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濟寧市農業農村局 于卿 張東驍 林秀秀
為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視察濟寧指示精神,濟寧市農業農村局結合“十四五”科學技術創新發展規劃綱要,主動作為、認真籌備、依托專業人才、充分發揮技術優勢,重點圍繞生物育種(苗)、食品加工、農業機械三大產業和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在全省農業農村領域率先成立了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創新團隊。創新團隊成立4年以來,為全市糧食安全生產和農產品質量提升作出了重要貢獻。
濟寧市創新團隊的設立,是在農業科技領域的一項重大管理創新,是促進全市農業科技與生產緊密結合的有效途徑,是農業科技體制機制創新的成功探索。一是加強與國家、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的銜接配合,提升濟寧市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更好地發揮科技對現代農業發展的支撐作用,有力保障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供給,加快構建農業與二三產業交叉融合的現代產業體系,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繁榮。二是緊緊圍繞濟寧市現代農業發展和優勢產業升級需要,以解決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和提高服務產業能力為重點,依托現有優勢科技單位和科技人員,以農產品為單元,以構建適宜該市現代農業發展的主推技術為核心,建立健全服務大宗主導農產品、優勢特色農產品的產業發展創新團隊。三是為實現濟寧農業繼續在農業現代化進程中走在全省前列提供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撐。
濟寧市農業農村局設立了由局主要負責人擔任組長,分管負責人任副組長,有關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創新團隊領導小組,小組下設辦公室。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市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創新團隊的組織管理、制定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組織審核各產業發展創新團隊提出的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創新團隊領導小組辦公室具體負責組織開展產業發展創新團隊的監督檢查及績效考核,宣傳和日常管理等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產業發展創新團隊的決策,并協調解決農業生產共性問題的專業技術,處理不同產業之間的共性問題。產業發展創新團隊崗位專家所在單位是產業發展創新團隊依托單位,支持產業發展創新團隊開展研發和推廣活動。
創新團隊在實踐中,逐步健全并完善與國家和省產業體系的銜接制度、技術需求與任務確立制度、信息交流與資源共享制度、績效評價制度、知識產權保護和成果管理制度以及相應的運行機制,保障創新和服務的成效。創新團隊在工作中,充分調動各產業發展創新團隊及其依托主管部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完善管理和工作制度。創新團隊領導小組辦公室建立了定期例會和信息交流制度,及時向有關部門、單位通報產業發展創新團隊工作進展情況,分析解決遇到的實際問題。建立產業發展創新團隊與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的有機銜接,明確產業發展創新團隊在農技推廣服務中的技術支撐作用,開展先進技術示范推廣服務,促進資源共享。
濟寧市農業農村局專門設立了產業發展創新團隊建設專項資金,用于解決產業發展創新團隊的應用研究開發、試驗示范和推廣等相關費用。市農業農村局每年根據產業發展創新團隊提出的發展規劃、年度計劃和績效考核情況下達資金。每年為土壤修復技術研究創新團隊、綠色防控技術研究創新團隊、農業機械化技術研究創新團隊、大宗主導農產品發展創新團隊及特色優勢農產品產業發展創新團隊等各創業團隊定期撥付資金,并逐年增加。
創新團隊運行4年來,較好地支撐和服務了濟寧市現代農業發展。創新團隊領導小組先后印發了《濟寧市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創新團隊建設實施方案》《濟寧市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創新團隊建設管理辦法》《濟寧市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創新團隊建設考評辦法》《濟寧市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創新團隊資金管理辦法》和《創新團隊發展規劃匯編》,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管理模式。截至目前,根據形勢發展需要,濟寧市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創新團隊數量已達到23個,團隊成員總數達到120人,其中,崗位專家23人,團隊成員97人;市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8名,研究生以上學歷專家10名,參與國家或省創新團隊專家5名。在產業鄉鎮、優勢特色基地建立創新團隊試驗示范基地47個,形成了“創新團隊+基層農技推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農業科技服務模式。市創新團隊通過開展試驗示范、技術指導和科技服務等形式,與山東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省級創新團隊聯合開展技術攻關,積極開展南繁加代試驗、綠色輕簡化栽培以及農業保險定損和突發應急事件處理工作,累計推廣新品種65項、新技術63項,召開培訓會、技術交流會和現場觀摩會共計76場(次),培訓各級各類技術人員和新型職業技術農民累計達5000余人次。
近年來,濟寧市創新團隊在產業發展的相關技術研究,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科技服務以及促進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承擔了大量基礎性、前瞻性和應急性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為全市現代農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例如,綠色防控創新團隊形成了小麥從播種到收獲病蟲全程綠色防控技術規程。番茄創新團隊積極開展了設施農業智能化管理技術研究,取得較好效果。西甜瓜創新團隊在金鄉、任城、兗州建立試驗示范基地,推廣優質西甜瓜新品種。土壤修復創新團隊通過出臺技術方案和文件,指導各縣開展耕地質量提升和化肥減量工作。魚類創新團隊大力開展了烏鱧、加州鱸和泥鰍的工廠化養殖和苗種繁育。動物疫病防控團隊加強了牛羊布魯氏桿菌人畜共患監測防控和非洲豬瘟檢測防控技術研究。小麥創新團隊開展了品種優化篩選試驗,篩選出適宜本市種植的優質穩產小麥品種6個;開展麥田機械鎮壓技術試驗示范,全市采用各種鎮壓方式面積達50萬畝,增產5%左右。團隊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簽訂技術合作協議,開展線上線下技術服務,通過各類農業科技服務平臺發布農業技術信息累計達3萬余條,解答技術咨詢1.2萬余條。
濟寧市農業農村局在實際工作中,堅持問題導向,緊緊圍繞農業生產需求,強化引進試驗、示范,推廣一批新品種、新技術,在關鍵環節制定一整套技術規程,完善“創新團隊+”科技服務新機制,加強基層技術服務,建立起多專業、多領域縱橫聯合、協同創新的新體制,努力打造全市農業科技創新亮點,在實踐中鍛煉人才、培養人才,為全市鄉村產業振興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