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子良
(江西應用工程職業學院,江西 萍鄉 337042)
專業培養是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管理工作具體實施的重要載體,通過圍繞專業課程的深入學習,促進學生基本專業知識和學生專業業務能力的逐步構建。因此,專業建設一定是教學建設的核心,是提高人才質量和人才核心素養的重要保障。對于人才的培養體系和管理體系、實驗室和專業實訓基地教學設施條件、教師隊伍、校企之間的業務往來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特別重視學校的專業建設。作為高職院校教育的重點,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今后從事工作的各種能力,即他們需要具備一定的市場開拓和不斷發展的管理能力,以適應不同崗位需求變化的整體工作管理能力,有責任心,懂得學習,以及如何與其他員工合作,如何分析和解決遇到的問題。
人才培養方案是指對人才進行教育、培養過程的方案。以當年國家高級職業資格標準作為培養的主要依據,通過與國家相應的職業資格標準進行對比研究,收集、整理出相應國家職業標準中與職業技能相關的內容,對其內涵、作用及特點、職業技能管理規范、職業技能素質考核等相關內容進行分析,并結合我國高職院校教育二級課程教學條件和專業技術課程要求,提出了競賽方式、流程、設備等實時無縫的生產作業崗位。競賽項目的選擇通常由選定的和請示的項目組成,這些內容對于幫助學校進行一體化的課程建設,學科體系應轉變為實踐能力培養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培養新時代的人才過程中,通過開展專業調研、崗位(組)任務分析、主體能力分析、課程方案總體規劃設計、課程標準制定等工作,明確本行業的定位與發展趨勢;同時要依靠課題組的教研人員進行共同的分析、借鑒,探討適用于國家、省級電工專業和電子科學技術大賽的項目,并與我校現有的實訓基地相結合。設施配置裝備,重新規劃、組織和順序化各項相關的教學內容,優選、精準教學手段與方法落實技能競賽教學試點工程的實施,有效地推動了技能競賽成果向本專業教學領域轉化[1]。
課程制度體系的建設工作是推進高職院校人才培訓模式與課程制度改革的關鍵,為提高職業學校的教學質量,形成了理論教學框架與實踐教學框架相結合的職業技術教育新課程體系。技能競賽通常采用行業標準、企業制造等崗位標準和要求來檢驗選手。通過與技能競賽要求的比較,可以發現原有課程體系建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如職業教育課程中指出的專業化、專業技術課程中教學內容的重要性等。理論缺乏實用性和有效的針對性,課程內容的組織和工作流程不統一,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師資隊伍力量薄弱等一系列的問題。針對技能比賽而言,他是由企業或是某一結構與校方達成合作,通過企業已經掌握的技術,讓在校學生對此進行探究和實驗,以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以及具體的實踐能力。這對于學生之后的就業發展以及相關的就業情況而言十分重要。所以機電一體化專業建設和結構性改革中,通過對機電一體化工程專業從事職務崗位的能力進行了分析與評估。對技能競賽項目的設置進行了調研,考慮引入技能競賽的同時也要做好培訓項目,然后負責機電一體化各個專業的工作任務及技能競賽項目的指導任務進行比較分析。另外還要就課程內容進行分析,必須考慮將課程的內容與大賽計劃的任務要求進行了有效的分解與有機組合,以此達到培育培養一批高素質的技能型專業人才為目標。以全面改善和提高其教育服務質量為工作宗旨,以改革課程制度體系和方式教學手段作為重點,對接高職院校機電融合一體化工程專業人才的發展需要,教學課程將著力于構建以能力培養為本位、以實際行動為主的新型企業管理模式。[2]為形成以“教學點為主線、以重大項目重點建設課程為教學主體”的教學專業化和模塊一體化教學課程體系。強調項目化,提高了專業的實戰技能,強調學校的企業化,改變了課程的總體結構,注重突出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的培養,實現對課程體系的改革。
