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藝霏
《藝術家的生涯》又名《波希米亞人》,這部歌劇奠定了普契尼國際聲譽。這部歌劇故事取材法國作家亨利·繆爾熱的小說《波希米亞人的生活情景》,由于其中的內容都是作者和其伙伴的親身經歷,所以書中的故事內容更加的具有真實感,巴黎拉丁區是那些貧窮青年和一些藝術家們的生活居住地,因為生活環境的影響,藝術家們和造花女工間發生的愛情故事中更多卻是悲慘,因為不是只有浪漫就可以滿足的。普契尼對小說里的場景感到非常熟悉,這也讓她想起了青年時期貧窮的自己,小說里的一幕幕讓她聯想起她在米蘭求學時發生的生活經歷,使得這部歌劇更加的富有真實感,深刻的情感表現力更加使得這部歌劇極具魅力。
魯道夫是一位生活在巴黎拉丁區的貧窮詩人,咪咪是與他住在同棟樓的繡花女,在圣誕節前夕,咪咪與魯道夫相識,剛出現的咪咪臉色蒼白,身體非常纖細,她向鄰居魯道夫借火,魯道夫幫咪咪點燃了蠟燭,看到了一位非常美麗的姑娘,咪咪回去后,發現鑰匙落在了魯道夫家,回去找鑰匙的時候,碰巧蠟燭再次被風吹滅,而魯道夫此時將偷偷找到的鑰匙藏了起來,仍在黑暗中尋找,他們二人摸索著卻不小心觸碰到了對方的手,魯道夫握住了咪咪的手并唱起了詠嘆調《冰涼的小手》,脆弱的咪咪感受到了未有的溫暖,燃起了咪咪的心,感受著對方傳達的溫暖,展現出一幅浪漫朦朧的愛情畫面。咪咪在充滿愛意的溫馨氛圍下,也向魯道夫訴說了自己的曾經往事,唱起了咪咪的詠嘆調《人們叫我咪咪》,在一個二月的早晨,咪咪的病情已經越來越重了,伴隨著魯道夫對她冷漠的態度,使得咪咪顯得更加憔悴。咪咪去找馬切洛訴苦,而魯道夫卻也找到了馬切洛,咪咪在屋外說著自己和魯道夫之間的感情問題,這時魯道夫來了,雖然傷心卻惦記著愛人魯道夫,她沒有走開,而是躲在了起來聽他與馬切洛的對話,魯道夫無法忍受內心的真實想法,說出了實情,他深愛著咪咪,超越過這世上的一切美好,但是咪咪的病情越來越重了,他沒有錢來給咪咪看病,無法看著咪咪受折磨,想讓咪咪找一個富人為她治病,咪咪聽后無比痛心,沒有忍住激動的情緒,不小心咳出了聲音,魯道夫也發現了咪咪,她無奈下只好悲涼的向魯道夫告別,詠嘆調《來到你身旁》,唱出了咪咪對生活的無奈與絕望,當咪咪再次回到魯道夫的身邊,她終于不再控制自己對魯道夫的感情,勇敢的表達出了她的愛,他們互訴衷腸。最終,病入膏肓的咪咪還是帶著對魯道夫美好的愛悲慘的離世了。
這首作品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1-16)小節,音樂一開始以降D大調進入,弦樂就奏出了主題,這個主題貫穿于整個歌劇之中,咪咪回想著自己的一生,因為愛來到了魯道夫的身邊,溫柔而抒情;如今病重只能再次回到冰冷寂靜的房間繡起花朵,演奏上充滿了陰暗的色彩,力度上由弱到強,而在節奏上也由最初的四分之二拍轉為四分之三拍,更充分的反映了當時咪咪身體以及精神上的痛苦折磨使他的情緒更加激動,13小節恢復原速(14-16)小節,分別吧,保重自己,表達出咪咪極力控制的絕望心情,也是與第二部分的一個連接。第二部分(17-28)小節的音樂是一段敘述,依然是降D大調,是咪咪在訴說她過去生活的瑣碎以及那些美好的回憶,所以音樂的旋律呈現了下行趨勢,敘事中帶著憂傷,情緒較為低沉,旋律也比較平和,聲音在中聲區,帶著悲傷的情緒訴說曾經的美好。