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振杰(山東魯興律師事務所)
財務信息對于信息的使用者來說有著極為重大的意義,因為它直接或者間接影響投資者對企業情況的了解和債權人對企業資產狀況的掌握。另外,財務信息還會關系到企業自身對于經營管理的改善,甚至還會影響政府對相關經濟政策的制定。所以,會計信息的準確性、重要性不斷凸顯。本文通過探討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希望為中小企業提供重要依據并提升會計信息質量,進而有效防止會計信息失真的發生。
有的中小企業會將企業的財務與個人資產混為一談,出現范圍不明、劃分不清的情況。而有的企業則將中介機構或是自身高估的價格入賬,卻對企業主投資的資產不做入賬處理。不體現報廢的賬面或資產變賣、出售進項,對這類財務不進行處理,惡意的計提壞賬損失。并且企業業務往來不通過收取款項和銀行賬戶支付,造成外來賬目不明確。另外,為了隱藏真實業績,企業往往會在財務賬戶上進行“掛賬”,而“掛賬”的具體體現就是對賬簿不及時進行處理或者是將其擱置一旁,待到某種特定情況出現后再進行處理,這也是為了混淆企業經營活動的進程而利用某些資產賬戶屬性的行為。
一些中小企業之所以會出現財務會計信息不準確或是計量不正規的情況,是因為其內部會計人員業務水平較低,并且企業管理松散造成的。主要表現為:一是記賬不嚴謹,隨意性過強,錯記、漏記憑證或者是填寫記賬憑證的方法不規范,甚至是為了自身利益惡意獲取一些原本與企業經營活動不相關的原始憑證;二是企業內部沒有對會計憑證進行分工和控制監督,造成企業財務報告內容缺失,賬面不規范,賬目混亂,甚至存在未建賬和檔案資料沒有妥善保管等現象。
對于同一筆經濟業務,由于財務制度本身存在的局限性,財務核算方式方法的不同就可以編制出不同的財務信息。比如計提折舊這方面,企業如采用直線法或加速法這兩種不同的折舊方法,就會造成財稅差異和成本費用計算的誤差。同時,期間所產生的各項費用也會出現偏差。另外,有些中小企業利用虛列成本、不考慮客觀公正性而一味地只是應用有利于自身的會計核算方式,而隨意變更會計核算方式等行為都將造成會計信息的失真。
會計資料失真主要包括報表、賬簿以及憑證失真。其中,財務賬簿和報表的失真主要是因為財務工作人員制造假賬,但也不排除受到財務憑證失真的影響。而財務憑證失真多數是體現在白條入賬和憑證本身的不規范,同時也包括獲取一些與企業生產經營本身并不相關的憑證。為了不讓外部信息使用者獲得和掌握企業真實的盈利和運營生產狀況,部分企業會對財務報告進行篡改和惡意虛構,并將這些虛假的報告提供給外部使用者。
中小企業不按照規定實施賬戶設置、賬簿登記以及結賬對賬,主要是受組織結構不嚴謹以及規模較小所致,結果導致企業會計賬目的正確性與真實性無法得到保證,形成賬實不符以及賬目混亂,統計參考價值很低。另外,會從根源上造成會計核算、會計記賬憑證和原始憑證的填寫制作不規范。
中小企業多為民營企業,其會計人員的工資、獎金以及職務的升遷均掌握在領導手中,為此,中小企業中的會計人員一般不敢在領導面前堅持自己作為會計工作人員的基本原則。此外,甚至還有一些會計人員為了某些利益與領導共同欺騙企業外部的會計信息使用者。除企業財務會計人員敬業精神以及職業操守的缺失外,中小企業忽視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培訓以及誠信教育的現象,也說明會計人員問題沒有引起中小企業足夠的重視。
目前,很多中小民營企業沒有按照規定設置內部審計機構,還有的企業內部審計機構則是完全服從領導指示,并沒有有效監督管理企業財務部門編制的會計信息。由于中小企業中部分領導并沒有深入了解與會計相關的一些法律法規,如《會計法》等,為了個人或者某個集體的利益弄虛作假,逃避監管。尤其是部分受到企業負責人聘任管理的財務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很難堅守職業原則,從而造成會計報表造假。
除企業內部監督外,現在第三方鑒證服務也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青睞。但是經濟利益的關系又往往會影響外部審計單位的實際報告質量,因為會計師事務所的鑒證服務與審計大多依賴于審計單位,兩者又存在必然的利益關系,而經濟利益又往往會對外部審計單位實際出具報告的質量有一定影響。再加上審計成本條件有限和被審計單位所出具的審計意見不標準,或者因經濟業務關系造成的解除業務風險和變換審計事務所造成的各方面壓力,都將對第三方事務所審計工作的質量造成不利影響。
中小企業應當貼合自身情況,積極做好任務分工、普法學習工作,時刻關注并落實金融法律法規。另外,還應當以法律法規為基礎建立企業內部會計制度。除以上幾點外,中小企業還應當提高負責人及管理人員的法律意識,運用切實有效的方法對會計財務人員進行監督。對會計工作進行監督時要從根源上抓起,持續阻止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發生。企業行政和財務部門在加大執法力度的前提下,真正做到違法必究、執法必嚴。
中小企業應當強化自身管理,優化內部控制,重視人才使用以及健全會計基礎工作,這些都是現代企業應當具備的基礎管理制度,而這些體制也可以幫助企業在運營中形成互相監督協作、合力共贏的效果。企業財報能真實反映出企業實際生產經營以及財務狀況信息,不管出于什么樣的目的,都不應該對其肆意篡改,應在客觀公正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會計的監督和核算職能。另外,中小企業還應當做到客觀準確地傳遞記錄,出具真實的財務報表,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企業應當嚴格按照制度辦事,明確崗位職責并建立正確的財務制度流程和規范。
從目前的實際狀況看,地方財政部門不僅要組織實施對企業會計人員進行職業道德教育,而且還應該加大力度,由財政部門組織實施的會計職業道德教育主要劃分為職業道德教育與管理知識素質培訓兩方面。除進行教育外,企業還應建立適當的懲治措施,如對造假記錄的會計人員給予一定處罰,處罰力度可以根據其所犯錯誤情節的嚴重程度。如果情節較輕,可以進行一定的處罰來對其產生制約,并對其錯誤進行公示,或者是計入誠信檔案。但如果情節比較嚴重,企業應當令其不再繼續從事會計工作,并吊銷相關的資格證書。
中小企業的發展需要就是在尋求資源最優配置的同時,降低自身的審計風險并不斷提高審計質量,加強審計風險意識和審計行業監管。也正因如此,中小企業亟須來自企業外的第三方對其自身進行一個合法并公允的判斷,而這個第三方必須保持絕對的公正、客觀和獨立。為了能夠更好地滿足中小企業的需求,注冊會計師協會應當幫助中小企業規避風險或者將風險保持在可控范圍之內。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注冊會計師協會應當將確保會計信息質量、降低會計信息識別和會計信息風險作為出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