以技能比賽項目的課程及相關內容研究為工作重點,開展相應的課程與資源建設。根據學生技能素質、競賽項目的課程任務教學總體性和綜合教學要求,結合各種教學課程、班級特點進行綜合教學。實際將綜合項目任務進行合理分解,變成可以真正實施的單一個技能的任務,繼承了從單一技能轉變到綜合性技能培養的規則。但它與最初的一系列項目工作任務沒有什么不同,等一系列技術能力任務結束,即把單一的技能型任務全部融入有關的課程中,逐步地形成有效的技能性知識板,完成教學內容的重塑,配合完成多項任務,讓學生看到項目的最終成果,全面了解所學知識。同時,將技能競賽的成果轉化為專業課程的教學。如“單片機控制裝置安裝調試”競賽項目,分解為必修若干個單一的技能培訓項目,融入單獨開設的《單片機應用技術》實訓,這是本科學生在該校機電融合一體化專業所需要的必修基礎技能的實訓。其次,還通過案例分析了多年來在我國積累的“電氣安裝與維修”技術比賽中的項目和任務,研究了各個項目的任務和解決對策,并總結出一套順應“項目的引領、任務驅動”的基本原則,整合了相關的知識與專業技能,并且精心地編制了項目的任務說明書,在《電氣拖動技術訓練》這類的新型現實理論結合教學一體化的課程教學中得到應用。此外,“機電設備組裝調試”計劃中涉及的所有機械部件組裝、電氣設備安裝調試、空氣動力系統組裝調試、PLC安裝調試也包括編程和測試,機電設備等技能的整體集成,通過項目分解,各種技能節點直接通過鉗工培訓—電氣牽引培訓—氣動技術培訓—PLC應用技術等課程自覺添加相關內容,實現有機結合專業知識技能競賽課程與日常教學相結合。在《維修電工技能與培訓》中,向學生展現了電工在進行維修的過程中所用的技能和工具。最后,通過機電一體化設備安裝調試這一模塊的全面構建,形成新的課程體系。為了鞏固和擴大課程的影響力,還選擇了“電氣控制技術”,《PLC應用技術》《單片機電機應用技術等》作為高校優秀建設項目與技能競賽項目課程相銜接。目前,與“電氣安裝與維修”工程對接的全國優秀級電氣控制技術資源建設已經完成,省級精品課程資源PLC及自動化生產線與機電一體化裝置對接組裝調試項目正在建設中。
職業技能競賽每一屆都有可能是緊跟產業發展的形勢,進行的研究與發展。新的比賽設備,并及時應用在大賽中,反映出時代的進步。將技能競賽項目的成果優先惠及全體同學,這就是技能競賽的最高階段和終極目標,平臺套數是技能競賽裝備的根本保證,完備的現場訓練環境也是促進專業技術知識和教學質量提高的有力支撐和保障。高職院校還應適當緊跟產業發展的時代脈搏,深入開展企業市場調研,合理規劃和論證實踐指導實訓基地建設方案,盡可能改善實驗實訓條件,確保實驗教學質量培訓設備和基礎設施具有前瞻性和先進性,更重要的是,加大了教學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確保有足夠的資源和能力,有足夠的人員和站點供學生參加實訓。我們要特別注意確保設備在正常使用過程中處于良好狀態,并及時進行維修保養,確保培訓計劃能提高課程教學設備設施的綜合利用率,提高教學效率和專業技能教學效益。為實現這一目標,機電專業實訓基地建設與技能競賽項目有機結合,競賽設施不斷增加。為了提高教學的整體質量,我們應該把其他日常教學場所與技能和訓練時間分開。
院校中教師的知識和專業技術水平是影響教師自身專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能夠通過大賽來實現水平的提升,關鍵在于教師們的課程設計,主要從事機電一體化教學和電氣及自動化教研。以專業技能競賽項目培養為重點,構建與專業技能競賽密切相關的5個科研團隊,通過分工協作、優勢互補,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對于專業教師來說,要在短時間內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知識,并且熟悉行業、公司的規范,參加專業技能比賽,接受比賽的打擊和錘煉才會成為一種捷徑。參加技能競賽有利于促進中青年教師專業課程建設,因此,學校還應特別重視對青年教師的培養。45歲以下的教師必須參加各級各類技能競賽,以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深化自身的知識體系。將大賽的成績納入高校教師評價體系,這種方式被視為一種高質量的方式,是教師職稱晉升的條件之一。經過大賽的磨煉,許多青年教師迅速成長為課堂教學的骨干或骨干教練,但是因為學科教學與專業技能的整合集訓非常需要而且工作量較大,目前稱為雙師型教師的專業師資隊伍力量明顯存在不足,為了有效緩和競技比賽與日常課堂教學之間的矛盾,當然也需要通過拓寬從行業、企業內引入專門的專業技術管理人才的培訓力度,保證了專業師資和技術隊伍數量是充足的。并且加快對學校內部現有專業和教學師資的建設和培養,提高了教師的同行兼職素質,從質量上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整體水平。
技能大賽在機電專業一體化教學過程中擔任著重要的角色,對于提高相關教學專業的發展十分有利。因此,老師要將技能大賽的主要內容進行學習,針對企業的發展和對人才的需求,要制定出可行的培養方案,將技能大賽中的先進教學理念融入機電一體化的教學當中,切實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和相關的實踐能力,要保證對人才的培養是根據國家的發展目標和發展趨勢進行的。在對人才培養的過程中,要不斷地創新,樹立新的教學理念,使學生意識到技能大賽對自身成長發展的重要作用,發揮出技能大賽的真正價值。