第三部分(29-39)小節,進入第三部分由降D大調轉為A大調,色彩變的明亮起來,為整首歌曲的高潮做了鋪墊,此時的咪咪看到了他們當年的定情信物,再也無法克制自己的內心情緒而迸發了出來,無法掩飾自己對曾經的留戀,在32小節處,“se vuoi給你”重復了三次,而每一次的感情與語氣的強弱卻截然不同,重復代表著強調,感情逐遍遞增,內心的情感也越來越深,最后一遍的演唱速度上稍慢,為接下來的歌曲中的高音做好準備,而接下來這句也是全曲最長的一句,音高變化較大,情感尤為的豐富,需要將情緒與張力完全發揮出來,并且要控制好自己的力度,收放自如,全身心的投入進去,讓音量更加的輝煌,有張力,使人們有一個短暫的停留,讓人們深刻的感受到咪咪此時情緒的熱烈迸發,想要最后保留住愛情的所有回憶。最后一句結束句,分別吧,請你保重。情緒與第一次不同,內心更加的絕望,預示著即將與魯道夫永久的分離,演唱非常緩慢,情緒非常低沉的唱出咪咪對曾經愛情的無限哀思,以及對魯道夫的無限思戀。
在當時處于社會底層的藝術家們,雖然他們的生活不盡人意,但他們卻充滿自信的面對生活,而在這部歌劇中,普契尼并沒有著重的描寫那些貧窮的放蕩不羈的藝術家們,而在繡花女咪咪與詩人魯道夫之間悲涼的愛情故事中進行了深刻的描繪。在這部歌劇中,普契尼更是對咪咪的人物形象進行了深刻的描述,咪咪是一位天真善良,溫柔美麗的女人,與劇中另一位女主角穆賽塔形成鮮明的對比,她風流,嫵媚,開朗,潑辣。他與馬切洛感情的分分合合恰到好處的襯托出了咪咪與魯道夫之間感情的纏綿與專一。身體虛弱的咪咪由于生病,給人以纖細柔弱的印象,她喜歡美好事物,對美好生活有著無限的期待與向往。她的生活一路坎坎坷坷,卻依然對生活有著美好的憧憬。從我對這部歌劇的理解,咪咪的一生平淡苦澀,她是個繡花女,居住在破舊的閣樓里,貧窮是生活中無法忽視的難題,然而她從不自怨自艾,依然保持著她的樂觀善良;她一個人生活,沒有愛情的呵護,親情的照顧,很少有美好的事物出現在她的生活;而她身體的患病,更加讓她對生活失去了美好的向往,貧窮和孤獨打碎了她心中的美好期待。在歌劇中的第三幕,也是我經常演唱的片段,咪咪在剛剛得到了生活的美好后卻迎來的巨大打擊,起初,她以為魯道夫對她有無限的猜疑,對愛情沒有信任,她對她們之間的感情也失去了信心,可在聽了魯道夫與其朋友的對話后,她才明白是因為魯道夫太愛她,不忍她受折磨,所以違背自己的心意和她分手,絕望的咪咪,無奈下她不得不告別魯道夫,咪咪的詠嘆調《來到你身旁》,這首詠嘆調為咪咪凄慘悲涼的一生進行了無限的放大,殘酷的現實生活讓她不得不在愛情中退縮,剛剛得到的愛情的美好,卻因生活所迫不得不分開。咪咪這一生的孤獨與凄涼,傾盡所有的感情只得到了一段短暫又刻骨的美好,對咪咪殘酷冷漠的一生,咪咪卻帶著滿滿的愛離開了人世。
歌劇《藝術家的生涯》中咪咪的告別《來到你身旁》是歌劇的第三幕,凄美的旋律,演繹出了一段悲慘的結局。這首詠嘆調為痛苦、憂郁的感情基調,所以在演唱中,不能虛弱無力,又抑制自己悲痛的情感,想要爆發又壓制住內心的激動,無畏死亡卻要訣別摯愛天各一方,這首告別曲唱起來悲痛萬分,聽起來又讓人無限憐憫。
我認為演唱這首詠嘆調要著重表達出咪咪的情感的變化,她承受著無法言喻的痛苦,歷盡了煎熬與磨難,在最后絕望心死的時刻唱出了這首詠嘆調《來到你身旁》,第一部分:第3小節第一拍的后半拍開始出現的主旋律,演唱起來很慢,與宣敘調的感覺相似,所以充足的氣息很重要,雖然音較低,但更應該讓氣息支住共鳴點,將每一個元音清楚發音,并且做到連貫。在情感上,這句話平淡無奇卻壓抑著咪咪的無限悲涼的心境。在一開始由中聲區輕進后,5小節后音高便向上行趨勢,在第6小節(po co rit)稍稍漸慢,聲音稍攏,到第7小節處的小行板,速度較之前稍快,音節不要拖長音,在第8小節的十六分音符處更要進的準確,伴隨著咪咪情緒的發展,音調也隨之稍稍升高,“病弱的咪咪又要重回清冷的空房繡起美麗的花朵”這時咪咪的情緒已掀起波瀾,無盡絕望的悲傷中帶著抑制不住的激動。第11小節漸慢,第12小節回到自由的速度,“度過寂寞時光”(ain-tes-serfin-ti-fior)最后一個音fior是一個由強漸弱的收音處理。
