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 飛(銅陵學院)
2020 年初,因為全球新冠疫情的爆發,我國經濟受到一定的沖擊,據有關數據顯示,2020 年四月中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升至6.0%,社會就業壓力增大,GDP 的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相比上年均下降3.2%-9.8%,全國的餐飲、酒店、旅游、娛樂和交通等線下行業消費水平都有所下降,有的企業收入出現斷崖式下跌,對于某些個體和微小企業影響更為嚴重,給全國經濟帶來巨大的沖擊。隨著新冠疫情對中國影響的不斷減弱,國家必將制定相關政策恢復經濟發展。
在此背景之下,2020 年5 月28 日,央視發布了一條“刺激地攤經濟”的新政策,政策明確表示地攤經濟以不占道經營、馬路市場、流動商販作為考核的內容,以滿足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為基礎,大力發展地攤經濟。在一定條件下也是提供了就業崗位,幫助因新冠疫情而失業的群眾獲得機遇,并且也維持了社會經濟的平穩發展,對促進恢復經濟社會的秩序有較好的輔助作用。
地攤經濟作為一種傳統的謀生手段,憑借其成本低、規模小、價格便宜、風險低等優勢,成為人們首選的一種購物方式。地攤經濟的復蘇,給城市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在促進城市經濟水平的同時還能夠促使更多的人重新找到就業崗位,其帶來的好處有以下幾點:
近年來,國家不斷出臺新的政策鼓勵中小企業創業,其目的就是為了減輕企業的生存壓力從而促進整個城市的總體經濟發展。在這樣的特殊背景下,給底層的上班族或者是失業人群增加了就業機會。所以說地攤經濟的發展,會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底層經濟發展不均勻的現象。
因為地攤經濟沒有房租水電等問題,運營成本低,只需要在路邊就能將物品售賣。產品的成本降低了人們就能以實惠的價格購入,是一個獲得物美價廉商品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居民節約了生活成本。有關數據表明,中國大部分居民的月平均可支配收入為1000 元,吃住行成了很大的問題。若是地攤經濟的繁榮能夠幫助他們解決基本的飲食問題,讓這些低收入人群能以便宜的價格購買新鮮的物品,降低他們的生活成本,從而也可以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
全球新冠疫情的突然爆發,讓很多微小企業和個體都遭受了失業的重創,很多企業只能裁員或者關門。與此同時2020 年的高校畢業生相比2019 年增加40 萬,崗位的變少與畢業生數量的增加,使得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更加嚴峻。那么地攤經濟的興起,幫助這些高校畢業生可以短時間內解決線下資金短缺的問題,為他們后期尋找工作打下了基礎。進而改善就業壓力,帶動了城市經濟發展,同時也解決部分就業難題,在一定程度上“消化”一些失業人員,幫助國家分擔就業壓力。
受疫情影響,全球各行各業都受到一定的打擊,受到沖擊力最大的莫過于我國各微小企業與經營戶這類處于弱勢的一方。那么地攤經濟發展的同時給他們創造了更多的機遇,但在這背后地攤經濟產生的問題也隨之出現,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主要問題為以下幾點:
衛生條件問題一直是地攤經濟存在的弊端,很多小商販售賣的商品都沒有經過相關的衛生部門許可。在家制作完成之后就進行售賣,他們生產制造流程和健康問題無法得到保障,衛生條件是否符合相關規定無法考證,缺乏食品安全保障,這就可能會埋下隱患。一旦消費者食用了這些沒有保障的食物,發生食品中毒或者其他的安全問題,消費者的權益無法得到正常保障。因為取證困難,同時也給監管部門的工作帶來困難,消費者的維權問題就會變得十分艱難。
人們通常能在上下班的途中見到這些地攤的存在,給城市交通造成堵塞,經營者們的攤位隨意擺放,更有甚者直接將攤位擺放到馬路中間,這些都是常見的事,給城市交通和市容造成很大的影響,加上各種商販的喇叭叫賣聲,產生了噪聲污染,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如果諸如此類的問題還會長時間發酵下去,勢必會給城市交通埋下隱患,一旦發生交通事故或者其他的重大安全事故,救援車輛無法第一時間到達,就會給安全問題埋下一顆“不定時炸彈”。
地攤經濟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一直是人們關注的重點,也是熱議的話題,尤其是地攤經濟高速發展之后。據有關報道,在某地的一個夜市,經過一晚上的經營之后,出現遍地的垃圾并且無人收拾,由此引發了人們對于地攤經濟的熱議與思考。由于部分商販缺乏市場管理意識,收攤之后沒有及時將自己在經營區域內的垃圾清理就離開,這不僅僅是影響市容,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不便,更嚴重的是可能會造成環境污染,給環衛部門的工作也帶來很大的壓力。由于衛生部門的監管不到位,沒有規劃合理的經營范圍,而且商販們沒有進行培訓,因此收攤之后的后續工作無人監管,這些都是應該考慮的事情。
對于地攤經濟的管理問題,應當根據每個城市的特點因地制宜地制定,避免因地攤經濟給城市帶來安全隱患問題,相關管理部門應當充分認識它的優勢,制定相關的管理政策,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引導,加大金融措施的推進,主要的管理措施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食品安全問題一直是人們關注的話題,監管部門應當制定相關的政策,讓經營者取得營業執照和健康證明,或者頒發臨時許可證,賦予他們一個合法經營的身份,堅決杜絕假冒偽劣產品進入市場,通過推行各種金融優惠政策,針對不同的銷售類型,劃分相應的經營場所,從根本之上解決城管糾紛問題。
針對攤點位置的設定,需要相關部門商討進行選取,根據每個城市的特色來制定,同時結合所處地域的特點,選擇交通便利、方便人們購物消費的地方專門劃設一片區域,提供給商販進行擺攤售賣,這樣也便于人員的統籌管理,并嚴格要求這些商販在規定區域內進行售賣,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交通問題。
相關監管部門應當不斷加強自身學習,學習優秀的城市管理方法,再結合自身優勢,建立一套完善的衛生管理制度并頒發給每一位商販,定期指導學習,使他們樹立正確的觀念,避免再次出現人走垃圾留的現象,給市容帶來負面影響,真正做到建設全國衛生城市、文明城市。
在地攤經濟盛行的背景之下,多家金融機構推出優惠措施,為地攤經濟提供資金保障。金融機構推出無抵押信用貸款以及超低的利率優惠,幫助攤主解決資金困難等問題?,F階段人們的生活越來越便捷,手機支付已經成為人們的支付方式之一,除了解決資金問題,金融機構還聯合第三方平臺,比如微信、支付寶等,聯合推出農商銀行收款碼,一個收款碼就能收取多方渠道的資金,在方便攤主的同時,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支付便捷。
但是根據目前地攤經濟的發展形勢來看,金融機構僅制定了短期的信貸政策,不利于長久發展,信貸服務質量尚不全面,地域性的金融服務特色不突出等。
根據現存問題,相關金融機構要加大對于地攤經濟的金融支持,結合自身區域特點,充分利用國家給予的信貸政策制定相應的制度鼓勵地攤經濟,從而形成一個完善的體系。
地攤經濟在解決人們就業和生活問題的同時,各部門也要加強監管,通過推行金融優惠政策,幫助商販解決問題,結合商販自身情況進行規劃和引導,從而使地攤經濟能夠帶動城市經濟的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