算管理工作快速發展的有效手段,通過法律手段也可以很好地推動預算績效評價的整個過程,因此,從根源上來講,預算績效評價的發展速度越快,越可以很好地促使高校的資源進行一個合理的優化配置。
高校預算績效評價體系是一個非常全面的管理監督機制,在事前我們必須做好預算的合理編制及決策還有掌握,制定出與評價體系目標最靠近的預算定制,在市中,我們需要嚴格地按照高校的實際發展情況及時地調整預算的執行工作做出及時地反饋,在事后我們更應該讓決算審查過程當中的管理工作人員提供實效性比較強的信息支持還有一定的操作平臺。在這三個階段,績效評價深入融入整個支出收入的預算周期內,只有這樣才能夠在預算的編制環節執行環節以及角色環節當中發揮著自己的優勢,而讓整個預算管理工作順利高質量地完成,最終預算管理工作才能做到連續性和完整性。
通過實際調查,我們可以看出我們國家大部分的學校預算績效評價管理都是由高校內部的工作人員擔任的,和西方的國家相比,這樣的組織管理體系并沒有很強的專業性,所以為了提高評價管理的水平,高校應該建立一支單獨的預算績效評價委員會隊伍,這樣的話,在專職人員的工作管理中,委員會就有一定的權力進行預算的相關工作,對其進行合理的編制和執行。除此之外在績效評價的時候又可以避免了高校人員兼任所帶來的自身影響因素,更加客觀公平地完成整個績效評價。除此之外,專職人員會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做好自己的職責工作,為推動高校的預算績效評價工作高質量執行增添更大的力量
在高校的發展過程當中,其堅決以培養人才、研究發展科研成果為主要目的,但是如何更好地推動人才培養,做好績效評價體系工作至關重要,因此,在高校財務發展的過程當中,相關人員必須綜合考慮高校的實際情況,基于長遠的發展目標,制定科學有效的預算績效評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