在樂段的最后“Addio”是歌曲中出現的第一次“再見”,速度稍慢,不需要將感情與力量唱的太滿,喉嚨放松不能太緊,為后面的Addio做好鋪墊,雙輔音d稍重,體現出咪咪此時被打擊后的成熟與滄桑。第二部分:以敘事訴說的方式進行,音區主要集中在中、低音區,節奏上更多的自由,像說話的語氣一樣,有快有慢、有伸有縮。(16-19)小節咪咪說她還有東西留在魯道夫的家里,這一句話要說的流暢連貫,聲音松弛,元音飽滿,換氣的時候像說話一樣不能著急,敘述的更加自由,語氣溫柔,既要唱的連貫優美又要訴說的親切真實。在節奏上變化豐富,旋律比較溫和柔美。22-23小節中“quel cer-chiet-to dor”這一句要稍弱,而“e il li-bro di pre”這一句稍強,兩句的對比明顯,前一句的dor高音氣息不斷。(22-27)小節在節奏上變化較多,前后句子對比明顯,在漸慢與回原速間互相轉換。
第三部分:29小節開始調性有將D大調轉為A大調,歌曲第一句Ba-da,是還有的意思,由于昔日的定情信物紅帽子的出現,使得咪咪的激動情緒徹底的爆發了出來,她不再控制自己的情緒,盡情的表達出自己對曾經愛情的留戀,以此也迎來了全曲的高潮。在第三部分的一開始,咪咪的情緒稍激動,而音效也隨之加重,并采用向上滑音演唱,將元音a唱的飽滿而又富有深情,聲音不宜厚重,口腔打開用上顎的位置發出a的音,音調清新明麗的色彩。31小節,咪咪說了三句“se vuoi”,譯為“給你”咪咪將帽子激動的送出去后又怕他不接將手縮了回來,之后下定決心,一定要送給他,請他保存作為愛情的回憶,體現出咪咪此刻萬般不舍與決心,三個“給你”,強-弱-中弱,前兩句演唱的時值為兩拍半,而且音調較高,需要運用充足的氣息支撐,共鳴點的位置較高,第一句發音應渾厚有力,第二句較弱發音需要平穩。33小節開始為全曲最長也是難度最高的一句,十一度的大跳音,最高音時值站住兩拍,也充分的表達了咪咪的復雜悲傷的心情,而演唱起來在聲音上要結實有力,在情感控制上更要隨意自如。(bar la a-ri-cor)這一句是遞進的,不但追求音高質量,更要看語句的連貫,特別是最高音cor,應順著ri向上打開腔體,而此時更要注意演唱的情緒。
此刻是咪咪情緒最為激動的時刻,更是能震撼心靈的時刻,不應單獨突出高音,高音前的每一個音都要飽滿深情,渾厚有力,像噴泉一樣將最后的高音送出來,這里更需要大量的氣息支撐,一整句連貫流暢,腔體的控制程度更是尤為重要,將最飽滿的氣息與共鳴在最高音唱響,讓人為之一震。最后一句(Addio senza rancor)“分別吧,請你保重自己”這一句話飽含無限深情的眷戀,在唱到rancor的時候才開始強,然后由強到弱,運用柔美的聲音平穩的氣息將歌曲在無限的傷感回憶中結束,讓人無限回味。
普契尼的《藝術家的生涯》這部四幕歌劇,它的魅力在于故事本身的真實性,它以歌劇中女主角咪咪為研究對象,對咪咪的形象以及性格進行了全面細致的分析。而詠嘆調《來到你身旁》中對咪咪的情感描寫更為深刻,人物心理更為深入人心。咪咪在面對迷惘,絕望的生活中的成熟與滄桑,在貧窮的社會對生活的所有無奈,在她的歌聲中給與了充分的表達,表現出極強的藝術魅力,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