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雷
2021年年初的野禽禽流感疫情和近期的非洲豬瘟疫情,讓我們看到疫情防控工作依舊形勢非常嚴峻。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首先要建立養殖場生物安全體系,而消毒工作是生物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很多養殖場雖也按時消毒,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讓人常常認為消毒工作沒必要,這是非常危險的錯誤觀念。養殖場效果效果不好往往與養殖場沒有做到有效消毒有關。以下主要介紹消毒劑選擇和消毒工作到位兩個方面,以期對廣大養殖者有所助益。
消毒劑的選擇就如同治療疾病中的對癥下藥,不同的病原體對酸堿、溫度等因素的敏感性也不同,選擇合適的消毒劑才能有效殺滅病原,當然,還要采用合適的濃度,才能保證消毒效果。
選擇消毒劑時,要根據飼養狀況來進行,盡量選擇廣譜、高效、穩定性好的消毒劑,當圈舍內有飼養動物時,必須選擇對動物無刺激性或刺激性小、毒性低的消毒劑。而強酸類、強堿類及甲醛等具有刺激性氣味、腐蝕性較強的消毒劑,雖然消毒作用強烈、消毒效果好,但容易給動物造成傷害,可用作場外環境、飼養器具及空圈期消毒。此外,為避免病原微生物產生耐藥性,養殖場不能長期使用單一消毒劑,最好采用2~3種消毒劑交替使用。
1.保證有效消毒濃度。消毒劑也有其有效工作濃度,濃度過高或過低均無法起到有效消毒的作用。因此,日常消毒使用時須按使用說明規定與要求進行配置,不可隨意加大或降低消毒劑的濃度,否則,不僅會影響消毒效果,嚴重者還會引起不良后果。噴霧消毒時,配置消毒劑溶液濃度過高,會對養殖動物的呼吸道產生刺激,引起呼吸道黏膜水腫、破壞其完整性,引起動物呼吸道疾病發病率上升;采用飲水消毒時,若隨意提高消毒劑的濃度,雖然殺滅了水中的病原微生物,但也能破壞動物機體腸道內的正常微生物菌群,引起動物腹瀉或繼發胃腸道疾病。
2.配備足夠的消毒劑溶液。消毒應使圈舍內所有消毒對象表面達到完全濕潤、不留死角的目的,否則,就會達不到消毒的效果,造成疾病反復流行甚至病原體會對消毒劑產生耐藥性。一般而言,消毒溶液用量最低限度是每平方米0.3升,一般為每平方米0.3~0.5升。
3.消毒液要現配現用。有些消毒劑水溶液不是很穩定,容易降解或與空氣中的有些成分發生反應,造成消毒能力下降甚至失效,因此,消毒液要現配現用,配好后盡可能在規定的時間內一次性用完,避免消毒液濃度降低或失效。
這項工作主要目的是清除圈舍內地面、設備等物體表面的動物分泌物及排泄物等有機物。這些分泌物及排泄物,一方面會阻擋消毒液與病原微生物的接觸,影響消毒效果,另一方面還含有大量的微生物,會消耗消毒液中的有效成分。患病動物的分泌物及排泄物中含有諸如細菌、病毒、寄生蟲蟲卵等病原微生物;健康的動物的分泌物及排泄物中也存在大量的諸如大腸桿菌等條件致病菌。消毒前及時清除環境中的分泌物及排泄物,可以大量降低圈舍環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數量,最大限度地殺滅環境中的病原體。
1.消毒的時間。何時消毒應根據動物健康狀況及環境溫度來進行。空的圈舍消毒一般無嚴格規定,而帶動物消毒應盡量選擇在氣溫較高的中午時分進行較好。冬春季節氣溫較低,為降低噴灑消毒液對動物造成的冷應激、避免引起感冒,要選擇在中午或中午前后進行消毒;夏秋季節氣溫較高,圈舍內帶動物消毒不僅具有防御疾病效果,還兼有降溫和除塵的作用,選擇中午或中午前后進行消毒也是合適的。就一般而言,環境溫度與消毒劑的消毒效果呈正相關,應選擇在一天中溫度較高的時間段進行消毒工作。
2.消毒的頻率。非疾病流行季節、養殖場養殖狀況較好時,舍內帶動物消毒一般一周一次即可;在疾病流行季節、養殖場存在或受疾病流行威脅時,則應適當增加消毒次數,可控制在每周2~3次甚至每天消毒。
消毒的方式有很多,如霧化消毒、火焰消毒、紫外線消毒等等,選擇恰當的消毒方式,不僅可以有效殺滅病原體,還能起到節省成本的功效。霧化消毒是養殖場最常使用的消毒方式,當選擇霧化消毒時,要保證消毒液的霧化效果,使霧滴在舍內空氣中有足夠的懸浮時間時長,這樣不僅能殺滅圈舍內環境中病原體,還起到凈化圈舍內的空氣質量的目的,此外高溫季節兼有降溫作用,是控制疾病發生流行的最重要手段,但是,霧化消毒會影響疫苗氣霧免疫,兩者需合理安排時間。火焰消毒適用于金屬制品及墻壁地面的消毒,具有消毒效果好、滅殺徹底的優勢,但使用時要遠離塑料、木質、橡膠等材質物品,避免引起火災,其對空氣消毒效果較差。紫外線消毒具有節省人力的優點,能有效殺滅空氣中的病原體,但是紫外線的穿透能力較差,只對表面有消毒效果。
1.做好消毒防護。一些消毒劑具有刺激性氣味或腐蝕性,消毒人員在使用時,應佩戴口罩、手套、眼鏡、膠靴、工作服等防護物品,避免消毒液對人體的傷害。
2.空圈期的消毒。空圈期一般采用火堿等消毒劑對圈舍物品進行消毒,為避免殘留的消毒劑對引進動物產生傷害,最好在動物進圈舍前進行清洗,及時去除殘留的消毒劑。
消毒與疫苗免疫、藥物防治,是養殖場傳染病控制、凈化的重要措施,是養殖場生物安全體系的中心內容,貫穿于現代規模化養殖的全部生產環節,做好養殖場有效消毒,應該引起養殖人員的高度重視,做到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